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

ID:28611693

大小:176.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12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_第1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_第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_第3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_第4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_final》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安排实验内容时间安排学时细胞培养引物设计抽提RNA枪头、离心管等DEPC处理自学、讲述灭菌(抽提RNA枪头、离心管、LB)RNA抽提RNA电泳cDNA一链合成20/5星期日上午上午下午下午4PCR扩增(扩增期间配LB及感受态制备用品,灭菌,倒平板)PCR产物电泳检测及回收提质粒酶切基因和质粒接种DH5α、BL21单克隆(用于制备感受态)26/5星期六上午中午下午下午下午4酶切产物回收、电泳检测连接制备感受态细胞(DH5α和BL21)转化27/5星期日上午上午下午下午4观察、鉴定转化结果,测序28/5星期一2....实验一PCR引物设计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

2、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CR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  对引物的设计不可能有一种包罗万象的规则确保PCR的成功,但遵循某些原则,则有助于引物的设计。1.引物的特异性: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8个互补碱基同源。2.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引物重复区DNA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测估计mRNA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G°)小于58.6lkJ/mol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

3、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取代dGTP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3.长度: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为15-30bp,一般为20-27bp。引物的有效长度Ln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4.G+C含量:G+C含量一般为40%~60%。其Tm值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值5~10℃。若按公式Tm=4(G+C)+2(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为55~80℃,其Tm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

4、件最佳。5.碱基础随机分布: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6.引物自身: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影响引物本身复性。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若用人工判断,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4bp。7.引物之间:两引物之间不应不互补性,尤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8.引物的3′端;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端也

5、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除在特殊的PCR(AS-PCR)反应中,引物3′端不能发生错配。避免3'末端富含GC。设计引物时保证在最后5个核苷中含有3个A或T。9.引物的5′端:设计5'端和中间区为G或C的引物。这会增加引物的稳定性和引物同目的序列杂交的稳定性。引物的5′端限定着PCR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和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10.密码子的简并: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

6、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特异性与效率。11.简并引物是指代表编码单个氨基酸所有不同碱基可能性的不同序列的混合物,只知道目的片段氨基酸序列而不知其具体核酸序列时使用。为了增加特异性,可以参考密码子使用表,根据不同生物的碱基使用偏好,减少简并性。次黄嘌呤可以同所有的碱基配对,降低引物的退火温度。不要在引物的3'端使用简并碱基,因为3'端最后3个碱基的退火足以在错误位点起始PCR。使用较高的引物浓度(1μM到3μM),因为许多简并混合物中的引物不是特异性针对目的模板。同时,简并引物应选用简并程度低的密码子,例如选用只有一种密码子的Met,3'端

7、应不存在简并性。否则可能由于产量低而看不见扩增产物。....实验二哺乳动物细胞总RNA的提取、电泳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总RNA的分离提取,检测质量以及定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细菌的总RNA主要由rRNA、tRNA及mRNA组成,其中rRNA含量最多(占80%~85%)。在pH6.0微酸环境下,RNA相对稳定,碱性环境下,易分解。RNA酶极为稳定且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外,环境中存在大量RNA酶,极易降解RNA,因而在RNA提取及相关分析实验中,如何避免RNA酶的污染及抑制内源和外源性RNA活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在RNA相关实验过程中,须树立RNase-free思想:

8、1)样品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