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

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

ID:24213562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上传者:U-991
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_第1页
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_第2页
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如何实施作文互评互改课内容:如何上好作文评改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作文评改应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得失,不仅要参与批改,还要让其展示评改的成果。  关键词:作文互评互改实施    2009年末我校语文教研组实施了“作文互评互改”课题研究实验,2010年下半年我校深入学习实践杜郎口教学模式,这为上好作文评改课开启了一扇窗。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下面就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教师统一批改符号,明确评分标准和批改要求,示范评改。   由于初中学生水平有限,对于作文水平的高低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作文有所不妥,却不能归结出问题所在。因此,最初的互评互改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进行。教师可以选择2、3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最好水平高低各一篇),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教师用一节课时间,先统一规范评改作文的符号格式,如删除号,改正号,增添号,对调号等;再明确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可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有据可依;最后提出批改要求,要有旁批和总评,局部具体的问题,如字词、句段、题目等可在原处或就近旁批,总评中涵盖作文的选材、立意、中心、结构、语言等问题。教师在多媒体上示范评改,使学生心中有数,有例可依。  其次,划分批改小组,明确成员分工。  以我带的一个班学生为例,全班共64人,依据语文水平的高低顺序将学生分为ABCD四等,然后按照AA、BB、CC、DD的模式将八个人组合在一起,全班共八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发八本作文,组内成员明确分工:AA两个同学负责在评议作文后写出评语,BB两个同学负责念作文写旁批,CCDD同学负责撰写评改成果发言稿(每人至少对两篇作文发言)!这个过程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合作学习。  为了避免学生杂乱无章地写评语,我采取了老教师的经验,总评语中可以分为“优点和缺点”两部分,为了鼓励学生我把缺点换成了有待改进点。这样学生在下评语时,也刻意地把苛刻的批评语言换成了友善的鼓励帮助的话语。   此外还有撰写评改成果发言稿,这一环节主要是由CCDD学生完成,为此我还特意设置了评改成果发言稿的格式。CCDD学生本身的语文能力有所欠缺,单独给其一篇文章无疑让他无从着手,增加他的负担。不如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他的语文能力。要完成评改成果发言稿的四个方面,CCDD学生不得不与同组的AABB学生交流作文,认真聆听他人意见,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典型错别字,病句归纳,规范了他们的书写;新颖的选材、立意、构思拓展了他们的思路,作文不一定反映大事,最细微的往往是最感人的,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好题、好句、美文的赏析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提高了审美能力;综合评价告诉他们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如何来修改作文。可以说撰写评改成果发言稿的过程,是中差学生对八篇作文的得失学习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个别小组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指导。  最后,课堂展示评改成果。  每组学生分析完八篇作文,并拟写评改成果发言稿,由每组CCDD(其中两个)学生展示评改成果,同组其他同学作以补充。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适当参与评价,对学生评说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作以点评和鼓励。课堂展示环节,一方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了督促和检验的作用。.17.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互评互改的作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一些中下学生,虽然作文整体有待改善,但是在开头结尾,遣词造句上能够看出他们努力用语言来打动同学。作文好的学生更是主动地精益求精。此外通过讨论,撰写,发言,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语文教师也从繁重低效的批改中解脱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