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

ID:24047365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_第1页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_第2页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_第3页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浙江省金华文荣医院检验科【中图分类号】R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6)6【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血液标木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22份患者血液标木进行全面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222份患者血液标木不合格例数以及不合格原因所占比例等。结果:3222份患者血液标木中不合格例数为162例,不合格率占5.03%;162例不合格标木的主要原因为:162例不合格标

2、木的主要原因为:①标木污染;②标木凝固;③采血位置不够准确;④送检不够及时;⑤样木数量较少;⑥受检者准备不够充分等;162例血液比例不当标木复查前后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以及Fib(纤维原蛋白)等检测结果,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为了能够充分保障临床检验标木的准确性,科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关键词】血液标木;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优化对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类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实验室的临床检验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血

3、液标木,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生物体液[1]。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血液标木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22份患者血液标木进行全面分析,均由门诊采血室的护理工作人员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进行采集,釆取患者血液2〜3ml,釆血前Id禁食,由专门的护理工作人员送到检验科,由专职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收取。1.2方法血液标本送到检验科之后,由专职人员集中进行收取,根据临床医生申请的相关检查项0,对血液标本进行以下以下措施:其一,采集吋间

4、判断;苏二,检测分析;其三,复查。再判断有无凝血以及溶血等情况,详细记录不合格血压样本情况建立好患者档案,表明其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再按照不同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与责任护理工作人员详细沟通之后将不合格的标本进行退冋处理,重新采集且检验结果,与不合格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pluSmn;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分析3222份患者血液标

5、本中不合格例数为162例,不合格率占5.03%;162例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为:①标本污染,占1.32%(2/152);②标本凝固,占33.95%(55/162);③采血位置不够准确,占16.05%(26/162);④送检不够及吋,占25.31%(41/162);⑤样本数量较少,占5.56%(9/162);⑥受检者准备不够充分等,占11.11%(18/162)。2.2不合格标本与复查标本PT、APTT、TT以及Fib数值比较不合格标本PT、APTT、TT以及Fib分别为(23.22±4.85)s、(41.5

6、8±11.02)s、(15.26±2.39)s以及(2.36±1.15)g/L,复查标本PT、APTT、TT以及Fib分别为(11.88±1.79)s、(25.56±2.68)s、(18.47±1.37)s以及(3.59±1.04)g/L,162例血液比例不当标本复查前后PT、APTT、TT以及Fib等检测结果,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不合格标本与复查标本PT、APTT、TT以及Fi

7、b数值比较1.讨论诸多疾病的血液学检验结果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其检验的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为了能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医院应该充分重视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选用最为先进的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等进行相关检测。但是,即使使用了最为先进的设备仪器也无法完全保证血液标本检测的100%准确性,此类不合格血液标本不能够反映受检者血液的真实情况,对临床指导没有研宄意义[2】。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62例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为:①标本污染;②标本凝固;③采血位置不够准确;④送检不够及吋;⑤样本数

8、量较少;⑥受检者准备不够充分等。因此,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预防:艽一,建立血液标本质量控制体系;对实验前的血液标本质量进行冇效控制,及吋将不合格血液标本信息反馈给护理部,继而能够充分保证血液标本质量;其二,合理安排好人力资源;为了能够实现安全且高效原则的护理B标,需要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