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

ID:25698659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_第1页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_第2页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_第3页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_第4页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粉针剂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论文【摘要】目的为确保粉针无菌分装生产过程对产品不产生污染,保证粉针生产药品质量。方法先注入液体培养基,再以无菌甘露醇干燥粉为替代物,模拟分装于注射剂瓶,盖胶塞,轧铝盖。分装样品先后在30~35℃与20~25℃下培养7d,并作阴性、阳性对照。结果无菌灌装环境及操作人员表面微生物检查合格,.freell液体培养基内甘露醇含量不宜超过0.3g。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甘露醇粉末符合无菌模拟灌装验证要求。1.3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性能培养基要经过微生物性能试验和无菌性能试验,证明本次制备的培养

2、基符合模拟灌装验证要求,以保证用于无菌模拟灌装装试验的培养基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营养肉汤培养基或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均适用于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22粉针剂无菌分装模拟验证2.1验证方法首先,严格按照培养基生产商的要求进行配制和灭菌,然后将无菌培养基手工灌装至一定数量的无菌注射剂瓶内。其次,按无菌分装标准操作程序分装无菌甘露醇至灌有无菌培养基的注射剂瓶,对分装过程进行记录。分装后按分装顺序分别进行编号,分装后的全部样品应在14天内每天检查培养的全部样品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若发现污染应明确记录污染日期、污染批号、污染瓶数

3、,同时检查铝盖胶塞的密封情况,若有破损应记录并检查。其破损原因,对于微生物污染的样品应进行鉴别试验,鉴别的内容应包括菌落、细胞形态及革兰染色特性等,分装同时进行空白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及各种工具进行无菌检查。2.2单位灌装体积选择的体积要使培养基能适当地接触容器内表面,并且适当翻转或旋转,接触到密封件的内表面。每只容器的灌装体积一般不少于总容积的1/3,但也要考虑保留25-40%的顶空能确保存在的微生物获得足够的氧气生长。本次试验灌装体积为5ml。2.3灌装试验数量应综合考虑统计学要求和实际生产批量。FDA和中国

4、GMP(5000瓶)3:如果正常生产的批次量低于5000瓶,则培养基灌封至少应为实际生产线的最大批次量。PIC(3000瓶):如果正常生产的批次量低于3000瓶,则培养基灌封至少应为实际生产线的最大批次量。2.4培养基阳性对照实验随机选取已经完成14天培养的灌装培养基样品,按照药典要求:常用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或工厂特定菌作为阳性菌将每个菌种准备含100cfu/0.1ml的菌液,每个菌种接种2支培养基样品同时并平板计数(双份)对真菌在20-25℃下培养,对细菌在30-35℃下培养,每天检查,5天内需有生长迹象2

5、.5培养基灌封试验的合格标准FDA、EUGMP和中国GMP(2010版)无菌附录3:I.灌封量5000瓶时,若有1瓶污染,需彻底调查,并重新验证(3批)。II.灌封量为5000-10000瓶时,若有1瓶污染,视调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1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若有两瓶污染,必须重新验证(3批),同时进行彻底调查。III.灌封量10000瓶时,若有1瓶污染,需彻底调查;若有两瓶污染,必须进行彻底调查,并重新验证(3批)。2.6试验结果此次试验,我们模拟分装的瓶数为5170瓶,污染瓶数为0,则污染率为0%。可见,此次验

6、证对甘露醇模拟分装没有造成污染,保证了粉针剂的无菌分装。3讨论3.1验证要求在进行模拟分装试验以前应完成灭菌系统的验证(包括干热灭菌系统,湿热灭菌系统,气体熏蒸灭菌)、公用工程验证(包括空气净化系统,注射用水系统)、无菌环境的验证(包括分装区域,环境内无微生物污染)。3.2从事验证的人员验证的实施,组织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知识的培训,实施人员应经过无菌更衣程序的验证。尽量减少操作环境中人员的数量(但不少于日常生产的人员数量)及现场人员活动的频率、动作幅度。3.3验证过程中环境的监测环境和人员监测-按照相应的规程和方案进行

7、,应涵盖无菌工艺各工序,频次数与正常生产一致。包括:空气粒子数、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人员监测。验证过程中环境的监测是提供充分证据来证明验证过程的实施是否符合要求,以利于出现不合格现象时进行原因分析。3.4对生产操作全过程的要求在进入分装前,西林瓶、胶塞按工艺规定进行处理、取样检验。并应按照事先设计的最差条件包括时间、操作、干预等进行操作,对操作者的无菌服各部位进行微生物监测,一个操作者定三个取样点,包括乳胶手套,如有吹瓶,应对压缩空气进行菌检。取样的准备工作按工艺要求进行各项消毒。3.5建议3.5.1模拟灌装

8、全过程建议应进行录像,便于事后调查分析和原因查找,也有利于员工培训。如有可能,应有专人观察和记录操作人员的有意或无意的干预行为。在试验设计时,有时还要考虑人员状态,如夜班人员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培养基灌装试验后可以进行生产,但要等培养基灌装试验合格后产品才能放(产品有报废的风险)。样品或按照托盘应进行编号,以便于调查和追溯。3.5.2在模拟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