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

ID:28037759

大小:51.5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7

上传者:U-991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_第4页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摘要:国内外对谣言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谣言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新传播环境下谣言传播的变化,在对谣言研究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谣言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谣言传播防范思路一、谣言概念的认识误区谣言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国内外对谣言的认识和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谣言多持负面看法。有研究者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发表的上百篇相关论文,均对谣言持否定态度。[1]在一些影响较大的教科书和著作中,都有对谣言的负面评价。如认为谣言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2]是缺乏事实根据的虚假消息;[3]谣言缺乏基本事实根据;[4]是舆论的畸变形态;[5]谣言的构成因素中没有一点真实性的条件;[6]造谣者一般怀有恶意,目的是造谣生事。[7]可见,在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里,谣言的本质被界定为虚假的、无事实根据的消息。在主流视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和防范探究摘要:国内外对谣言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谣言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新传播环境下谣言传播的变化,在对谣言研究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谣言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谣言传播防范思路一、谣言概念的认识误区谣言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国内外对谣言的认识和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谣言多持负面看法。有研究者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发表的上百篇相关论文,均对谣言持否定态度。[1]在一些影响较大的教科书和著作中,都有对谣言的负面评价。如认为谣言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2]是缺乏事实根据的虚假消息;[3]谣言缺乏基本事实根据;[4]是舆论的畸变形态;[5]谣言的构成因素中没有一点真实性的条件;[6]造谣者一般怀有恶意,目的是造谣生事。[7]可见,在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里,谣言的本质被界定为虚假的、无事实根据的消息。在主流视 角下,谣言与有害、虚假、恶意、谎言、诽谤、歧视联系在一起,是对社会正常功能和公共秩序的破坏,反映出社会的道德恐慌和信任危机。[8]这种理论观念体现在现实中,则将谣言视为洪水猛兽,必须及时压制、防范和处理,尽可能消除谣言。但基于这种理论构建的谣言防范策略,并未有效消除和化解谣言。国外谣言研究起源于美国学者对二战期间谣言的研究,这些专家战时供职于军方,承担消除谣言的工作。但无论是奥尔波特还是纳普等人,他们均没有将谣言定义为虚假的、无事实依据的消息。在国外学者看来,谣言并非是谎言,虚假也不是界定谣言的标准,真实性亦不属于谣言定义的范畴。如果谣言是虚假的,公众为何会信任和传播谣言?又有什么必要去专门消除谣言?谣言也并非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很多谣言有事实根据,只不过新闻有新闻的事实依据,谣言有谣言的事实依据。大众媒体有其话语表迗方式,人际传播也有其话语表达方式。国外学者没有将无根据的虚假消息作为谣言的本质特征,而是将以人际传播为主、未经官方证实作为谣言的本质属性。希布塔尼认为,谣言是人们议论时的即兴新闻,以求为事件找到满意的答案。在他们看来,谣言的主要特征是“口耳相传”“未经官方证实”。谣言与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谣言以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为主要渠道,新闻通常以大众媒 体为传播渠道,如果大众传播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传递的信息相吻合,则不会有谣言。如果某一群体认可的事实与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不符,而群体成员更加认同所属群体的观点,那么就会开始流传谣言。在口耳相传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等社会资本在为信息的可靠性背书,这使得谣言传播的信息往往比大众媒体信息更为可信。同时,作为人际传播过程的谣言,不仅传递信息,也在交流观念、态度、情绪。当谣言与人群中的某种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相吻合,并对公众的生活产生影响时,公众会积极传播谣言,并更加信任谣言。因而,谣言在本质上与内容的真实与否没有必然联系,谣言反映的是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是一种社会环境监测工具,公众通过传播谣言来观察环境变化,并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公众并不关心谣言内容的真实性,他们更在意谣言内容是否与他们的心理相吻合、谣言是否能解决或缓解他们的某种情绪,因而,虚假的谣言亦会展开翅膀在社会上空飞翔。事实上,很多谣言是不难核实的,如果社会公众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核实消息,不难发现这些谣言不符合事实,但现实中主动核实谣言者少之又少。这说明,谣言符合社会大众的情绪和心理,以至于公众宁可相信谣言也不愿作任何核实。因而,谣言的产生意味着官方和民间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出现分歧,进一步讲,谣言的流传表明社会信任出现裂缝, 社会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修复社会信任和社会共识,而非追查谣言来源。因为即使追查出谣言的来源,也无法从根本上制止谣言,即便暂时压制和消除了谣言,谣言随后还会在类似事件中出现。