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ID:2551276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小学语文课程在德育方面承担的责任1.1爱国主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小学语文课程在德育方面承担的责任1.1爱国主义教育。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促使青少年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2、。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光荣感、责任感,激发青少年学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高度热情。语文教学中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例子很多。如:《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等课文,都能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陶行知改诗》等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上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杰出贡献,认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1.2优良传统。

3、优良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优良的社会风尚和道德精神。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团结奋斗、百折不挠……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让我们的青少年继续把它发扬光大。优良传统总是由具体人物的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其可歌可泣的事迹感染学生、激励学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体现这方面的课文有:《王二小》、《木兰从军》、《一定要争气》等。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和历代仁人志士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

4、、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崇高思想,继承和发扬近百年来我国人民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献身祖国的责任感。2小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2.1实际性原则。思想品德教育,要从青少年实际出发,要考虑到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水平,不能要求过高。人教社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一、二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选文方面就根据儿童的实际特点,把过于成人的、思想太露的文章删去,增加了一些表现童心、童趣的文章。如:《雪孩子》讲的是助人为乐的事,《小熊住山洞》告诉学生要保护树木,《失物招领》让学生明白环境

5、保护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学生读起来感觉贴近他们的生活,就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读后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些问题,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2.2渗透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切忌空洞说教、空谈理论。要从青少年心理特点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寓品德教育于自然渗透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渗透原则中教师应注意到: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也应重视利用多种课外资源。如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一文,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的事,就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自己去吧

6、》一课,通过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自己学会了飞翔的童话故事,渗透了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引导学生要敢于创造。2.3经常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零敲碎打,要有计划的坚持经常。品德教育要有一个过程,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读量的加大,他们对事物就会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同一时间把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思想品德的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文教人”、“借事育人”,不断用丰富的精神养料滋润学生的心田。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注意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定期到

7、社会大课堂中吸收“养料”等。总之,要持之以恒,方能奏效。3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3.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通常将德育渗透意图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与品德教材相比,品德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单从课文标题上看,就十分明显。比如《做人要正直》、《热爱祖国》等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文非常地熟悉,并且能根据课文中所渗透出来的德

8、育内容,巧妙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3.2作业训练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不够的。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必定要接触一些作业、练习,其实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选择课后作业、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