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杆菌属》ppt课件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

ID:26985615

大小:801.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30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_第1页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_第2页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_第3页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_第4页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棒状杆菌属》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概述G+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多为条件致病菌致病菌:白喉棒状杆菌第一节白喉棒状杆菌(C.diphtheriae)引起白喉的病原菌白喉为一急性传染病其特征:白色的假膜全身中毒症状临床意义存在于患者鼻咽腔粘膜。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后在鼻咽部繁殖,产生外毒素致病,引起局部炎症,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若假膜脱落气管内,即可致呼吸道阻塞窒息,成为致死原因。本菌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入血造成毒血症。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三大特点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整齐,常呈L、V字

2、母状有异染颗粒染色AlbertNeisser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吕氏血清斜面(含有75%凝固血清)生长迅速,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亚碲酸钾血平板含0.03-0.04%亚碲酸钾的血平板,黑色菌落。一、生物学性状抵抗力对湿热抵抗力弱100℃煮沸1min死亡抗寒冷和干燥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白喉外毒素:β棒状杆菌噬菌体带有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在溶原阶段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产生。B亚单位有结合和转位功能A亚单位抑制蛋白合成作用靶:心肌和神经细胞(一)致病物质A亚单位可使细胞延伸因子-2(elongationfactor,EF-2)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3、作用特点毒性作用大,1分子能杀一个细胞多种细胞,特别心肌、神经细胞均有毒素受体肿瘤细胞对此毒素特别敏感B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与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的表面受体相结合,协助A亚单位进入易感细胞。白喉外毒素的作用机制(细胞毒素的典型代表)SubunitBSubunitAFortherapyofAbDTtumortumors!!索状因子:破坏易感细胞中的线粒体,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K抗原:抗吞噬作用和利于细菌在黏膜表面定植(二)所致疾病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飞沫或污染主要侵犯部位:咽、喉、气管和鼻腔黏膜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易感二、致病性(二)所致疾病局部炎症炎症,坏死,纤维

4、蛋白渗出——假膜形成,呼吸困难——窒息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全身中毒症状外周N---N炎:膈肌麻痹--呼吸困难声带麻痹--声音嘶哑软颌麻痹--吞咽困难心肌---心肌炎(晚期死亡原因)毒素作用---进入血液Diphtheria菌鼻咽部繁殖局部炎症:假膜早期致死外毒素心肌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晚期致死入血Thischildhasdiphtheriaresultinginathickgraycoatingoverbackofthroat.Thiscoatingcaneventuallyexpanddownthroughairwayand,ifnottreated,thechildco

5、ulddiefromsuffocation抗毒素免疫(抗毒素中和外毒素)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六月以下婴儿----母亲成人----隐性感染、疫苗易感者1-5岁儿童成人--也有可能三、免疫性免疫力的测定:锡克试验锡克试验(Schicktest)原理:毒素抗毒素中和反应方法:注射毒素(毒性、蛋白质)试验加热破坏的毒素(无毒、蛋白质)对照结果:48小时观察结果,有红肿阳性反应体内无抗毒素,无免疫力无红肿阴性反应体内有抗毒素,有免疫力应用:检查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预防接种前的筛选与接种后的效果观察流行病学调查Schicktest结果分析试验侧对照侧本质

6、阴性反应––有免疫力阳性反应24-48h–无免疫力4-7d达高峰易感假阳性反应6-18h红肿同前有免疫力,超敏反应1-2d消退混合反应6-18h红肿6-18h红肿无免疫力,超敏反应4-7d达峰3-4d反应消退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患者病变部位假膜或周边直接涂片镜检形态,异染颗粒分离培养吕氏血清斜面,亚碲酸钾平板毒力鉴定体内法:动物试验,体外法:Elek平板毒力实验Elekimmunodiffusiontest五、防治原则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白喉类毒素(白百破三联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白喉抗毒素药物预防:如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治疗白喉抗毒素---皮肤试验、早期使用抗生素第二节

7、其他棒状杆菌大多不产生外毒素很少有异染颗粒大多正常寄生于人体,为条件致病菌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在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处可见一些类似白喉棒状杆菌的细菌,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一般无致病性或仅能引起混合感染。近年来,由于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现代化检查手段,如心导管术等,使这些条件致病菌可致医院内感染,引起组织和血行感染,包括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等。本群细菌形态与白喉棒状杆菌相似,无异染颗粒或不明显。不分解尿素。不液化明胶。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不分解淀粉,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