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ID:25495883

大小:806.1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0

上传者:U-4969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_第1页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_第2页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_第3页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_第4页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_第5页
资源描述: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87.080分类号:A17备案号:13175-2004q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口巳行业标准QB/T2624一2003代替QB/T1866一1993胶版单张纸油墨Sheet-fedoffsetink2003-12-11发布2004-05-01实施w.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wbzfxw.com QB/T2624一2003Hit青本标准是对QB/T1866一1993《胶印树脂油墨》的修订。本标准与QB/T1866-1993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标准名称修订为《胶版单张纸油墨》;—检验规则根据要求进行了修改;—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作了必要的补充。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邦特油墨公司、上海油墨厂、上海宝山油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筱梅、金志武、阮东山。本标准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866-1993《胶印树脂油墨)ow.wbzfxw.com QB/T2624一加03胶版单张纸油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胶版单张纸油墨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在单、双或多色胶印机上使用的胶版单张纸油墨。该油墨用于在胶版纸等各种印刷纸张上印刷图片及商标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GB/T14624.1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14624.2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14624.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GB/T14624.4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GB/T18723印刷技术用茹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戮性QB/T3597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3产品分类产品按QB/T3597确定型号,并根据颜色分为白、中黄、绿、天蓝、金红、品红、黑等七种。4要求4.1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1技术指标指标型号颜色类别着色力流动度颜色细度粘性%mm1】】1P02101白蕊2010-16P02232中黄P02305绿27^-37P02424天蓝近似标样95-110蕊158^14P02623金红P02655品红P02802黑28^384.2产品各w.项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wbzfxw.com QB/T2624一2003表2性能要求指标型号颜色类别固着速度结膜干燥流动值盯v刀h1们1,1P02101白P02232中黄32^-40P02305绿P02424天蓝-<40310P02623金红33-们P02655品红P02802黑-<5034^425试验方法5.1颜色按GB/T14624.1进行检验。5.2着色力按GB/T14624.2进行检验。5.3细度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进行检验。5.4流动度按GB/T14624.3进行检验。5.5结膜干燥按GB/T14624.4进行检验。5.6粘性按GB/T17823进行检验。注:推荐注墨量为1.32mL,辊表面速度,单位:400r/min>5.7固着速度按附录B(规范性附录)进行检验。5.8流动值按附录C(规范性附录)进行检验。6检验规则6.1产品组批:单机或机组一次投入完成的单位产品为一批。6.2产品按GB3186方法进行取样,样品应分两份,一份密封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6.3不合格批的判断:每批产品按GB3186取样检验,其中有一项或两项以上技术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6.4产品由生产厂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并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产品应有合格证,必要时另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6.5收货单位有权按本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时,由供需双方共同按GB3186重新取样检验.