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ID:2625515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_第1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_第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_第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_第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指征、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分组比较。结果:确诊病例48例,手术治疗组22例,4例手术后10d内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于术后1个月死亡,死于胰周感染及营养不良。非手术治疗组26例,死亡2人,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胆源性伴胆道梗阻或当经积极治疗而病情不断加重时,则需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关键词】胰腺炎非手术手术重症急

2、性胰腺炎(SAP)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来势较凶险,早期可表现为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严重者引起多器官衰竭(MOF)。由于近10余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演变过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监测手段、抗生素及新抑酶剂的发展,使SAP的治疗对策上有了概念的更新,已经初步形成了公认的较为规范化的治疗程序,SAP的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8

3、岁~68岁。均依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查、腹穿液或CT检查确诊,全部病例符合SAP的临床诊断标准〔2〕。胆源性15例(其中伴胆道梗阻9例),暴饮暴食12例,不明原因21例。发生胰周感染7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行手术治疗22例,其中胆源性伴胆道梗阻早期手术治疗8例,非胆源性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行早期手术12例,发生胰周感染后期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26例。2结果2.1手术治疗组9例胆源性伴胆道梗阻及2例胰周感染者一次性手术治愈。多器官功能衰竭者12例治愈,4例手术后10d内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于术后1个月

4、死亡,死于胰周感染及营养不良。2.2非手术治疗组死亡2人,分别于入院后5d及7d死亡,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治愈24例,包括5例胰周感染。3讨论3.1目前公认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1〕。但是,经积极治疗而病情仍不断加重时,则需采取早期手术治疗。我们对非胆源性的SAP及胆源性但不伴胆道梗阻的SAP采取了积极综合措施的非手术治疗。3.1.1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食物促进胃十二指肠分泌,刺激胰腺外分泌增加,因而发病初期应完全禁食禁饮,待病情缓解后,方可适用少量米汤或者蔬菜汤,数日后再逐渐

5、增加碳水化合物浓度及量,通常轻型可禁食4d~5d,重症则根据病情需要禁食2W~3W。持续胃肠减压则对减少胰腺分泌、缓解腹胀有一定作用,通常需要持续5d~7d。3.1.2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AP又名“内科灼伤”,发病后大量体液渗至腹膜后间隙及腹腔内,同时频繁呕吐,肠麻痹,胃肠道内大量液体积聚,因而有效循环血量骤减。此时应根据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则快速扩容,同时应及时补充血浆、全血、白蛋白等胶体溶液,并根据血电解质及酸碱度测定情况及时补充电解质及纠正酸碱平衡。早期治疗中,保证良好的循环机能非常

6、重要,因循环衰竭常为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循环衰竭的抢救不力,常诱发随之而来的呼衰、肾衰、DIC甚至多器官衰竭。3.1.3.使用5-Fu、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胃酸及胰液分泌:①5-Fu1.5 g溶于5 g葡萄糖液500 mL静液,1次/d,用5 d~7 d。70年代开始应用AP的治疗,认为可以抑制胰蛋白酶的合成。我院临床亦证明可有助于血尿淀粉酶下降及症状的缓解。②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胰腺外分泌,明显优于阿托品或654-2的作用,由于后者导致口干及心率加快,目前已摒弃不用,甲氰咪胍尚有预

7、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作用,因而我院目前常规应用1atostatin)对SAP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肯定,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抑酶分泌;刺激肝脏网状系统从而减少内毒素血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对胰腺的细胞有保护作用。3.1.4预防抗生素的使用:胰腺坏死后通常2L~40mL静滴,3次/d;生脉注射液20mL静滴,3次/d,可改善胰腺微循环。柴岑承气汤由胃管灌入导致泻下,对减轻腹胀及改善全身中毒症状有明显作用。3.1.6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采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将内径1mm的塑料导管插入胆管内5cm~10cm,然

8、后退出十二指肠,留置导管从外鼻道引出,从而达到引流胆汁的目的。此法可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或狭窄,减少返流入胰管的胆汁,尚有可能推开嵌顿于共同通道的小结石,从而通畅胰液引流,可能对缓解SAP及预防AP加重有一定的价值。3.1.7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SAP应置于ICU中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脏器功能不足应及时处理,早期应特别注意休克,DIC的防治,及时纠正缺氧及酸碱失衡,补充血容量。晚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