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

ID:2398990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2

上传者:U-991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_第1页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_第2页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_第3页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_第4页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人上春晚”:本文就以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者、受众、传播渠道及内容等方面对“人人上春晚”的全民春晚的现象现进行简要分析,力图说明草根春晚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传播学;春晚;央视  :G20:A:1009-0118(2011)-03-0-01    不知不觉,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这台在除夕之夜为千家万户带来欢声笑语的晚会或许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是它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与此同时,随着互联X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X络春晚给央视春晚极大的冲击。在重重压力之下,2011年春晚主打“草根”牌,旭日阳刚、西单女孩等来自基层的演员登上了万众瞩目的舞台。本文就以传播学的视角论证明草根春晚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一、新媒体对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是草根春晚的出现的推动力   随着互联X的飞速发展,X络传播的互动性、海量性、全球性等特性使得过去只为大众传媒组织所独享的传播“特权”逐渐为广大公众所拥有,X络使每个人都有了信息发布的权利,传统媒介传播者的主导地位开始发生转变。X络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使得传播的反馈机制增强,大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播由单向转成了双向互动,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趋向模糊。在互联X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也都是接受者。互联X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为信息的制作、发布和反馈提供了多元的渠道。对春晚而言,借助X络平台多元传播者的出现就打破了央视,或者是电视台独办、独播春晚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电视媒体办春晚的压力就增大了。以央视春晚为例,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筹备,但是近年来,随着观众欣赏品味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春晚播出后一直招致了许多的负面评价和质疑。面对新媒体时代冲击下的电视收视率下滑,春晚导演组也是绞尽脑汁想出新办法吸引观众,以“人人上春晚”的响亮口号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春晚就是今年央视主打的一副牌。  二、X络时代受众自主意识的增强为草根春晚积累了观众基础  (一)“我要上春晚”受众自主选择意识加强   从传播特性上说,与传统媒体相比,X络具有海量性、互动性、自主性、全球传播等方面的特性。X络的海量信息给了受众巨大的选择空间,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去搜寻、选择自己喜欢的、满足自己需要的X站、信息或服务。受众要求能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微博的火热就说明了受众参与心理的渴求。长期以来,央视在人们的观念中高高在上,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即使是春晚这样的综艺晚会,也办的富丽堂皇、官气十足,让普通老百姓觉得难以触摸。于是,在除夕之夜,一年又一年,普通老百姓只能坐在家里,被动地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互联X时代受众的自主互动意识瞬间培养起来。而央视春晚也在X络春晚的收视率冲击下,给普通老百姓、民间艺人提供展示他们才华的平台。于是,“人人上春晚”也就成了现实。旭日阳刚、西单女孩等来自民间的演员也有了机会登上春晚的舞台,为14亿观众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事实上,2011年春晚的主题就是全民参与,为了从民间选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央视春晚导演组早在9月份就联合中国X络电视台开播一档《我要上春晚》的栏目。任何X友都可以通过上传视频报名,视频内容不限,除了传统节目形式之外,只要报名就有可能登上春晚的舞台。观众不仅可以上传自己的视频,如果你足够有才华,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就可以登上春晚的舞台,你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让他们帮你实现自己的春晚梦想。《我要上春晚》栏目为2011年春晚推荐了9组节目,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旭日阳刚组合、西单女孩,无指钢琴女孩等等X络红人。  (二)“人人上春晚”的“使用与满足”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使用与满足” 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和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种新型的受众理论,虽然过分强调了受众的主观选择的随意性,有矫枉过正的一面。但它为传播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受者中心论”,挑战了传统的“传者中心论”的主导地位。春晚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想要被大量观众接受就必须要满足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对受众的满足程度越高,其收视率也就越高。春晚走过了27年的路程,为了吸引观众,春晚的节目形式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舞美、灯光、演员服饰等各方面都在逐渐完美之中,但是众口难调,观众对春晚却越来越失望。新媒体时代下,观众更加注重自己的主动性和权利,那些重视与观众互动的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欢。观众的互动需求从先前的发短信、X络留言评价节目发展到真正地参与节目,参与节目从普通的电视节目发展到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观众的需求进一步放大,春晚也以更多草根参与的形式也满足了更多观众的需求。  三、综述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登上春晚的舞台是必然的趋势。新媒体时代,观众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迫切参与到传播活动中去。对于央视春晚而言,要想吸引更高的收视率和好评,不仅需要运用好电视的媒介传播特性,不断丰富节目形式,更需要放下姿态,关注弱势群体和普通大众,只有吸引更多的草根阶层参与春晚,才能在除夕之夜给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