如仍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收货单位有权退货。6.6供需双方应对产品的包装及数量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包装有漏损,数量有出入等现象,应及时通告有关部门。6.7供需双方在产品质量上发生争议时.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执行仲裁检验。6.8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s.t产品的颜色、着色力、细度、流动度、粘性五项质量指标为出厂检验项目。6.s.z产品的w.固着速度、结膜千燥、流动值三项性能指标为型式检验项目,有卜列情况,应进行型式wbzfxw.com QB/T2624一2003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因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后,型式检验周期为三个月一次;d)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应进行型式检验。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胶版单张纸油墨用密封铁桶(盒)包装,铁盒再装入外包装箱内。7.2铁桶(盒)外应贴商标,注明制造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标准编号、重量、批号及制造日期。7.3外包装应贴商标,注明制造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标准编号、重量、批号、制造日期及“向上”的标志。7.4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7.5产品在符合7.1的包装要求下,可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7.6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不得抛、摔、碰撞,以防包装破损、油墨溢出。7.7产品自制造之日起,有效期为二年。w.wbzfxw.com QB/T2624一2003附录A(规范性附录)油墨细度检验方法A.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浆状油墨细度的检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浆状油墨细度的检验。A.2方法一A.2.1原理在槽深从254m到O[Im成直线连续变化的细度板上,放置试样,用刮刀刮成试样薄膜,从薄膜中产生的线条来测定该试样粒子大小,从而观察试样的研磨程度,以颗粒划痕的位置及数量来判断油墨的细度。A.2.2工具与材料A.2.2.1调墨刀:木柄锥形钢身,长200mm,最宽处20mm最窄处8mm,A.2.2.2玻璃板:200mmX200mmX5mm,A.2.2,3乙醇:工业用。A.2.2.4洁净棉纱。^.2.3仪器细度计:双槽,见图A.1.A.2.4检验条件检验应在温度(25士1)℃,相对湿度(65土5)%条件下进行。A.2.5检验步骤A.2.5.1取适量油墨,置于玻璃上,用调墨刀将其调均匀。A.2.5.2用调墨刀取少许油墨置于刮板细度计凹槽深度10刻度((251tm)处,将刮刀垂直横置于细度计凹槽处之油墨上,刮刀保持垂直,手指尖捏住刮刀上部的两端往下按压,用4s以上的时间,向。刻度方向均匀刮动。A.2.5.3刮好后,立即检视二槽表面,读取油墨在二槽上呈现的划道痕迹数和与之相对应的刻度数值。A.2.6检验结果A.2.6.,试验由刮刀的刮动出现的长度为10mm以上的划痕线,在一条槽的试样表面出现三条或三条以上的刻度位置为A;同时检视出现10条线或10条以上的刻度位置为B。读取这两个数值,做为检验结果。A.2.6.2记录方法:根据A.2.6.1用A,B数值,表示研磨度,记录方法如下:研磨度A6,BLA.2.6.3细度计为双槽,每刮一次则为一个平行试验,如两槽读取的细度数据相差一个刻度时,则试验必须重做。w.wbzfxw.com QB/T2624一2003的25刀片1010」1图A.1双槽细度计A.3方法二A.3.1原理以刮板细度计测定油墨颗粒研细程度及分散状况,以微米表示。A.3.2工具与材料A.3.2.1调墨刀:木柄锥形钢身,长200mm,最宽处20mm,最窄处8mm.A.3.2.2玻璃板:200mmX200mmX5mm.A.3.2.3吸墨管:容量0.5mL.A.3.2.4放大镜:5倍一10倍。A.3.2.5六号调墨油。A.12.6乙醇:工业用。A.3.2.7洁净棉纱。A.3.2.8酸式滴定管:容量25mLaA.3.3仪器刮板细度计一套:QXD-50型,分度值2.5pm,见图A.2.w.wbzfxw.com QB/T2624一20031一带有微米刻度的凹槽;2一刮刀与刮板垂直9。“操作:3一刮刀图A.2刮板细度仪操作示意图A.3.4检验条件检验应在温度((2511)℃,相对湿度((6515)%条件下进行。A.3.5检验步骤A.3.5.1以0.5mL吸墨管,取受试油墨0.5mL置于玻璃板上,根据流动度的大小加六号调墨油进行稀释。流动度在24mm以下加18滴(或以每滴0.02mL计算加0.36mL)o25mm-30mm加14滴(或0.28mL)o36mm-45mm加10滴(或0.20mL)o46mm以上不加油。A.3.5.2用调墨刀挑取已调均匀的油墨,置于刮板细度计凹槽深度50Am处,将刮刀垂直置于刮板细度计凹槽处之油墨上,刮刀保持垂直,双手均匀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刮至。Am处,使油墨充满刮板细度计凹槽,槽外平面不得留有油墨。