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

ID:29874475

大小:15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4

上传者:U-25928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_第1页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_第2页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_第3页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_第4页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新课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2013年高考文科数考试大纲(新课标)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Ⅰ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3个专题。(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集合的基本运算2.函胜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效Ⅰ(指致函做、对数函致、幂函数)(1)函数(2)指数函数(3)对数函数(4)冥函数(5)函数与方程(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立体几何初步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的结构.(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工关系①理解空间直先、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圆与方程(3)空间直角坐标系5.算法初步6.统计(1)随机抽样(2)用样本估计总体(3)变量的相关性7.概率(1)事件与概率(2)古典概型(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2)三角函数9.平面向.(I)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向量的线性运算(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5)向量的应用10.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值那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异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II.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侧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位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来源:Z,xx,k.Com]13.不等式(I)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川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①了解签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你否命题,会分析四中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圈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②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③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④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16.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①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最②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的运算①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C(C为常数),y=x,y=,y=的导数。②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效的导数公式和异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C)=0(C为常数);=n,nN.;=cosx;=-sinx;[来源:Zxxk.Com]=;=lna(a>0,且a1);=;=(a>0,且a1).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法则1:法则2:法则3:(3):导数在研究函致中的应用①了解函数单调性和份数的关系;能利川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17.统计案例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独立性检验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回归解析了解回归解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18.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①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②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③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直接证明也间接证明①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②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19.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①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②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③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2)复数的四则算法①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②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20.框图(1)流程图①了解程序框图。②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③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结构图①了解结构图②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二)选考内容与要求1.几何证明选讲(1)了解平行线截割定理,会证明并应用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2)会证明并应用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3)会证明并应用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4)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通过圆柱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平行投影;会证明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特殊情形是圆)。 (5)了解下面的定理。定理:在空间中,取直线L为轴,与直线L’与L相交于点O,其夹角为α,L’围绕L旋转得到以O为顶点,L’为母线的圆锥面,任取平面π,若它与L轴交角为β(π与L平行,记β=0),则:①β>α,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椭圆。②β=α,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抛物线。③β<α,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双曲线。(6)会利用丹迪林(Dandelin)双球(如右图所示,这两个球位于椭圆的内部,一个位于平面π的上方,一个位于平面π的下方,并且与平面π及圆锥面均相切,其切点分别为F,E)证明上述定理①的情形:当β>α,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椭圆。(图中上、下两球与圆锥面相切的切点分别为点B和点C,线段BC与平面π相交于点A。)(7)会证明以下结果:①在(6)中,一个丹迪林球与圆锥面的交线为一个圆,并与圆锥的底面平行。记这个圆所在平面为π’.②如果平面π与平面π’的交线为m,在(5)①中椭圆上任取一点A,改丹迪林球与平面π的切点为F,则点A到点F的距离与点A到直线m的距离比是小于1的常熟e(称点F为这个椭圆的焦点,直线m为椭圆的准线,常数e为离心率)。(8)了解定理(5)③中的证明,了解党β无限接近α时,平面π的极限结果。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坐标系①理解坐标系的作用②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换情况。③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④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片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⑤了解注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2)参数方程①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②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与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③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④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3.不等式选讲(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①|a+b|<=|a|+|b|.②|a-b|≤|a-c|+|c-b|.③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b|≤c;|ax+b|≥c;|x-a|+|x-b|≥c.(2)了解下列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并会证明.①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lαl·|β|≥|a·β|.②(a2+b2)(c2+d2)≥(ac+bd)2.[来源:学科网ZXXK]③(此不等式通常称为平面三角不等式.)(3)用参数配方法讨论柯西不等式的一般情形:(4)会用向量递归方法讨论排序不等式.(5)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用故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6)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1+x)n>1+nx(x>-1,x≠0,n为大于1的正整数),了解当n为大于1的实数时贝努利不等式也成立。(7)会用上述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问题,能够利川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数的极值.(8)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来源:Z.xx.k.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