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练结合言意兼得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

ID:31277866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_第1页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_第2页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_第3页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_第4页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练结合言意兼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练结合言意兼得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读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64-02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是我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小学阶段选编的文言文,旨在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所在,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从而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中学时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文。然而,在当代语境之下,文言文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如何

2、让学生充满愉悦地走进承载了古人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的文言文,如何让学生自然而亲切地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阶段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做到“言”“意”兼得。  一、落实三步“读”,在读中见言见意  课标中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形成,即语感的形成,语感是文言文“言”的最高层面。语言学习的高境界也就是语感的形成。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离不开读,一定要紧扣“读”5来做文章,以读为主,朗读指导应贯穿始终。  一读,读准文言,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对于小学生而言,读文言文遇到的第一个大难点就是字正腔圆地读准文中的每一

3、个字音,特别是多音字、通假字以及古今读音完全不同的字。如教学《叶公好龙》一文时,“弃而还走”的“还”是通假字,通“旋”,应该教给学生字音读xuán,而不读huán或hái。中国的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学生读准了字音对理解字义大有裨益。此外,要求学生按停顿读通文言文,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音韵美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没有标注节奏停顿的文言文,再出示标注节奏停顿的文言文,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练读、比较,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进而读出文言文的停顿之美、节奏之美。  二读,读通文言,体会文言文的凝练之美。文言文语言凝练古朴,典雅优美。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时,要有意

4、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简洁、凝练的语言特点。如教学《活见鬼》一文时,在读通文言这一环节中,笔者摈弃了逐字给出注释,再由字而句,逐句翻译的做法,而是以文白对读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先是老师读白话文,学生读文言文,接着同桌文白对读,古今对照。在逐句对照的诵读游戏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同样的一个意思,白话文要用很长的一句话来表达,文言文几个字就表达出来了。文言文简洁、凝练之美不言自明。5  三读,读美文言,感受文言文的情节之美。文言文教学中,古文的节奏、语言的凝练、情节的生动等一个都不能少。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分角色模仿两小儿辩斗的样子,有滋有味地读。学生读得入情入

5、境,读得兴趣盎然。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表演,再现文言的情景,呈现文言文情节之美。再如教学《活见鬼》一文,根据语句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分别读出文言文描写的环境之美,心理之美,动作之美,语气之美。学生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充分体会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文的独特语言魅力,从而积累语言,更加热爱祖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并在读和感悟的同时学会读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巧抓三个“点”,在练中得言得意。  (一)语言训练点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感受语言、体会语言、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文言文精准的遣词造句,更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样本之一。为此,教学中,教

6、师应该尽量从文言文中挖掘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强化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教师抓住结尾处的问号作文章,让学生进入情境,扮演孔子续写未完的故事。  师:故事到这里讲完了吗?  生:没有。  师:最后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问号。  师:现在假设你就是孔子,当你听了两小儿的嘲笑之后,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以“孔子曰:”为开头,用一句话写一写。大家不妨现学现卖,试着用文言文来表达。  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有的写出了“5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的写出了“孔子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的写出了“孔子曰:孺子可教也。”有的写出了“孔子曰:

7、两小儿甚聪慧也。”  再如教学《活见鬼》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利用“久之,不语,只闻,不闻,疑为鬼也”的句式,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丰富对语言的感受和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学生纷纷联系上下文,写出了:“久之,不语,只闻风声之凄凄然,不闻同行者之步履声,疑为鬼也。”“久之,不语,只闻雨声之哗哗然,不闻同行者之心跳声,疑为鬼也。”“久之,不语,只闻己之心跳怦怦,不闻同行者之呼吸吁吁,疑为鬼也。”  (二)思维激发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