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课改基本失败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

ID:31491801

大小:11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2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_第1页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_第2页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_第3页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_第4页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十年课改基本失败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经过实践的证实或证伪,才能够具体判断正确与否。经过10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对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十年课改,基本失败。逻辑分析与经验证实是一致的。  我们要从逻辑分析和经验证实中,认识课程改革的“三大转型”是“不可能”的。“自主、合作、探究”不可能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但教师培训却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国的课程改革必须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掀起

2、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国务院下发的正式文件,明确地写有“试行”这两个关键字,表明态度十分谨慎。“试行”了十年,现在推动课程改革的教育部有关司局和课改专家,应该给全国人民一个理性的交代,以利于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  新课程改革一开始,就有明显的两大派:激进派和稳健派。激进派占据舆论“主流”。广大的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大多持稳健态度,稳健派是多数,但却是“非主流”。激进派推行“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新课程改革”。号称第8次课程改革,声势浩大,短短几年,就在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所有的学科中全面开展。  《纲要》明确提出的“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

3、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这很正确。评价教育改革的成效,不应当也不需要时隔几十年才给予定论。课程改革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一个学术问题,应当发扬民主,进行公开讨论。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  但2005年以来,尖锐批评“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文章和专著,只有极少数得到正式发表,例如,《基础教育改革论》、《课程改革的辩与立》等。但影响不大,一线教师绝大多数不知道。《基础教育改革论》注重历史经验和教学理论的分析,《课程改革的辩与立》注重逻辑分析和科学方法的评述。有人认为,这是“缺乏事实的偏重逻辑推演的质疑”,是“从理论到

4、理论”的逻辑推理式的争辩。即是说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需要调查统计的实证。的确,逻辑分析与实证统计,两者都需要,后者更为重要。  “知识就是证实了的真的信念。”知识是基于“信念、真和证实”三要素构成。理念,包括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必然接受两大考验:其一,在逻辑上,是否整个信念体系具有内在的连贯一致;其二,在操作上,是否得到外在的具体经验的支持。简言之,要具备“内在的连贯一致,外在的经验支持”。这是判断真理的最低限度条件。  早在2005年,福建省的一项调查显示,85%以上的教师深感“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重任”;75%的教师“不喜欢新课程教材”,认为新教材知识

5、结构零乱,缺乏系统性;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实施“创新教学”12,但只有不到20%的教师有所尝试和实践,35%的教师认为没必要这样做;56%以上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很小,他们觉得传统教育才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最佳方式。湖北、江苏、湖南等地的课程改革实验区也受到普遍的质疑。但是,这些调查统计结果,并没有引起决策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不是全国性的调查统计。  在中国,现代学校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整体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学校里主要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讲授、练习、预习、复习、考查、评议、讨论、交流、实验、实习。也就是许多教师所愿意选择使用的以讲授为主的“常规方

6、法”,或称为“传统方法”。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这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只是适当渗透其中。两者不是“非此即彼”。在基础教育中,不可能远离上述10项基本的教学方式,从“传授”转变为“探究”。  我国有中小学教师上千万。如此多的教师,教学水平肯定有高有低,有差异。教师们对教学方法的理解,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也一定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绝大多数教师认为,采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强制练习”的方法不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就是对常规的、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师们也有了许多改进

7、和创新:启发式讲授、案例式讲授、故事法讲授、鉴赏式讲授、情境式讲授、交流式讲授、互动式讲授、精讲精练式讲授、针对性讲授,等等。世界教育界公认:教学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可能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然”来一个大“转变”,限制教师的选择和创新。最好的方法是:让教师们自主“选择”,鼓励教师们自主“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个“信念体系”,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简言之,如果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为“自主、合作、探究”12,那就标志新课程改革成功;否则,就是失败。本文就从实际调

8、查和逻辑分析,来看这次的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  二、十年课改的网络调查  2011年10月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