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ID:28743396

大小:4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3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3页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4页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要点▲本单元重点积累:成语、人物描写方法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一、重点字词彷徨pánghuáng 挚友zhì仰慕mù宰割zǎi 筹划chóu可歌可泣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 鲜为人知 xiǎn 解释下列词语(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泣:流泪。(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喻:明白、了解;晓:知道。(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2、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5)元勋:立大功的人。.---二、问题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作者为什么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质、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和

3、巨大贡献的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人物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这些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这样更鲜明地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

4、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来的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4、“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述这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对邓稼先作出的精确的评价,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二句话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的人,因此他是理想党员。.---5、“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

5、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超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由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结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6、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三、《吊古战场文》选段:浩浩乎!平沙无垠[yín],敻[xiòng]不见人。河水萦[yíng]带,群山纠纷。

6、黯兮惨悴[cuì],风悲日曛[xūn]。蓬断草枯,凛[lǐn]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tǐng]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译文: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弯曲得像带子一般,远处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一片阴暗凄凉的景象:寒风悲啸,日色昏黄,蓬蒿断落,野草萎枯,寒气凛冽犹如降霜的冬晨。鸟儿飞过也不肯落下,离群的野兽奔窜而过。亭长告诉我说:“这儿就是古代的战场,曾经覆没全军。时常有鬼哭的声音,每逢阴天就会听到。”△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

7、神)△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重点字词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g 群蚁排衙yá慷kāng慨kǎi淋lín漓lí漂白piǎo校补jiào赫然hè何妨fáng目不窥园kuī沥尽心血lì气冲斗牛dǒu地壳qiào解释下列词语(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5)诗兴不作:作,起。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8、(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7)目不窥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二、中心意旨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从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