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

ID:28221321

大小:66.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_第1页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_第2页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_第3页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_第4页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摘要]撤点并校多年,家庭教育成木增加;学生辍学情况严重;不安全因素增加;乡村文化陷落。其根源在于乡村教育木质的偏离。如何td归乡村教育的木质?要实现教育资源公平,改变教育中存在的效率优先思想,采取反哺乡村教育政策,取消对农村的制度性歧视,扩大乡村教育师资,实现教育模式多样化。。[关键词]乡村教育撤点并校教育木质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温家宝在第27个教师节所作报告《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中讲道:“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

2、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只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U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足见乡村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乡村教育经过N年撤并之后,其弊端性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深思乡村教育的木质是什么,能否回归乡村教育的木质上来。一、乡村教育现状撤点并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己经有所行动,2001年国务院岀台的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该条異体

3、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自此,“撤点并校”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势横扫了中国广袤的农村。1997年以来,平均每天有64所农村小学消失,数字怵目惊心。1997—2009年农村小学校数与全国小学校数变化情况对比(单位:所)各地方积极“撤点并校”的理由有以下几点:1、农村生源因为计划生育而逐年减少;2、将学生和师资力量集中到部分城镇

4、学校,可以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3、学校规模扩大,可以造成规模效益,提高教学质量;4、农村孩子到城镇学校上学,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十年过去了,这些效果都达到了吗?我们在十年之后却发现撤点并校不仅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弊端性凸显出来:(一)学生过早寄宿,影响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以前幼小的孩子可以在家的附近上学,路程一般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而并校后,由于路程变得漫长,诸多的乡村孩子不得不选择寄宿,小小年纪本应该还在父母怀里撒骄的孩子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得自己做饭、自已洗衣。这个时期正是学生生长较快的吋期

5、,无人照料的生活难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如果再与学生发生冲突,受老师批评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都要自己排解。按心理学理论,这样年龄的孩子需要与父母沟通,需要父母的关爱,而远离父母使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都出现空缺,不得不在孤独中度过自己本应该快乐的童年。显然,过早离开父母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创伤,极不利于孩子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二)学生远离家乡,缺少父母监管不要以为学生在学校寄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缋。实际上,从调查数据看,学生在并校前和并校后的成绩普遍来讲没奋多大

6、的变化,这恰好说明撤校并校并没有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校果。相反,正处于身体旺盛成长期的孩子,好动,心理变化快,自制能力低,这吋极需要父母有力的监管。而学生长期寄宿,由于普遍性地缺少家长监管,仅靠教师学校承担责任显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约束力减小的情况下学4信心降低,行为自由散漫,价值观容易模糊混乱。(三)交通问题,不安全因素增加由于路途遥远,学生需要一定的交通工具才能往返学校。而乡村往往交通条件差,路况车况不佳,还有很多居住山区,无疑加大了不安全性。校车事故频发,轻则伤,重则亡。这岂不是让学生上学

7、要早着生命的危险?校车事故之后很多人期待能否为学生配备安全校车,其实,核心问题并非校车安全与否,而是学生能否就近入学。(四)家人陪读,增加家庭开支无论穷人家还是富人家,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所以人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学校读书。其中,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住房子,极少数购房陪读。为了陪读,家长不得不放弃家里农活,家庭收入受到影响。同吋,房租、水电费用、交通费用成为农村家庭额外开支。对于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来说,撤点并校无疑增加了教育成本。(五)辍学现象严重学龄

8、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往往自律性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这吋既需要学校加以管理,更需要家庭父母的管理。然而,在学校由于班额大,学生多,教师往往能维持好表面课堂秩序就是不错的了,具体每个学生的学A)、生活状况可以说知之其少,特别是学生心理状态教师更是了解不够。因此基本造成学生在学校放羊状态,学习环境不佳,升学率低,渐渐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伴之远离父母的孤单无助,学生学习信心丧失,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学生上完小学或上到初二便辍学。辍学之后,学龄期的孩子该往何处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