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ID:27300563

大小:60.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上传者:U-991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_第1页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_第2页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_第3页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_第4页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摘要]本文以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语言理论为依据,就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向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阐述了实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关键词]英语教学建构主义语言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改革引言英语是当代最通用的国际交际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综观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十多前,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这与当时国际交流较少、毕业生主要是依靠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外科技经济发展的社会是适应的,如今,随着我国同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强,教育部在XX年颁布新规定,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 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开始了全国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二、语言教学理论__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是认知发展领域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维果斯基(Vogotsgy),布鲁纳(Bruner)。建构主义者主张: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就教学模式而言,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 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和自己己经知道的内容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与互动理论和社会文化论相吻合,学习者是在互动活动中通过协商合作的过程而学习的,因此,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师看作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的观点还可以在JohnsonJohnson的合作学习理论中得到印证。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的相互依赖和人际技巧可以得到充分锻炼,沟通策略的能力得以发挥。绕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环境的研究有很多分支。如认知论,互动论,任务型教学思想,以及以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的浸入式教学法等等。总之,现代外语教学的研究前沿趋向于多元化的特点,从语言学, 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宏观视角提出不同的理论,研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更为注重环境对语言学习的作用。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整合理念,制定措施。1.在课程设置上,尽管还是以综合、阅读、听说等课型为主,但内容应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其原则是最终要走向注重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将综合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尤其是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要致力于网上教学的开发,推进英语软件教学;实现基于局域网和校园网或者互联网的多媒体听说课程和基于课堂的读写译课程的设置。这种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使他们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保证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真 实的语言环境。总之,教学模式的改变对于发展和培养学生迫切需要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1.在教学评估上,坚持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教师如何通过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2.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实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做好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课外活动提供平时课堂教学难以实施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第二课堂指导小组,由外语教师负责组织筹划具体的英语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团体、校园电台、校园网等的作用,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3.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角色上来,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自身素质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并不是外语教师的优势的现实情况下,培养英语师资应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积极鼓励教改实践,参与教改项目的研宄、开展同行的学习交流,不断加深对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改方向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氛围,使教改取得成效。 四、结束语对于教学对象,外语教学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需要从更新教学理念、确立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上述的分析是笔者对近年外语教学的背景,现状和方向进行的浅显的思考,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行共同探讨。参考文献:[1]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XX.[2]DavidW.CarrollPsychologyofLanguage.〈〈语言心理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H.H.Stern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