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蕴【开题报告】

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蕴【开题报告】

ID:31147503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上传者:U-991
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蕴【开题报告】_第1页
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蕴【开题报告】_第2页
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蕴【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蕴【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论伊甸园的象征意药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1、神话是原始初民的思维本身,创世神话是原始初民的世界观,他们能且只能以这种原初的神话思维一一隐喻思维一一思考周I韦I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自己关于宇宙万物所特有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指导口己的行动。隐喻思维是“生命一体化”基础上的一种“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原始人怎样理解自己,他们便怎样理解外物。2、维柯曾言:“由于人类心灵的不确定性,每逢堕在无知的场合,人就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一切事物的标准。”这种以“人”为参照去理解自然万物的隐喻思维催生了人类最早的思维成果一一神话。在丰富多彩的神话屮,创世神话以其最能表现人类原初的思维木质而备受人们关注。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相当低下,原始初民必须终生竭尽全力为口己的生存而苦苦挣扎。在这种大背景下來看,创世神话不可能单单是原始人出于解释世界的兴趣而产牛的,它更可能是原始人出于实用目的而创造的一种生产工具。3、普列汉诺夫曾提出了著名的“实用先于审美,功利高于艺术”的发生学观点。以此观Z,创世神话的产生服务于原始初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他们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原始蒙味心灵和实用思想的指导下,创世神话被作为巫术用来更新世界,作为神圣的语言与神沟通,以期获4、张文涛《〈圣经•创世纪〉与人的世界发生图式》:《圣经•创世纪》开篇讲述了上帝造人以及始祖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过程,这可认定为人从动物状态进化为人的重要标志就在于人是否拥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当然,人的自我意识的膨胀又可能使人变为非人,在这意义上,有了上帝的制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保障。5、刘季东《圣经•创世纪》偷食“禁果”所凸显的人类伦理道徳意识的觉醒:人类牛存本身就存在着无可避免、无可摆脱的“原罪”。除了无可摆脱的“原罪”,还有人类知识与智慧所带来的恶。人类知识与智慧所带来的恶即是我们常说的文明异化的结果。偷食“禁杲”使人产生了罪恶感,从而开启了人类历史。偷食“禁果”,意味着人类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醍,这种觉醍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对人类生存中的非人性一面认识的觉醒,二是对于文明异化所导致恶的一种警醒。6、现当代《圣经》研读学者,如弗莱、俄尔巴哈和斯登伯格都强调《圣经》是一部以其思想意识需要为首要目的的文本,它的叙事风格和技巧完全服从这个压倒一切的目的。从这点认识出发,西方学者在《圣经》解读中围绕着该文本突出上帝绝对权威的这个思想意识需要,挖掘出了《圣经》故事里的很多深层含义,分析了这些故事的精彩叙事手法和策略,揭示了《圣经》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故事的戏剧性,从而显示了《圣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7、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有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东部发现巨石遗迹一一哥贝克力山丘(GobekliTepe),经过吋空比对之后,科学家认为这里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伊甸园。 8、李昌银《质疑“伊甸园在云南”之说》提到:《旧约全书》中所说的伊甸园究竟在哪里?西方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两河流域,尤其是靠近波斯湾一带。国内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不在别处,就在云南。古代的亚述王国正好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这至少说明伊甸园不能脱离亚述和幼发拉底河而存在。(二)研究依据和意义如费尔巴哈所说:神学是伪装起来的人类学,人类对于上帝的知识就是关于他自己的知识。那么《圣经》便是人类集体的原始知识产物。本文从《圣经》创世纪为切入口,阐释伊甸园的时空坐标,现当代《圣经》研读学者,如弗莱、俄尔巴哈和斯登们格都强调《圣经》是一部以其思想意识需要为首要日的的文本,它的叙事风格和技巧完全服从这个压倒一切的目的。揭示了《圣经》背景的真实与虚化、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故事的戏剧性,投影出的整个人类文明进程,被遮蔽的女性形彖及其抗争,蛇的欲望象征,智慧果的文明象征,失乐园意蕴。从这点认识岀发,西方学者在《圣经》解读中围绕着该文本突出上帝绝对权威的这个思想意识需要,挖掘出了《圣经》故事里的很多深层含义,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下的羞感情绪,舍勒认为,羞感是人的一切感觉中最为独特的感觉,它只存在于人的身上。动物可能具有与人类相同的诸如畏惧、恐惧、厌恶和虚荣心等感觉,但动物基本上没有羞感,它似乎缺乏害羞和对羞感的特定表达等等。颜繁江《创世神话的价值研究》:创世神话是原始初民以隐喻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起源作出解释,隐喻思维是所有神话得以产生的内部源泉。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中提到,国内一些学者的看法:“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行为和文化行为,人类正是在'人'这个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外部世界这个此类事物的。”耿占春《隐喻》:“隐喻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身于自然为基础的。它产生于人与万物间的移位变形,幻生互化。”维柯《新科学》:十八世纪的维柯曾对隐喻思维提岀了两条公理:公理一:“由于人类心灵的不确定性,每逢堕在无知的场合,人就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一切事物的标准。”公理二:“人类心灵还另有一个特点:人对辽远的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国外的学者韦勒克、沃伦从隐喻中抽取四个要素来理解隐喻:“类比、双重视野、揭示无法理解诉诸感官的意象、泛灵观的投射。”在隐喻思维基础上探讨伊甸园创世纪的意蕴原题,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的羞感情绪的衍生,蛇的欲望象征,智慧果的文明象征,失乐园意蕴。投影出的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木内容1、伊甸园体现的社会发展阶段及社会性质;2、伊甸园的时空坐标; 3、伊甸园的羞感心理学体现及意蕴;4、《圣经》批评互动与被遮蔽的女性5、从《圣经》创世纪角度理解的伊甸园彖征世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伊甸园彖征意蕴的提出的依据及意义;2、伊甸园重要事件及事物的象征意蕴。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伊甸园”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表述,查找心理学、政治学相关理论,以及有关《圣经》创世纪屮各个意象,事件等体现的意蕴的相关方面的文献。2、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拟定提纲,确定论文基本思路和框架。3、撰写初稿,明确观点,将心理学与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撰写成文。4、修改论文,在初稿基础上,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定稿。四、参考文献[1]马克斯.舍勒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2]李虹.舍勒对羞感的现象学分析及其启示.合肥学院学报.2008.9[3]梁工.女性主义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4]傅莹绍.多重视域中的文艺学.上海书店.2005[5]张文涛.圣经创世纪与人的世界发生图式[I]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6]圣经创世纪偷食禁果所凸显的人类伦理道德意识的觉醒.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7]颜繁江.创世神话的价值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8]刘意青.中外创世纪神话小说.北京大学外国文学.1999[9]伍尔夫.妇女与小说.海天出版社.1995[11]张文涛.圣经创世纪与人的世界发生图式[I]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12]耿占春.隐喻[M].东方出版社.1993.9.290.[13][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ft.1986.82,8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