在这种研究思路下,国外学者将谣言视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加以研究,分析其产生和传播的社会心理根源,强调谣言作为非官方事实对官方话语权的消解和抵抗作用。谣言研究的关键问题是人们为何会相信和传播谣言。研究发现,消息来源的高可信度和高吸引力有助于说服受众,现实中很多谣言都用权威消息来源以增强自身可信度;谣言内容越是被认为真实的,则公众越愿意相信和传播谣言;[9]谣言以人际传播为主要渠道,人际传播中既有信息流的影响,也有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流渗透其中,强连带的传播效果更显著;有时,仅仅是不断地重复也会增加谣言的可信度。群体心理学和从众行为研究发现,群体通过“规范影响”使个人希望被群体所接纳,通过“信息影响”促使个体由群体获得重要信息,这两种影响会对成员施加群体压力,从而强化个体的从众行为。在信息流瀑和群体极化的叠套作用下,谣言会在成员间广泛传播。从社会心理角度看,传谣是因为谣言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对个体行为作出解释和辩护。如果所传谣言是虚假的,那么个体的紧张情绪会消失;如果 信息为真,那么会有更多人面临该问题,个体自身的紧张情绪也会缓解。因此,越是信谣,越是传谣;越是传谣,越是信谣。谣言在本质上是社会信任问题,而不是内容真实与否的问题。以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的国内抢盐谣言为例,近几年发生的地震及各种地震谣言已经构成了公众的集体记忆,地震会严重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这种对地震的担忧使公众形成了强烈的恐慌情绪,如果公众意识到恐慌情绪却又无所作为,则会使其面临认知不一致的危险,而由谣言“碘盐能防辐射”引发的抢盐行为不仅使公众认为自己在危险面前作出了应对,也使抢盐行为自身具有了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对个体来说,放几袋盐在家里没什么坏处,因此也没有核实这一谣言的动力。在抢盐风波中,公众通过传播“谣盐”对这一事件作出讨论、解释和应对。二、新传播环境中的谣言从谣言传播的宏观环境看,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加剧,我国逐渐浮现出风险社会的一些特征,如风险制度化、风险现代化、风险常规化;另一方面,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兴起和媒介融合的深入,中国社会日益成为媒介化社会。媒介化社会意味着人的媒介化,媒介建构个体对世界的想象和个体思维方式,[10]也意味着社会的媒介化,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领域都深受媒介的影响。[11]风险社会与媒介化社会的结合使媒介成为 风险的生产者、操纵者和建构者,出现了风险媒介化的趋势。[12]在这种新传播环境下,谣言呈现出新的特征:谣言的数量越来越多;谣言从非常态的存在转为常规化的日常存在;以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谣言,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以“堵”为主的谣言管制方式作用日渐式微,谣言的应对和疏导工作越来越复杂和困难;谣言的传播效果经过传媒的扩散而迅速强化,甚至出现了“谣言倒逼真相”的提法这些变化也体现在谣言研究上,研究者开始摆脱了“谣言即谎言”的思维定式,不再以内容的真假界定谣言,[13]认为网络谣言是现实矛盾和问题的反映。[14]有学者分析内地20世纪50年代盛传的谣言发现,谣言的实质是民众被重新建构的集体记忆,是民间对权力的不满和恐惧。[15]谣言是群体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集体磋商的结果,具有信息分享和意见表达的双重属性,[16]因而传谣者并非一定“别有用心”,而可能是共同寻求对某一事件的解释。谣言作为“无权者的权力”在民众表达社会情绪和实现利益诉求方面具有反权力的抗议功能。[17]研究发现,尽管网络降低了谣言的传播成本,但也为人们核实谣言提供了方便。有学者提出微博不是制造谣言的地方,而是粉碎谣言的地方,[18]通过对新浪微博“谣言粉碎机”的个案研究,发现微博为消除谣言的科学传播提供了新型而高效的平台。[19]现有研究也存在不足:首先,学界对谣言的概念、定义尚未迗成共识。主流观 念仍将谣言定义为缺乏事实依据的虚假消息,但虚假与否并不是谣言的本质特征。而这种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将谣言“妖魔化”,[20]对谣言的道德评判代替了科学分析,在粗略泛化的认识下,学术研究很难和现实有效对接,影响了谣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基于这种观念提出的谣言应对机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次,对谣言的产生原因和传播动力研究不够。近几年影响较大的哭发性事件中都有谣言活跃的身影,但谣言和事件的关系却被高度简化,似乎谣言是事件的罪魁祸首,如广为流传的“谣言比地震更可怕”“谣言之害猛于毒品”等说法。这些提法很容易产生误导,夸大谣言在危机事件中的负面作用,认为谣言和危机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实际上,谣言和恐慌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并非谣言引发了社会冲突,谣言和冲突是由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社会心理问题激发形成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共识的丧失是产生谣言的深层原因,仅仅封堵谣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准确把握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民众集体记忆的特点,才能了解谣言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传播动力,有效应对和防范社会冲突。第三,对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的谣言传播方式是否会有新变化,如果有的话,会有何变化?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规律性的发 现?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一些研究过于强调和突出谣言传播中新媒体的负面作用,提出了一些有待商榷的应对方案。如桑斯坦教授认为互联网的兴起滋生了谣言,他在《谣言》一书中提出,如果任由言论市场自由运作,言论的公开市场极易产生谣言,这时对言论作出一定的规范将有利于减少谣言,桑斯坦将之称为“寒蝉效应”,即个体担心遭到惩罚而规范自身言论。但寒蝉效应具有限制表达自由的危险,公众可能担心受到惩罚而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民主是一种危害。