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

《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

ID:24338311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_第1页
《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_第2页
《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_第3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于植物,主要为洋地黄类(digitalis)。包括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C、毒毛花苷-K强心苷的化学结构:强心苷=苷元(甾核、不饱和内酯环)+糖(葡萄糖、稀有糖)强心苷的构效关系1.苷元:是强心苷作用的关键部位①C3位β–羟基必与糖结合,若脱掉糖,转为α构型失效②C14位β–羟基(强心必需)③C17位β–不饱和内酯环(打开,被饱和失效)④甾核上“OH”数目影响药动学(OH多极性高)毒毛花苷-K(4个“OH”)速效、短效洋地黄毒苷(1个“OH”)慢效、长效2.糖数目多作用加强稀有糖维持久;

2、若含葡萄糖,易代谢转化,维持时间短一、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inotropicaction)直接作用于心脏(在体、离体、体外培养细胞)收缩加强、敏捷表现:①增加心脏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②增加心肌最大缩短速率(Vmax)③左室功能曲线左移、上升(见图)正性肌力作用(1)增加了衰竭心脏的心输出量衰心心收缩力CO交感强力外阻强心苷恶性循环,CO进一步减少强心苷作用机制――抑制Na+-K+-ATP酶正性肌力作用(治疗量):酶活性部分抑制(约20%)Na+Na+-Ca2

3、+交换内Ca2+(Ca2+内流、释放)中毒机制(过量):酶活性抑制>30%中毒(心律失常)细胞内失K+最大复极电位接近阈电位自律性0相除极速度、幅度传导抑制细胞内Ca2+堆积后除极与触发活动2.对心率的影响-负性频率作用(1)间接作用正性肌力作用心排出量增加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率(2)直接作用:直接抑制窦弓压力感受器细胞Na+-K+-ATP酶活性,恢复其敏感性心率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房室传导、心房ERP——迷走神经兴奋浦肯野纤维——抑Na+-K+-ATP酶,自律性对心肌电生理的作用电生理特性窦

4、房结心房房室结浦肯野纤维自律性降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