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

ID:25183117

大小:13.86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1-16

上传者:U-5734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_第1页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_第2页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_第3页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_第4页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对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月骨脱位和周围脱位z.St整理、归纳 一、概述月骨居近排腕骨中线,正面观为四方形,侧面观为半月形,掌侧较宽,背侧较窄。月骨近端与桡骨下端,远端与头状骨,内侧与三角骨,外侧与舟状骨互相构成关节面。月骨四周均为软骨面,与桡骨下端之间仅有桡月背侧、掌侧韧带相连,细小的营养血管经过韧带进入月骨,以维持正常血液供应。月骨的前面相当于腕管,为屈指肌腱和正中神经的通道。 二、受伤机制跌倒时手掌先着地,腕部极度背伸,外力自上而下之重力与自下而上的反作用力,月骨被桡骨下端和头状骨挤压而向掌侧移位,关节囊破裂,而引起月骨掌侧脱位(前脱位)。如月骨留于原位,而其他腕骨完全脱位时,即称为月骨周围脱位。 区分:月骨脱位和月骨周围脱位。(占腕部损伤10%)月骨脱位,临床上以月骨前脱位(月骨向掌侧脱位)为多,向背侧脱位很少。是被挠骨下端和头状骨挤压所致,侧位月骨向掌侧脱出。月骨周围脱位,是跌倒后月骨仍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与桡骨下关节关系正常,其余腕骨脱位。 月骨前脱位,根据损伤程度与位置分为三型:①1型桡月后韧带撕裂或月骨后角发生撕脱骨折,向掌侧脱位后,凸面向后,凹面向前。②2型后韧带撕裂后,月骨旋转270°,位于远端前部,凹面向后,凸面向前。③3型外力更大,桡月前后韧带均断裂,月骨移位至桡骨远端掌侧,凸面向后,凹面向前。脱位的月骨与前韧带相连,则月骨有生活力,如前后韧带均断裂,则可能发生坏死。 月骨前脱位的类型: 月骨周围脱位也以背向脱位多见,而且常并发腕骨(如舟骨骨折、头状骨骨折等)或桡尺骨骨折。并发舟骨骨折者,称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或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以此来标明其损伤范围与单纯的月骨周围脱位有所不同。 正常腕部侧位片:在腕部X线侧位片上,桡骨、月骨、头状骨、第3掌骨的中心连线,正常时是在一条直线上,当月骨或月骨周围发生脱位时,此轴线会发生曲折或移位,以此判断脱位类型及脱位机制。 正常腕部侧位片 月骨前脱位 月骨周围后脱位 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后脱位(合并有舟骨骨折) 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前脱位(合并有舟骨骨折) 三、临床表现月骨前脱位:腕部掌侧隆起,腕部肿胀。腕部活动受限,手指屈曲困难,腕关节不能背伸;使患者双手握掌,由于脱位的月骨压迫屈指肌腱,使腕关节呈屈曲位。握拳时第3掌骨头有明显塌陷,叩击该掌骨头有明显疼痛。第3掌骨头有明显的短缩。掌腕横纹处有压痛,并可触到脱出的月骨。正中神经亦可受压而致手掌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异常。 月骨周围脱位:月骨留在原位,其他腕骨向背侧移位,并向桡侧变位形成畸形。 四、诊断月骨前脱位:1、外伤史。2、腕部的肿痛、屈指肌腱活动障碍。3、可触及腕背侧的月骨部的空虚感、腕掌侧的月骨突出。4、可有正中神经损伤症状。5、X—ray片可明确诊断。月骨脱位:正位片示月骨由四边形便成三角形或橘瓣状,并向尺侧移位;侧位月骨前移、旋转,窝状关节前空虚。月骨周围脱位:表现为腕关节缩短,头骨与桡骨距离变近,头骨、钩骨与月骨部分重叠,月骨形态及位置基本正常。 五、治疗新鲜月骨脱位:①对1、2型脱位,应尽早手法整复。②对第3型脱位,因前后韧带已断裂,血运完全丧失,可能发生坏死,宜早行切除术。陈旧月骨脱位:①对1、2型脱位伤后3-4周者,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应行切开复位。术后处理同前。术中如发现软骨已有退行性变时,则应切除。②对第3型脱位者,则应予以切除。 一、手法复位:1.拇指整复法:在臂丛麻醉或局麻下,肘关节屈曲90度,助手和术者分别握住肘部和手指对抗拔伸牵引,徐徐使前臂旋后(即仰掌),腕关节背伸,使桡骨与头状骨之间的关节间隙加宽,术者两手握住患者腕部,两手拇指用力推压月骨凹面的远端,迫使月骨回纳入桡骨和头状骨间隙,同时使腕在对抗牵引中逐渐掌屈,当月骨有滑动感,中指可以伸直时,则表明已复位。