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

ID:27574548

大小:474.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1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_第1页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_第2页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_第3页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_第4页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朝文《文心雕龙·知音》《陶渊明集序》《文心雕龙》的主要文学思想《文心雕龙·知音》篇的文学批评观点萧统对陶渊明是如何评价的萧统《陶渊明集序》在陶渊明研究史上@有何重要意义刘勰刘勰校经楼(山东日照)一、刘勰的生平刘勰,山东莒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生活于南朝齐梁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他精通儒学和佛学,在文学方面有卓越的见解。《文心雕龙》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誉为中国古代“艺苑之秘宝”。二、《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文心雕龙》共10卷

2、,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征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

3、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三、《文心雕龙·知音》(一)内容1、分析“知音难”的主要原因(1)“贵古贱今”(2)“崇己抑人”(3)“信伪迷真”2、分析“文情难鉴”的原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3、提出“博观”的原则和“六观”的鉴赏方法 (1)“博观”: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六观”:位体置辞通变奇正宫商事义4、提出文学鉴赏的

4、目的(1)对文学作品情思的理解“观文者披文以入情。”(2)对文学作品独特价值的发现“见异唯知音耳。”古琴台(湖北武汉)(二)艺术特色《文心雕龙》显示出典型的骈文色彩。1、句式精工整饬,两两骈出。2、大量运用典故,呈现出典丽缜密的风格。3、音调和谐流畅,读来琅琅上口。萧统一、萧统生平简介萧统(501—531),字德施,南朝兰陵人(今江苏武进人)。南朝梁武帝的长子,于齐中兴元年(501)九月生于襄阳。天监元年(502)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他生来聪颖,3岁时受学《孝经》、《论语》,5岁时通读《五经》,全都能理解和通读。天监十四年(51

5、5)正月初一,梁武帝在太极殿前给萧统加戴太子冕。加冠礼之后,梁武帝便让他省览朝政。平素喜研究古代典籍,或者与学者土人商讨古今事理,继而便写文章著述。编成了30卷的《文选》稿本,收秦汉以来诗、文、赋、论等各种文体共700余篇。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中大通三年(531)四月,萧统去世,时年31岁。昭明读书台(浙江乌镇)昭明台(湖北襄樊)《增华选文图》,江苏镇江二、《陶渊明集序》的思想内容第一部分:作者泛论立身处世的人生态度。世间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1、“自衒自媒”“士女之丑行”2、“不忮不求”“明达之用心”第二部分:着重评论陶渊明的

6、为人及其作品。1、文章首先指出以“酒”论陶渊明实属皮相之见,陶渊明诗中之“酒”,不过是“寄酒为迹”罢了,陶渊明饮酒正表现了他那孤高不群的品性。2、接着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品和人品。(1)“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一段指出陶渊明的文章情感率直真切,起伏跌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独超众类”“莫之与京”是南朝文学批评对陶渊明诗文的最高评价。(3)“安道苦节”“与道污隆”中的两个“道”字,说明了陶渊明的隐居避世达到了萧统提出的人生最高境界——合于“道”。三、《陶渊明集序》的艺术特色文章在语言上受骈文影响非常明显,句式精工对仗,排偶叠出,富

7、有气势。间用散句,骈散结合,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大量用典,且多取材道家著作,既表现当时文坛的风尚,也表现了萧统对老庄自然哲学思想的偏好,与萧统爱好自然的恬谈性格若合符契。文章在结构上,先一般后具体,先放论后收束。首先纵论一般的人生态度,提出合“道”的人生理想,然后具体评价陶渊明的人品和文品。这种先放后收式的文章结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陶渊明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

8、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萧统《陶渊明集序》思考与练习:(一)分析六朝散文的发展概况和艺术特点。(二)分析《文心雕龙·知音》对今天的文学鉴赏中有什么现实意义?(三)阅读《文心雕龙·知音》,体会六朝散文骈俪化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