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

ID:28816637

大小:200.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4

上传者:U-12135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_第1页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_第2页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_第3页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_第4页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化学一、选择题(下列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这种用电脑取代木棒作试验模型,催生了现代化学研究手段的一次新飞跃。下列不属于现代化学对物质结构进行研究的手段的是()A.X射线B.天平C.质谱D.核磁共振2.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⑤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O∶C∶O∶B.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结构示意图: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新制氯水显酸性,可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5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0.6NAB.5.6g铁与0.1mol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C.50mL12mol•L-1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D.常温常压下,46g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6.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产物一定是Cl2,阴极产物一定是Cu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C.整个过程中阳极先产生Cl2,后产生O2D.CD段表示阳极上OH一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H+7.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3-、SO42-、Fe3+、H+、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n(SO42-)︰n(Fe3+)︰n(H+)︰n(X)=2︰3︰1︰3︰1,则X可能为()A.Fe2+B.Mg2+C.Cl-D.Ba2+第7页,共7页 8.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ⅠⅡⅢⅣA.实验I: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B.实验Ⅱ: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C.实验II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D.实验Ⅳ:海水的淡化9.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若在天宫一号中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10.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高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2O3+2Fe====Fe2O3+2AlB.检验D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3↓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11.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粉与98.3%的硫酸加热下反应:Cu+4H++SO42―===Cu2++SO2↑+2H2O通电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H2↑+C12↑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H)4]-+4NH4+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2H++H2O2=2Fe3++2H2O12.假设图中原电池产生的电压、电流强度均能满足电解、电镀要求,即为理想化。①~⑧为各装置中的电极编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7页,共7页 A.当K闭合时,A装置发生吸氧腐蚀,在电路中做电源B.当K断开时,B装置锌片溶解,有氢气产生C.当K闭合后,整个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①→⑧;⑦→⑥;⑤→④;③→②D.当K闭合后,A、B装置中pH变大,C、D装置中pH不变1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工业上金属钠是通过氯碱工业制取C.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D.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14.X、Y、Z、R、W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R>WB.X2W6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W>HnRD.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存在离子键15.以色列科学家Daniel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在自然界中也找到了组成为Al63Cu24Fe13的天然准晶体。将相同质量的此准晶体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为()A.n(烧碱)<n(稀硝酸)<n(盐酸)B.n(烧碱)<n(盐酸)<n(稀硝酸)C.n(稀硝酸)<n(烧碱)<n(盐酸)D.n(盐酸)<n(稀硝酸)<n(烧碱)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马口铁和白铁皮镀层受损后,铁都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C.反应N2(g)+3H2(g)2NH3(g)Δ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H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的值均大于零):H2(g)+Cl2(g)=2HCl(g)△H1=-Q1kJ·mol-1H2(g)+Br2(g)=2HBr(g)△H2=-Q2kJ·mol-1则△H1<△H217.一定温度下,lmolX和nmolY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X表示5min内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a)mol·(L·min)—1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lmol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mol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第7页,共7页 1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序列参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物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②Cl2、FeBr2FeCl3、FeBr3③MnO4-……Cl2、Mn2+……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2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19.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低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D.若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20.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NO2-、CO32-、NO3-,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5.84g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有棕色气体产生,沉淀颜色不变,但是质量减少0.1g;②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又得到白色沉淀1.0g,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③第二份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用5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收,酸也不剩余。