X线片证实月骨复位后,用石膏托将腕关节制动于掌屈30~45°位,1-2周后就可改中立位固定4-6周。 2.针拨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或沙滩椅位,麻醉生效后,在严格无菌操作及X线透视下,两助手作患腕背伸对抗牵引,术者用20号注射针头或细钢针,顶月骨凹面的远端,使之复位,此时中指可以伸直,表示已复位。 3.骨牵针复位:病程在1周内的误诊病例,局部肿胀明显,手法复位成功的机会不大,可用克氏针作2-5掌骨颈部骨牵引48小时后,再进行手法复位,有可能将月骨推回原位。X线片证实复位后,按上述方法进行石膏固定。 石膏托将腕关节制动于掌屈30~45°位。 二、手术复位:手法复位或骨牵引复位失败病例,以及病程较长病例复位困难者,应进行手术。掌侧关节囊与月骨联系仍保持良好者,经复位后一般预后较好(1、2型);若月骨与掌侧软组织联系已破坏或月骨已坏死,则应将脱位月骨摘除(3型)。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采用掌侧、背侧“S”形或纵向弧形切口,在牵引下矫正脱位和骨折移位,然后穿针于舟月骨和月三角骨固定,修复切开和撕裂的关节囊及韧带。术后用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屈曲位。脱位者,术后6周开始活动;骨折者,术后8-12周开始活动。 三、月骨周围后脱位的治疗与月骨脱位类似:先用手法牵引手指,然后将脱位的腕骨由背侧向掌侧推压,很易复位,复位后处理同月骨脱位。伴有舟状骨折的月骨的月骨周围脱位,治疗方法应按舟状骨骨折处理。 腕骨常见脱位分型及x线表现:1)月骨脱位:正位片示月骨由四边形便成三角形或橘瓣状,并向尺侧移位。侧位月骨前移、旋转,窝状关节前空虚。2)经舟骨月骨脱位:除月骨脱位外,同时伴有舟骨骨折,且骨折近段随月骨一起向前脱位,骨折远段仍处于原位置。3)月骨周围脱位:表现为腕关节缩短,头骨与桡骨距离变近,头骨、钩骨与月骨部分重叠,月骨形态及位置基本正常。4)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表现为月骨周围脱位伴舟骨骨折,且骨折远段随头骨向后脱位,而骨折近段与桡骨、月骨关系保持正常。5)混合性脱位:月骨周围脱位,月骨也有半脱位。伴有腕骨骨折、尺桡骨骨折、尺桡下关节脱位等。 一、月骨掌侧脱位切开复位术①以桡腕关节为中心,于腕关节掌侧做“Z”或“S”形切口。 ②显露并切开腕掌侧屈肌支持带。 ③保护正中神经,牵开指屈肌腱,显露脱位的月骨。 ④清除关节内淤血块,将脱位的月骨复位,并修补关节囊。注意保留月骨掌侧的韧带附着。 ⑤清洗创面,松止血带止血,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切口 二、经舟状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①以桡腕关节为中心,在腕关节背侧做长约6cm的弧形切口。 ②显露伸肌腱支持带。 ③在第3、4间隔室之间切开伸肌腱支持带,将指伸肌腱牵向尺侧、拇长伸肌腱牵向桡向桡侧,显露背侧关节囊。 ④纵行切开背侧关节囊,显露脱位腕骨及月骨。 ⑤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块或瘢痕组织,清洗关节腔,将脱位的腕骨及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再经舟状骨远侧骨折段穿针至近侧段;经头状骨、三角骨穿针至月骨或舟状骨近侧段做固定。拍摄平片,确定复位、穿针固定无误。 ⑥a.松止血带,止血,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关节囊。b.缝合伸肌腱支持带。 ⑦闭合伤口,用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5度屈曲位。脱位者,术后6周开始活动;骨折者,术后8-10周开始活动。 三、月骨摘除肌腱填塞术(掌背侧联合入路)①a.以桡腕关节为中心,在腕关节背侧做长约6cm的弧形切口。b.显露伸肌腱支持带。 ②在第3、4间隔室之间切开伸肌腱支持带,将指伸肌腱牵向侧方。 ③纵行切开背侧关节囊,显露月骨。 ④a.以桡腕关节为中心,在腕关节掌侧做“S”形切口。b.显露并切开屈肌腱支持带。 ⑤保护正中神经,牵开指屈肌腱,纵行切开掌侧关节囊,切断舟骨与月骨、月骨与三角骨间掌侧韧带,显露月骨。 ⑥背侧切口切断舟骨与月骨、月骨与三角骨间背侧韧带,由背侧向掌侧将月骨推出。 ⑦a.切取环指指浅屈肌腱(约12cm),缝合成团。预留两根固定缝线。b.将肌腱团放置在舟骨与三角骨之间,然后与掌侧关节囊缝合在一起。 ⑧a.将肌腱团与背侧关节囊缝合在一起。b.关闭背侧关节囊。缝合伸肌支持带。 ⑨松止血带,止血,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背侧切口和掌侧切口。 z.St整理,经验有限,不足之处请指出,谢。手术图片主要来源医学全在线:http://www.med126.com部分图片来源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