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

ID:24139125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1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2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3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蒋晓明夏娜娜陈岩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摘要】养生是通过饮食、起居、锻炼等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如何能够更有效果,需要我们系统研究身体生老病死的原因,找到强身健体、减少疾病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法则,意义1养生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养生保健的认识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形神合一的养生思想,其认为形与神是统一体,形与神俱,互相影响,不可分离。因此养生保健需关注神气的摄取和形体的锻炼,以

2、达到形祌共养的目的。形祌合一理论对于指导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2养生的法则2.1顺应自然,形祌合一自然是指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各种因素,人类生活在自然中,其繁衍生息,也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与之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1-2].《黄帝内经》中观点认为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全年四季的节气变化有关。《灵枢·木祌篇》同样指出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强体健的目的。春夏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可以进行保养阳气,防止其过分发泄。2.2注重身体锻炼2.2.1锻炼要根据

3、时节这就是要求按照四时变化和晨昏昼夜变化有规律地作息,同时还要注意天气、地理情况等影响。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天要晚睡早起通过散步等运动调节情志,使身体生机勃发;夏天也要晚睡早起,通过锻炼调节精神,使身体阳气得以调和;秋天则需要旱睡早起,适度锻炼,注意平心静气,使身体“动静相持”;冬天则可以早睡晚起,避免暴露于恶劣天气中,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室内或户外进行锻炼[5].2.2.2锻炼要劳逸结合锻炼和休息还要奋机结合。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要合理安排。合理的脑力劳动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4、,提升人的智慧;适当的体力劳动则可使身体更加强壮健康。其次,要劳逸结合。正常的休息睡眠,是消除疲劳,使人体、脑得以及吋恢复的重要保障。而懒惰懈怠、不爱锻炼、体弱多病、肌肉僵硬,则会导致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缠身。劳心费力过度的人,也会损害人体的精气神,最终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我国中医学中所提倡的动静有度的生活4惯是防病养生、增强体质的必要条件[6].2.2.3锻炼要有针对性生命在于运动,但不可盲0进行。不同人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同一人的不同阶段身体状态不同,冏一阶段四吋气候各异,因此还要进行针对性

5、的锻炼。如体弱多病的人运动应注重适量,肥胖的人则多进行一些无氧运动;儿童可多进行一些游戏类轻松活泼的锻炼,青壮年人应注重锻炼肌肉筋骨的强度可进行一些跑步、球类等有一定负荷和对抗性的运动,老年人应采取太极拳、散步、书法等修身养性iL运动量较小的锻炼方法[7].总之,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可激发生命活力,有益于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8].3养生在“治未病”方面的作用《黄帝内经》的“治未病”这-预防为主的原则,也是养生保健的基本出发点。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冇通过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

6、疾病,达到“治未病”的0的[14-15].“治未病”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的一大优势,通过调节阴阳、四吋、精神、情志等手段使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此外,《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见解,除了注意到在人生不同阶段身体变化规律以外,还阐述了性别的差别,男性一般以8岁为一个生命周期,女性则为7岁,因此男女即使在相同的年龄其身体状态也必然不同,而生命在每个不同阶段身体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为“治未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的养生原则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和阴阳,

7、协调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等[16].4结语《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是以“天人相应”这•-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医相关知识及养生原则建立起来的。它系统地阐述了养生与自然、精神、锻炼和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关系并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这种顺吋而为、顺势而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养生方法的辨证养生观点对我们养生行为具奋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李慧杰《。黄帝内经》形神合一养生思想探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0):21-22.[2】施国善,林晓峰《。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宄

8、U].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30-131.[3]林佳《。黄帝内经》养生法则与现代健康基石[儿韶关学院学报,2011,32(6):55-58.[4】朱书克,朱书辉,潘大柱,等。浅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26-28.[5]尹先达《。黄帝内经》养生理论探析[」].中医研究,2011,24(7):13-15.[6]杨静《。黄帝内经》的健康养生观[」].科技信息,2011(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