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

ID:30002314

大小:96.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 诗六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怆然/沧海  海隅/偶然  青霭/蔼然而笑B.碣石/羯鼓旌旆/丰沛逶迤/迤逦而来C.茖金/纵然玉箸/暑期绯闻/塞草腓D.蓟北/冀北飘飖/琼瑶祸害/女娲炼石解析:A项,chuàng/cāng,yú/ǒu,ǎi;B项,jié,pèi,yí/yǐ;C项,chuāng/zòng,zhù/shǔ,fēi/féi;D项,jì,yáo,huò/wā。答案:C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怆然  幽州  蓟城  契丹B.籍贯蒲州禅理烟蔼C.瀚海玉箸紫凰箜篌D.杜娟惘然女娲炼石解析:B项,蔼—霭

2、;C项,凰—皇;D项,娟—鹃。答案:A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儿本自重横行横行:纵横驰骋,勇战疆场B.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城上凹凸形的矮墙C.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全国D.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盛年解析:中国:国中,此指京城长安。答案:C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B.高适,唐代诗人。熟悉军旅生活,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和岑参齐名,并称“高岑”。C.

3、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是李白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D.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锦瑟》《无题》《山居秋暝》《夜雨寄北》等。解析:D项,《山居秋暝》的作者是王维。答案:D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念天地之悠悠,        。 (2)        ,青霭入看无。 (3)战士军前半死生,        。 (4)        ,潮打空城寂寞回。 (5)女娲炼石补天处,        。 (6)        ,

4、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2)白云回望合 (3)美人帐下犹歌舞 (4)山围故国周遭在 (5)石破天惊逗秋雨 (6)庄生晓梦迷蝴蝶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送魏大从军[唐]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①魏绛,春秋时消除了晋国边患的大将。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6.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解析: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赴之地。一个“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

5、”字,既逼真地勾勒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了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任务艰巨。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参考答案:①虚写手法,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想象友人要去的地方。②上句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下句逼真地描绘出了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③为结句作了铺垫。7.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解析:本诗的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

6、情。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既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暗示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三、四两句激励友人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末两句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有气壮山河之势。参考答案: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全诗充满奋发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出征者魏大要立功沙场,报效国家,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二)阅

7、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二月二日①[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代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诗人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8.首联和领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解析:首联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