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

ID:31188934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_第1页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_第2页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_第3页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_第4页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兼容并蓄相得益彰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团结教育高度重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深入理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托,结合新时期的形势,对民族团结教育和语文元素的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民族团结;语文元素;课堂教学;学科交叉  由56个民族形成的“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集中体现。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中

2、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  但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即认为这只是德育课教师的任务,不在其他教师的教学范畴。其实不然,每个学科的任课教师都有义务将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去,同时,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也未必一定要交给德育课教师完成。6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在

3、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担当着重要的使命。作为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课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经过研究实验,我们发现两者还是有学科交叉点的。语文教师教授民族团结教育课或许会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事实证明,民族团结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确实能让课堂变成设计“新”、教学“美”的充满智慧的课堂。下面,我以实际教学为例谈谈民族团结教育课中语文元素的运用。  一、智慧的课堂需要创新的教学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语文教师因为自身对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欠缺,造成对民

4、族问题不熟悉、不敏感、不敢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前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兴趣方向、学习情况和专业特点,本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搭设合理的认知台阶,采用恰当的互动方式的教学理念,确立了引导学生借助美文美景了解民族团结的故事,深刻体会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的知识目标和以旅游专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目标。  二、智慧的课堂需要师生课前充分的

5、准备  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基于此,我在授课时,设置的能力目标中有一项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的特色,明确三个“离不开”6思想。可是这么多,这么复杂的民族知识,应该怎么指导学生去搜集、处理呢?举例说明:我在讲授《民族团结一家亲》一课时,选取了三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6、,让学生以民族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别去搜集相关民族的资料。  这样的做法,明细了任务,明确了方向,为课堂上的活动展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外,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做足课外知识的吸收,还要作为指导者为学生设计清晰的交流汇报程序及环节,同时协助学生做好交流汇报时的课件。只有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师生才能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挥洒自如,这样才是智慧的课堂。不过要达到如鱼得水、挥洒自如的境界,并非一日之功,还需日后教师的不断琢磨与积累。  三、智慧的课堂需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生不是等待灌

7、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甚至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单纯的文本讲解似乎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会让教师有山穷水尽的感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主动体验学习,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展示的方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交流汇报,如:古诗诵读、散文朗诵、故事讲述、歌曲演唱、视频赏析……我还曾充分调动汶川地震后来我校学习、生活的藏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班级关怀的同时,把他们感恩的心声通过与我共同创作的诗

8、歌《我和你》《只在那一瞬》传达给同学们。6  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并具备了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为将来成为传承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稳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服务于专业技能的意识  在过去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有三种传统的观念,即“三重三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就业”。现今,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