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

ID:2484180

大小:316.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7-11-16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_第1页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_第2页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_第3页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_第4页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_第5页
资源描述:

《章建跃教授编后漫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章建跃简介章建跃,男,1958年8月4日出生,数学本科,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资深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数学课程及教材编写,数学课堂教学。社会兼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务);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创造性使用教材”≠“脱离教材”章建跃本期刊登的文章中,有多篇文章不约而同地谈到要重视教材的问题。薛红霞以函数概念的教学为例,阐述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

2、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连春兴和王霞阐述了以“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做法;而对最容易脱离课本的高考复习,韦华荣也提出要以课本为依据、充分重视课本例习题的观点。这些观点值得重视。不过,在最近的大量课堂观察中(其中包括全国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课),我发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的现象很普遍,这是令人担忧的。调研表明,出现脱离课本进行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许多教师认为教材内容“简单”,不足以应付高考;第二,误解本次课改提倡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真正意图;第三,许多教师不善于或不愿意花大力

3、气研究教材。对上述问题,我有如下几点思考:首先,一定要正确理解“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内涵,我认为这是针对“照本宣科”而言的,绝对不是提倡大家“脱离教材”进行教学(当然,某些“课改专家”确实提出过“教材仅仅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等,但实践证明,这些观点过于理想化了)。其次,“教材太简单,不足以应付高考”的观点是偏颇的。诚然,教材的“基础性”与高考的“选拔性”确有一定的目标差异,但学好教材一定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上。第三,理解教材是当好数学教师的前提,而“理

4、解教材”的第一要义是“理解数学”:了解数学概念的背景,把握概念的逻辑意义,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挖掘知识所蕴含的科学方法、理性思维过程和价值观资源,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等。第四,要仔细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字斟句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内容顺序的调整要十分小心(否则容易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例子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当地教学环境替换,但所换的例子要反映教科书的意图,要能承载书上例子的教学任务。在1999年出版的《数学教育心理学》中我曾说,“教之道在于‘度

5、’,学之道在于‘悟’”。在课标教材实验过程中,许多老师觉得这个“度”不好把握。我认为这主要是对课标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所致,不领悟教材就不可能把握好“度”。课本、课本,一科之本。课堂教学应“以课本为本”。二、“经验之中有规律”的教学涵义章建跃经验之中有规律,是我们认识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也阐明了一个简单但很深刻的教学原理。“经验”是具体的,“规律”则是抽象的。“规律”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具体经验中经过不断归纳、概括才能得到的。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从经验中发现规律”的能力呢?我想,如下两点很要紧:首先,要培养学生“从一般规律的高度考察

6、具体事例”的意识,逐步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这是观念问题,是思维习惯问题,也是思想方法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次,要让学生掌握观察事例、从经验中归纳规律、把具体事例中得到的东西概括到全体中去的基本方法,使他们逐步学会归纳、学会抽象、学会概括,进而形成“从经验中发现规律”的能力。众所周知,“具体”中蕴含的信息具有丰富性、多样性,观察也可以有不同角度,因而从同一事例中可发现不同规律;同时,表面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到,“藏”在背后的才有“含金量”。所以,面对具体事例,关键是“你怎么看?”这是看问题的角度

7、、高度以及切入点,需要知识的支撑,还需要历练。学生经常出现“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的尴尬,主要是他们的阅历还不足以使自己“想得到”。这似乎是一层“窗户纸”,但捅破它却并不容易,需要有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对于公式1+2+…+n=,能将右边看成n个相加的结果,进而想到是数列1,2,…,n的“等差中项”,是这n个数的“平均数”,并最终形成对等差数列求和具有一般意义的“利用平均数,将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转化为n个相同数的求和”,这就体现了看问题的高度,需要很好地把握等差数列的性质(特别是“当m+n=p+q时,am+an=a

8、p+aq”)。把简单的事情搞清楚,并能从中发现规律,这是需要高层次思维和高水平能力的。再看“二项式定理”的例子。从乘法公式的角度,通过整式运算,学生在初中就知道(a+b)2=a2+2ab+b2和(a+b)3=a3+3a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