尽管作者也承认寒蝉效应的消极作用,但他更关注寒蝉效应对消除谣言所具有的正面效果。但是问题在于,一旦开始对言论实行限制,那么如何界定言论自由的边界?官方是否会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扩展限制的范围、增加限制的强度?并把事后惩罚变为事前惩罚?而对限制及惩罚的恐惧会在多大程度上损害公众的正常表迗?这种损害与谣言带来的危害相比孰轻孰重?第四,谣言应对机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谣言研究既具有理论价值,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有紧迫的现实需求。但目前应对谣言的方法、思路却难以有效消除谣言。一些学者提出“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这些提法有积极的意义,但并不适于作为谣言应对的方案。在今天,智者一般是指各行业中的专家,但人们不能将消除谣言的希望寄托在专家身上。由于学科分工的不断细化,专家只是在极为 有限的领域里拥有较多知识,而在其他方面并不比一般公众高明。一些专家往往对专业之外的问题贸然发表看法,这不仅起不到消解谣言的作用,反而可能使谣言凭借出自专家之口的身份获得民众信任而广为流传。另外,少数专家成为利益集团的发言人,其言论并非出于独立的学术研究结论,而是为利益集团背书,这也损害了专家言论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虽然“谣言止于公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观察近几年的谣言事件可以发现,一些案例中,有关部门公开信息后不但没有消除谣言,反而激活了谣言。原因在于公众并不信任相关机构所公开的信息,一些部门的公信力在一次次事件的不当处置中不断下滑,使得民众失去了对这些部门的信任。同时,如果不考虑公开的时机、公开时的姿态、公开中的对话和互动,那么公开不仅起不到消除谣言的作用,反而可能激化谣言,甚至使公众将谣言转为现实行动。三、如何防范谣言:恢复信任、重建共识谣言的产生标志着社会信任的丧失和社会共识的失落,要从根源上防范谣言,就应该重新恢复社会信任、重新建立社会共识。产生谣言的现实原因在于,民众在某一问题上持有与官方不同的看法,政府和民众在对事实的认定上存在分歧。在具体事件中,政府有政府的看法,民众有民众的看法,政府的看法主要由大众媒体传播,民众的看法多由人际互动 传播。官民之间缺乏信任,缺乏有效沟通对话的渠道、技巧、经验而无法建立共识,只能各自抱持对事实的看法。于是,以人际传播为主、未经官方认可和证实的消息便成为谣言。正如勒莫所说,不存在没有谣言的社会。谣言并非洪水猛兽,谣言是民间对事实的看法,与内容真实与否并无直接关系。现实中的真实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只要双方都能认可某种事实,那么这一事实就是真实的,共识产生事实。要消除谣言,需要官方和民间进行良性互动,恢复官民之间的信任,重建社会共识,力求让双方都能接受对事实的某种看法。在现实生活中,政府作为主导方要通过对话与民众达成共识,政府不应使用民间谣言是虚假的、恶意的、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等话语表迗方式,拒绝和民众意见进行互动。谣言反映的是民众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认知,是社会民意的正常表迗。政府对谣言的斥责和丑化既是对民意的不尊重,也会损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激化官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瓦解社会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官民之间对事实的看法存在差异,这在现代社会是极为普通正常的事,不必也不应使用敌我矛盾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处理,这只能将问题升级,激化矛盾。事实上,官民之间存在争议意味着事件仍然可以经由对话、沟通加以解决,辟谣的前提是承认民间看法具有一定合法性和合理性,双方应该以此作为沟通对话的前提,建立 和完善沟通对话的渠道、技巧,学会妥协,恢复信任,建立共识。基金项目:文章受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一般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及应对研究”资助参考文献:[1]周裕琼.1998—2008:艾滋谣言在互联网上的演变与传播分析[J].中国传媒报告,2008(3).[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3]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4]沙莲香.社会心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5]陈力丹.舆论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7.[6]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2.[7]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8]景军.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J].社会科学,2006(8). [1][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2]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3]张晓锋.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J].现代传播,2010(7).[4]全燕,申凡.媒介化生存下“风险社会”的重构和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8).[5]周裕琼.谣言一定是洪水猛兽吗?[J].国际新闻界,2009(8).[6]胡献忠.虚拟社会的秩序与管理一一从微博谣言说起[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李若建.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8]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7.[9]胡泳.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10]喻国明.微博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与社会价值[J].人民论坛,2011(12).[11]杨鹏.真伪博弈:微博空间的科学传播机制[J].新闻大学,2011(4). [20]邓文初.谣言:命名的政治[EB/0L].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09/09/24893_7003466.shtml.(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