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H+、Mg2+B.原溶液确定含NH4+、NO2-、CO32-,且物质的量之比为5︰2︰1C.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D.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遇空气颜色会加深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0分)21.(8分)有关短周期元素A、B、C、D、E、F的信息如下:元素有关信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能与其气态氢化物(乙)反应生成盐B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M层上有3个电子D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其单质是淡黄色固体F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B的最高价氧化物第7页,共7页 ②用C单质做成的槽车,都可用来运输甲的浓溶液③C和铜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C电极被还原④D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可用在防毒面具中作供氧剂⑤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是控制和治理BO2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⑥DF的电子式为H∶Cl∶(3)将E的常见氧化物(该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入由CuSO4和NaCl混合的浓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进行元素质量分数分析,可知其中含Cl:35.7%,Cu:64.3%,则该氧化物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A.漂白剂B.氧化剂C.还原剂(4)请用化学方法加以验证(3)中的氧化物,简要写出实验方法、试剂及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22.(12分)(1)已知:2NO2(g)N2O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①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②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mol·L-1·min-1。反应在第一个平衡点的平衡常数K(1)=▲(可用分数表示)。反应在第二个平衡点的平衡常数K(2)与第一个平衡点的平衡常数K(1)的关系:K(2)▲K(1)(填“>”、“=”或“<”)。③请在右图坐标中画出1molN2O4通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并在虚线上分别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右图中a、b、c、d分别代表氧族元素(ⅥA族):Te(碲)、Se(硒)、S、O氢化物的反应热的数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形成氢化物的反应热△H的关系▲。②写出硒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3.(10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第7页,共7页 (1)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水,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2)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还残留红棕色固体Fe2O3。(4)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5)装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6)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根据图2中有关数据,可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24.(10分)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①检验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注明试剂、现象)。②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填代号)。a.氢氧化钠溶液b.硫酸溶液c.氨水d.二氧化碳③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填操作名称)、洗涤。④该过程中涉及某氧化还原反应如下,请完成:□Fe2++□ClO-+□▲=□Fe(OH)3↓+□C1-+□▲(2)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填代号)。25.(10分)清洗和制绒是硅晶片制作的重要步骤之一,硅片化学清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硅片表面杂质(如某些有机物,无机盐,金属、Si、SiO2粉尘等)。常用的化学清洗剂有高纯水、有机溶剂、双氧水、浓酸、强碱等。其中去除硅的氧化物,通常用一定浓度的HF溶液,室温条件下将硅片浸泡1第7页,共7页 至数分钟。制绒是在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形的绒面,增加硅对太阳光的吸收。单晶制绒通常用NaOH,Na2SiO3等混合溶液在75~90℃反应25~35min,效果良好。回答下列问题(1)能否用玻璃试剂瓶来盛HF溶液,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解释▲;(2)写出晶片制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单晶制绒1990年化学家Seidel提出了一种的电化学模型,他指出Si与NaOH溶液的反应,首先是Si与OH一反应,生成SiO44一,然后SiO44一迅速水解生成H4SiO4。基于此原理分析反应中氧化剂为▲。(3)本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Seidel的理论是否正确,完成以下实验:实验事实事实一水蒸汽在600℃时可使粉末状硅缓慢氧化并放出氢气。事实二盛放于铂或石英器皿中的纯水长时间对粉末状还原硅无腐蚀作用。事实三普通玻璃器皿中的水仅因含有从玻璃中溶出的微量的碱便可使粉末状硅在其中缓慢溶解。事实四在野外环境里,用较高百分比的硅铁粉与干燥的Ca(OH)2和NaOH,点着后焖烧,可剧烈放出H2。事实五1g(0.036mo1)Si和20mL含有lgNaOH(0.025mol)的溶液,小心加热(稍微预热),收集到约1700mLH2,很接近理论值(1600mL)。结论:从实验上说明碱性水溶液条件下,H2O可作▲剂;NaOH作▲剂,降低反应▲。高温无水环境下,NaOH作▲剂。(4)在太阳能电池表面沉积深蓝色减反膜——氮化硅晶膜。常用硅烷(SiH4)与氨气(NH3)在等离子体中反应。硅烷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常温下与空气和水剧烈反应。下列关于硅烷、氮化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使用硅烷时要注意隔离空气和水,SiH4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B.硅烷与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iH4+4NH3=Si3N4+12H2↑,反应中NH3作氧化剂;C.它们具有卓越的抗氧化、绝缘性能和隔绝性能,化学稳定性很好,不与任何酸、碱反应;D.氮化硅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Si3N4是优良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6.(10分)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铁铝合金与100mL某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C>0)。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过程中DE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EF段生成含氧元素离子的名称是▲。(2)合金中,铝的质量为▲g,铁的质量为▲g。(3)C的值为▲mL。(4)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第7页,共7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