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ID:30719193

大小:17.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2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_第1页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_第2页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_第3页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_第4页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关键词】外伤;脊柱骨折;X线摄影;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摘要]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对6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2、。[关键词]外伤;脊柱骨折;X线摄影;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脊柱骨折是指椎体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后,引起椎体骨质连续性中断的一种创伤,其临床后果轻重不一,因此,要求对损伤的范围、骨折移位程度及椎管受累情况做出明确的诊断,以便及时地进行处理。本文收集了66例脊柱骨折的病例,经X线平片,CT扫描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它们的应用价值及限度。  1材料与方法本组66例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17岁~83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交通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

3、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事故伤29例,高空坠落伤22例,摔伤12例,重物扎伤3例,均为受伤4h内行X线平片及CT检查。主要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根据受伤的部位及体征摄相应节段脊柱正侧位平片。CT机采用西门子SOMATOM欢星螺旋机,仰卧前后位,扫描平面与椎体垂直,层厚mm~mm,螺距1~,连续扫描,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  2结果本组66例脊柱骨折病例中,共计73节椎体骨折。其中C1节,C2节,C2节,T5、T6各1节,T11节,T115节,L10节

4、,L11节,L5节,L4节,同时两节椎体骨折以上者10例。根据临床常用骨折外伤机制将骨折分型[1]: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安全带型、骨折脱位型、其他型。并结合Ferguson前中后三柱分类法,椎管狭窄的分级参照Wolter分类法[2]分类: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17例,骨折线累及前柱或中柱一部分,但不累及椎体后壁;爆裂型骨折40例,骨折线累及中后柱或前中后柱;安全带型2例;脱位型2例;其他型5例;椎管零度狭窄18例,Ⅰ度狭窄26例,Ⅱ度狭窄12例,Ⅲ度狭窄10例。有2例合并椎旁血肿。X线正侧位片发现椎体骨折69节,漏诊4节(其中,C1节,C1节T1节)。表

5、现为椎体轻度压缩25例,中度压缩29例,重度压缩12例,椎体后缘线(PVBL)异常37例,脊柱成角或后突畸形39例,椎体脱位3例。  3讨论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脊柱骨折中最常见于胸腰段的骨折。本组资料显示胸腰段(T11~L2)骨折占总数的71%,其次为颈椎上段和颈椎下段占15%,与相关文献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

6、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报道符合。X线平片比较容易发现脊柱骨折,特别是胸椎中下段和腰椎的骨折。但是,对骨折程度不重或遮挡较厚的下段颈椎和上段胸椎的骨折X不易发现。X线平片做为最基本的检查手段,价廉、普及、接受的X线量少、患者易接受等。同时它可以观察椎体压缩程度、横经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宽和棘突间分离,通过观察椎体后缘线的异常可以间接推断椎体骨折类型。正常椎体后缘连线在侧位片呈完整的

7、弧型,椎体后缘连线断裂、移位、成角表明骨折多累及椎体后缘和椎弓根及椎板,是X线平片诊断不稳定骨折比较可靠的征象[3]。异常的后缘线也是诊断爆裂骨折的重要指标[4]。本组的37例后缘连线异常的椎体均为爆裂性骨折,骨折线累及椎体前中柱或前中后柱并椎管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见图1、图2)。脊柱成角和脱位X线平片也明显优于CT,但是X线平片对椎体骨折范围、椎管狭窄变形程度等显示不清,它难以准确分型。CT由于是断面扫描,图像没有组织的重叠,它的密度分辨率高,能够分辨组织结构的细微变化(见图3)。所以CT扫描能够清楚地显示椎体三柱的解剖结构、骨折线累及的部位、骨碎片方向

8、和数目、椎管的受累程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等,能准确分辨骨折类型。陈孝柏等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