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ID:26947917

大小:7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_第1页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_第2页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_第3页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_第4页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杏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银杏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郭彦彦1,唐文煜2,邢世岩1基金项目:林业部948国外银杏新品种引进项目《叶用银杏新品种及矮林营建技术引进》,编号:98‐4‐16作者简介:郭彦彦(1982—),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林木良种经营与苗木培育﹡通讯作者:Authorforcorrespondence:(E-mail:xingsy@sdau.edu.cn)。,谭洪才3,王利1(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271018;2.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站,济南250000;3.济南市林业局,济南250000)摘要:以6个银杏种质为试材,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银杏的AF

2、LP技术优化体系。优化的关键因素为:①模板DNA的质量:经多次抽提纯化,将DNA沉淀挑出,而不采用离心方法,获得高纯度的DNA;②酶切时DNA模板为300ng,反应时间为6h;③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10h;④预扩模板即连接产物最佳用量为1μl;⑤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70倍。关键词:银杏,AFLP,体系优化TheestablishmentandoptimizationofAFLPtechnicalsysteminGinkgobilolaGuoyan-yan1,Xingshi-yan1,Tanhong-cai2,Wangli1(1.CollegeofforestryShandongAgr

3、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2.)Abstract:SomefactorsaffectingtheAFLPanalysissystemofsixGinkgobilolagermplasmswerestudied,andanoptimizedsystemwasestablished.Theimportantfactorsinthesystemare:①qualityoftemplateDNA.②300ngtemplateDNAshouldbeusedinthedigestsystemwiththereactiontimeis6hours.③theti

4、meofligationshouldbe10hoursatleast.④onemicrolitreligationproductsisusedasthetemplateofpreamplification.⑤theproductsofpreamplificationaredilutedto70timeswith1XTEforselectiveamplification.Keywords:Ginkgobilola,AFLP,optimizationofthesystem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技术是1993年由荷兰科学家Zabea

5、u和Vos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DNA多态性的新方法[1],较其它DNA分子技术有DNA用量少、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不需知道基因组序列信息、高效可靠等优点[2,3]。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不同基因型DNA的酶切位点不同,从而产生了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自1995年以论文形式正式发表以来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4,5]、系统发育[6,7]、图谱构建[8]、基因定位[9]、品种鉴定及分子育种[10]等研究中,它尤其适用于一些多态性低或特定品种的遗传研究和连锁图谱的构建。2003年,雷永等建立并优化了花生的AFLP体系[11];2003年,明军,张启翔等进行了梅

6、花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研究[12];2004年,闫龙等优化了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AFLP技术[13]。银杏(GinkgobilolaL.)是经第四纪冰川后唯一在中国保存下来的孑遗植物,具有高度的生态保守性(ecologicalconservation)[14]。银杏分子生物学方面近些年来也有研究,谭晓风等(1998)利用RAPD标记技术首次构建了银杏分子遗传图谱[15];陈月琴等(1999)研究了银杏雌株的ITS序列,表明了该类植物形态上的变化与分子进化的不一致[16];7王晓梅,陈瑞阳等(2001)使用试剂盒利用AFLP技术检测雌雄银杏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了与

7、银杏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17]。葛永奇等(2003)利用ISSR技术研究了江苏泰兴、美国、浙江西天目山、湖北大别山、贵州务川五个银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构建了群体间、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图[18]。沈永宝等(2005)利用ISSR技术鉴定了主要银杏栽培品种[19]。但是有关银杏AFLP技术银染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未见报道。本研究以6个银杏种质为试材,建立并优化了AFLP技术分析体系,对进一步研究银杏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