A.3.5.3刮好后,立即将刮板细度计表面以30“角斜对光源用5倍一10倍放大镜立即检视凹槽表面读取油墨在凹槽上呈现的颗粒密集点数值。A.3.6检验结果A.3.6.1在一刻度范围内超过15个颗粒算上刻度数值,不超过15个颗粒算下刻度数值,即为油墨的细度数值。A.3.6.2油墨细度检验需重复2次~3次取平均值,如果相差一刻度应重新测试。w.wbzfxw.com QB/T2624一2003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墨固粉速度检验方法B.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油墨固着速度的检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油墨固着速度的检验。B.2原理测定油墨转印到纸张上后,初期干燥的最短时间,以分钟表示。B.3工具与材料B.3.1调墨刀:木柄锥形钢身,长200mm,最宽处20mm,最窄处8mm.B.3.2玻璃板:200mmX200mmX5mm.B.3.3裁纸刀。B.3.4吸墨管:容量为0.1mLoB.3.5秒表:分度值0.2s.B.3.6胶水。B.3.7铜版纸:157g/m2(双面),尺寸300mmX270mm,B.3.8洁净棉纱。B.3.9擦洗溶剂:汽油或工业乙醇。B.4仪器印刷适性仪:ModelRI-1型,见图B.1.B.5检验条件检验应在温度((2511)℃,相对湿度((6515)%条件下进行。B.6检验步骤B.6.1先将印刷适性仪试验机开动,把胶辊、钢辊及手摇夹纸器等部件擦洗清洁,并确认胶辊与铜辊左右两端的压力均衡。B.6.2用调墨刀将受检油墨在玻璃板上调动15次,然后用调墨刀将调均的受检油墨装入0.1mL的吸墨管内刮平,不能有气泡。B.6.3把吸墨管中的油墨均匀地放到印刷适性仪的胶辊上(共有四条胶辊,一次可同时进行四只试样印刷)。6.6.4将胶辊与钢辊之间接触,用适性仪上的松紧手轮,调节好固定压力。B.6.5然后将准备好的铜版纸在手摇夹纸器上夹住(夹纸器与胶辊的距离是固定的)。B.6.6以手摇动胶辊数转,然后开动机器2min,将墨打匀立即旋松机器后面手轮,使胶辊离开钢辊后,再关掉机器。B.6.7以w.手摇夹纸器在胶辊上进行印刷,速度要均匀,印刷后立即开启秒表,开始记录时间。wbzfxw.com QB/T2624一20031一匀墨钢辊;2一橡胶辊;3一传动手轮;4一印刷圆柱:5一电机开关:6一调节手轮;7一压力调整手柄;8一印刷柄;10-固定螺丝;11一样片夹紧装置;12一轴瓦:13一支架;20-偏心轴;24一主电机;25一支架;26一支架图B.1印刷适性仪B.6.8将印刷好的铜板纸取下,用裁纸刀裁成10mm宽的印样条数条,备用。B.6.9再将印刷适性仪胶辊和钢辊擦洗干净,并要松开机器后面的手轮。B.6.10将裁下印好的印样条两头沾少许胶水,反贴在另一张铜板纸上(离上端45mm处)再放在适性仪的手摇夹纸器上定时间隔压印,每印一次,需调换一条裁下备用的印样条,直到铜板纸上没有颜色为止。B.7检验结果按B.6.10定时间隔压印,直至没有颜色,总共需要的时间即为油墨的固着速度。w.wbzfxw.com QB/T2624一2003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墨斜率、截距、流动值检验方法C.1范围本附录规定了油墨斜率、截距、流动值的检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油墨斜率、截距、流动值的检验。C.2原理在平行板粘度计上,测定油墨经一系列特定时间((t)的油墨扩展直径(d),并以时间t的对数((lgt)为横座标,以扩展直径(d)为纵座标作图可得一油墨特性曲线,求此特性曲线的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用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油墨的流变性能。C.3工具与材料C.3.1调墨刀:木柄锥形钢身,长200mm,最宽处20mm,最窄处8mm.C.3.2玻璃板:200mmX200mmX5mmoC.3.3秒表:分度值0.2s.C.3.4乙醇:工业用。C.3.5医用脱脂棉或洁净棉纱。C.4仪器C.4.1平行板粘度计:QNP型,见图C.la1一上平行板(透明有机玻璃);2一上平行板支架;3一下平行板:4一下平行板支杆的卡棒:5一卡棒支承架;6一弹簧;7一活塞;卜活塞中不凹槽;9一活塞筒;10-受检油墨图C.1平行板粘度计C.4.2活塞筒中受检油墨量为0.5c耐,上平行板总重为115g.C.5检验条件检验应在w.温度(25士1)℃,相对湿度(65士5)%条件下进行。wbzfxw.com QB/T2624一2003C.6检验步骤C.6.1用棉纱和乙醇将仪器的装置孔和上下平行板擦干净。C.6.2利用仪器上的水平仪,调节仪器支脚螺丝,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C.6.3拉下活塞,将上平行板支杆连同上平行板升起。C.6.4取去上平板,将受检油墨在玻璃上用调墨刀调动巧次后,装入仪器的装墨孔内,不得含有气泡,墨面应平行于平行板表面。C.6.5将上平行板放在支杆上,推上活塞同时开启秒表。C.6.6读取10s.60s,100s时油墨受上平行板压力向圆周扩展的直径,用毫米表示。C.7检验结果C.7.1油墨的斜率按式(C.1)计算:SL=试w一试。···········。·,·,····。··········。一(C.1)式中:SL油墨的斜率;d,o-10s时油墨扩展的直径;dioo—100s时油墨扩展的直径。C7.2油墨的截距按式(C.2)计算:I=试。一SL····。····,··,····。············⋯⋯(C.2)式中:I—油墨的截距;d,o—10s时油墨扩展的直径;SL—油墨的斜率。C.7.360s。油墨扩展直径的毫米数为油墨的流动值C.7.3.1检验至少要做两次其数相差大于0.50(指SL>I)试验应重做。C.7.3.2受检油墨调动后,再装入装墨孔内,要缩短装墨时间及装好墨至推上活塞的时间间隔,以保证测定的准确w.wbzfxw.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