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

ID:2538924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_第1页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_第2页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_第3页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_第4页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碎片化学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6)01-0189-02  微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碎片化,生活的碎片化、信息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等等,碎片化已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时代碎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碎片化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一、微时代与碎片化  1.微时代的到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传统的直接交流方式慢慢被数字化科学技术工具所代替。

2、人们空间上的距离缩短了,可是单调的形式却增加了人们心灵上的漠然。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更亲近更简单的交流方式正悄然兴起,从微博衍生出来的各种新兴的社交微媒体正逐步迈入互联网舞台。  “微时代”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热门词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于微时代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在总结、归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微时代是指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自媒体获得广泛应用而随之兴起的特定命题,它通过新型的、可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为载体,信息传播更具流动性和快速化的一个新时代。在微时代里信息借助网络进行

3、传播,可以说它是互联网时代的延续与发展。  2.碎片化的含义  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块[1]。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我们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将每天所见的事物、所有的感悟即时性地表达和传播出去。相应地我们每天所收集和接触到的也多是这种即时、凌乱、琐碎的信息和感悟,这给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而来,人们很难有大段的时间获取信息、交流情感,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  3.碎片化学习  关于“碎片化学习”一词,学术界目前尚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

4、定义,不过在网络教育、移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有所提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新型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中最能彰显其特征的是内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和媒体碎片化[2]。首先,碎片化学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零碎知识,内容具有明显的碎片化、非系统特征;其次,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更倾向于利用忙碌之余的短暂碎片时间充实自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最后,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媒介的形态,媒介自身迎合着时间碎片化的脚步向着短、平、快的趋势演进。  二、碎片化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是微时代的特征之一,它影响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5、,反映到高校中,碎片化对高校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碎片化对高校教育活动的影响  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所谓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3]。微时代碎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播个体的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思想理论信息的中心和权威的代表,而是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启蒙者和领路人。因此,在微时代,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

6、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确立平等的关系,更有利于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微时代碎片化的环境中,学生开始习惯于碎片化地获取信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授课内容传到网上,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进行答疑。通过及时便捷的信息传递终端,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互动,通过微信、等

7、与学生保持联系,通过微信、微博状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传统课堂讲授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学习中。在微时代背景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应该为高校所用,例如研讨式教学法。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教学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取长补短,提高高校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教学实现条件更加丰富。教学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高校促进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时,可以应用各种移动设备和应用软件。教师可以利用PPT、网络视频等方式讲授

8、课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营造更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平台上传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和习惯性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学习的延伸,包括学习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余,学习的地点从教室延伸到无处不在。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接收平台,可以满足学生碎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