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

ID:25947329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_第1页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_第2页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_第3页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_第4页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论文.freel以上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行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点出血、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肘上置管,穿刺针由粗变细,穿刺部位由肘窝或肘下改为肘上.freel,导管内径1.2mm管腔容量0.5ml)及其置管用物:PICC置管专用穿刺包1套(本院提供),500ml无菌生理盐水1袋,75%医用酒精、0.5%活力碘各1瓶,止血带1条,皮尺1条,20ml注射器2副,无菌手套2双,无菌手术衣1件,无菌透明敷贴1张,弹力绷带1卷。患者平卧,手

2、臂外展与躯干呈90°,选择血管,首选贵要静脉,其次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按照常规方法肘窝或肘下穿刺置管固定,X线摄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记录穿刺时间、导管型号、置入长度、臂围、穿刺血管名称。观察组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增强型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1套,另备2%利多卡因1支、1ml注射器1副,塞丁格套件,内含35cm导丝1根、普通塞丁格穿刺针20G1个、解剖刀1把、带扩张器的置管鞘1个,与常规PICC导管置管测量长度方法不同,改良塞丁格穿刺法是从肘窝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加2~3cm,即为预测长度,置管长度=预测长度-肘窝至穿刺点长度。在距穿刺点10cm处系上止血带,

3、在肘关节2~3cm以上用食指指腹探测血管位置及血管走向,使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准备无菌区域,由助手打开改良塞丁格穿刺套件,依次摆放20G塞丁格穿刺针、导丝(导丝需确认柔软端)、2%利多卡因1ml、解剖刀、带扩张器的置管鞘。请助手系上止血带,左手食指探测血管位置,拇指稍用力绷紧皮肤以30°~45°角进针,见回血后马上停止进针,推鞘,松止血带,手指按压针眼上方,退针芯,送导丝进入血管直到导丝进入体外剩下10~15cm的长度后停止推送。注意一定要将10cm以上的导丝末端留在体外,以免导丝完全滑入血管内,在穿刺点旁注射2%利多卡因0.2~0.3ml局部麻醉,准备P

4、ICC导管,持解剖刀沿导丝上方与导丝成平行的角度,用刀尖极其轻微地刺入皮肤表皮扩大穿刺点2。将左手手心向上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捏住导丝尾端穿入扩张器、血管鞘组件。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导丝尾端,其余三指稍向后绷紧皮肤,沿导丝向前推送扩张器、血管鞘,并全部送入血管,注意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用手指抓紧导丝末端保持不动。分离扩张器、血管鞘组件的锁,将导丝与扩张器一起拔出,手指按压针眼上方,从鞘口置入PICC导管至测量长度,把血管鞘从穿刺口完全撤出后,双手左右撕裂分离血管鞘,按照常规方法置管固定。1.3评价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1针穿刺成功为成功,重复穿刺或无法穿

5、刺为失败),24h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穿刺局部血,浸湿4cm×4cm的8层小纱布),观察置管两周内静脉炎发生率、90天内血栓、穿刺点感染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2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3讨论改良塞丁格穿刺法置管与传统PICC置管比较:由肘窝或肘关节下移置管移到肘关节上,由14G针头改为20G针头,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和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保障了静脉治疗顺利完成,表1示,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点出血、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0.01)。PICC肘上置管符合美

6、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OSHA)提倡的置管部位肘关节上至腋下区域,本组病例选择肘关节上2~3cm以上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此处血管直行,血管管径粗,血流速度快,导管在血管内处于漂浮状态,穿刺和送血管鞘时,不易损伤血管内膜;该处平坦,无菌贴膜易于固定,有效减少置管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可减少PICC导管随着肘关节活动在静脉内牵拉、摩擦静脉内膜及进入或退出静脉等问题,并可避免肘关节的汗液刺激引起的不适,可减少感染、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的发生。穿刺成功率是置管成功的保障。传统PICC置管用14G针穿刺时如与血管走行稍有一点角度,即便有很好地回血,也易导致置管鞘与血管有角度

7、,造成送管有阻力或置管失败。改良塞丁格穿刺法置管用20G穿刺针,针细,血管占位少,细针对局部血管的损伤小,不易形成血肿4,同时在导丝上方与导丝成平行的角度,用刀尖极其轻微地刺入皮肤表皮扩大穿刺点,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术后出血发生率。据报道,PICC静脉血栓多发生在距置管时间14~53天5,观察组80例PICC置管患者带管时间均已超过90天,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传统的PICC穿刺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为20%~25%5,本观察组仅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穿刺血管为头静脉,头静脉的解剖特点:前粗后细,高低起伏,静脉瓣较多,送管难度

8、要比贵要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