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

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

ID:28717964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3

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_第1页
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_第2页
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_第3页
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技能训练大纲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微生物技能训练大纲作者: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更新日期:2007-7-9  阅读次数:251一、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及层次微生物培菌工技能训练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适用层次为三年制专科。二、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技能有关的内容,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讲授微生物的镜检技术、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发酵食品微生物分析技术等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结合有关实习,应熟悉掌握微生物的镜检技术,并能利用学到的知识

2、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及发酵食品微生物分析。2、通过技能训练,学生应达到的如下要求(1)熟悉并掌握微生物的镜检技术;(2)掌握发酵食品微生物分析;(3)熟悉并掌握细菌的染色方法;(4)能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5)掌握微生物的无菌接种技术;(6)掌握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会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简单事故进行处理。三、先修课程及主要要求微生物:了解微生物分类,熟悉并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和代谢规律微生物学实验:了解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熟悉微生物实验分基本操作四、课程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镜检技术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教学目标与要求

3、】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熟悉细菌和酵母菌镜检的方法;能熟练使用测微尺和血球计数板。【重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测微尺和血球计数板使用方法【难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原理,测微尺和血球计数板使用原理【教学内容】1.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性能,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2微生物大小测定与酵母的计数:测微尺的构造与使用、血球计数板的构造与使用1.3微生物的镜检技术:细菌的镜检、酵母菌镜检2.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技术【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微生物器材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熟悉并掌握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理解培养基

4、配方的重要性,熟悉培养基的操作方法。【重点】灭菌方法,灭菌操作流程【难点】培养基配方,湿热灭菌法【教学内容】2.1培养基的制备:玻璃器皿的清洗与包装、培养基的制备与分装、培养基配方2.2消毒、灭菌技术: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化学药剂消毒与灭菌、紫外线灭菌法3.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熟悉并掌握微生物的无菌接种和分离纯化技术。【重点】分离纯化操作,接种技术【难点】好氧培养,无菌检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教学内容】3.1无菌操作基本环节:无菌检查、无菌操作3.2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稀

5、释分离法、平板划线法、斜面划线法3.3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固体斜面接种法、液体接种法、固体平板接种法3.4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好氧培养法、厌氧培养法4.发酵食品微生物学分析技术【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发酵食品微生物分析的方法,熟悉并掌握发酵食品微生物分析的操作步骤。【重点】微生物分析操作方法【难点】微生物分析操作原理【教学内容】4.1发酵食品微生物学分析方法:感官检验、镜检、培养检验4.2微生物的鉴定:霉菌的鉴定、细菌的鉴定五、课题和课时分配本课程总课时数为6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备注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62

6、微生物大小测定与酵母计数123革兰氏染色64培养基的制备125玻璃器皿的灭菌66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127发酵食品微生物学分析技术6合计60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六、其它说明1、教学过程及要求(1)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集中用两周时间进行教学,总课时为30学时。(2)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师现场讲解及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2、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微生物镜检、培养基制备等实验操作技术是教学的重点,微生物技能训练的原理部分是教学的难点。3、后续课程啤酒生产技术、生物化工产品分析、酶制剂生产技术4、参考书目(1)微生物

7、学,张青,葛菁萍,2004,科学出版社(2)微生物培菌工指导书,学院自编讲义(3)微生物学,蔡凤,2004,科学出版社(4)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2002,高教出版社5、考核方式参加淮安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的微生物培菌工(中级)考核。七、课程大纲修订情况及责任人员执行时间2006.2执笔人朱斌课程归口部门生物工程系教研室主任课程归口系部主任精彩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