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

ID:9415348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1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2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3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4页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与意义  养生是通过饮食、起居、锻炼等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如何能够更有效果,需要我们系统研究身体生老病死的原因,找到强身健体、减少疾病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养生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养生保健的认识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形神合一的养生思想,其认为形与神是统一体,形与神俱,互相影响,不可分离。因此养生保健需关注神气的摄取和形体的锻炼,以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形神合一理论对于指导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养生的法则  2.1顺应自然,形神合一

2、自然是指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各种因素,人类生活在自然中,其繁衍生息,也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与之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1-2].《黄帝内经》中观点认为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全年四季的节气变化有关。《灵枢本神篇》同样指出智者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强体健的目的。春夏阳气旺盛,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可以进行保养阳气,防止其过分发泄。  而秋冬阳气减而阴气增,人体器官的工作节奏逐渐变慢,应该重点保养阴气,避免损耗过度[3].从之则苛疾不起,顺从此规律则可以事半功倍;逆之则灾害生,即不按此规律则事倍功半。人们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

3、的,则必须自觉地使自身的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顺时而为、顺势而为,使身体状况始终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4].  2.2注重身体锻炼  2.2.1锻炼要根据时节这就是要求按照四时变化和晨昏昼夜变化有规律地作息,同时还要注意天气、地理情况等影响。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天要晚睡早起通过散步等运动调节情志,使身体生机勃发;夏天也要晚睡早起,通过锻炼调节精神,使身体阳气得以调和;秋天则需要早睡早起,适度锻炼,注意平心静气,使身体动静相持;冬天则可以早睡晚起,避免暴露于恶劣天气中,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室

4、内或户外进行锻炼[5].  2.2.2锻炼要劳逸结合锻炼和休息还要有机结合。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要合理安排。合理的脑力劳动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提升人的智慧;适当的体力劳动则可使身体更加强壮健康。其次,要劳逸结合。正常的休息睡眠,是消除疲劳,使人体、脑得以及时恢复的重要保障。而懒惰懈怠、不爱锻炼、体弱多病、肌肉僵硬,则会导致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缠身。劳心费力过度的人,也会损害人体的精气神,最终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我国中医学中所提倡的动静有度的生活习惯是防病养生、增强体质的必要条件[6].  2.2.3锻炼要有针对性生命在于

5、运动,但不可盲目进行。不同人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同一人的不同阶段身体状态不同,同一阶段四时气候各异,因此还要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如体弱多病的人运动应注重适量,肥胖的人则多进行一些无氧运动;儿童可多进行一些游戏类轻松活泼的锻炼,青壮年人应注重锻炼肌肉筋骨的强度可进行一些跑步、球类等有一定负荷和对抗性的运动,老年人应采取太极拳、散步、书法等修身养性且运动量较小的锻炼方法[7].总之,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可激发生命活力,有益于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8].  2.3注意精神的休养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

6、安从来。情绪的大起大落、长期亢奋或压抑都可引起身体的疾病,导致身体的气息紊乱凝滞、阴阳失衡、内分泌失调,因此及时警惕这些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平和的状态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部分。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通过提高思想境界,来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减少伤心伤神;通过始终对生活怀有感恩的心,使自己身心愉悦,有效地消除不良心态,以此达到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2.4合理安排饮食起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是养形保健之总原则,这就是要求人们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饮食无规律,要按时

7、休息[9-10].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规律的起居必须互相协调。否则,暴饮暴食会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而过劳则会损耗人的气血及五脏六腑等。  2.4.1饮食的调养粮食养人,也能伤人。养生保健要求根据所需营养素特性及个体的身体状况,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们营养均衡,不易生病[11],《素问五脏生成篇》对偏食的危害有着明确的描述,并且五味相生相克,只有注意饮食平衡才能身体健康。此外,还要注意辨证施食,不能暴饮暴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人们的口味,有的与病相宜,有的与身为害,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由此说明适宜的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12].在此基础

8、上,还必须要注意戒烟限酒,饮酒适量。  2.4.2起居调养有规律的起居也是养生的重要部分。人的生活规律是在与自然长期互相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要根据这一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根据四季晨昏的变化规律,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