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初的动机

寻找最初的动机

ID:3149312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寻找最初的动机_第1页
寻找最初的动机_第2页
寻找最初的动机_第3页
寻找最初的动机_第4页
寻找最初的动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最初的动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寻找最初的动机  写作文是孩子们相当厌恶的一件事,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他们没有表达的要求。通常,一个孩子生活在天地之间,无须他人点拨,博大的自然和复杂的生活就能让他们自动地生发出无尽的话题,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在万般生灵之中,人的尊贵就在于他这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以及依靠这种能力最终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在这条路径上,生命才能真正生长得饱满,而饱满的生命才会有表达的动机和欲望――作文,正是饱满生命的表达。  孩子们因何失去表达的要求?究竟是什么阻碍他们生命滋长的力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这种内在于生命的要求和动力

2、?以下,略陈拙见,以期交流、指正。  一、立意重于立言  曾经看过一个专题采访的电视节目,采访对象是一位根雕艺术家,节目背景中陈设了许多精妙绝伦的根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在采访中,记者问他最艰苦的工作是什么?他答道,做根雕最辛苦的并不是在野外跋山涉水寻找原料,他现在积存的已有几大间仓库,足够半辈子做的,也不是因为工艺的复杂、烦琐,难就难在如何给一块树根找到最好的意象设计。他的工作内容通常就是默默看着那些树根,一直看,有时甚至要看个把月。一旦灵感袭来,就能一气呵成地做好。5  看过这个节目,给我很大震动。作文课上,孩子们面对要写作的内容,最缺少的正

3、是内心感受、酝酿的过程。即使有,也是惶惑、短暂的,如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教师不重视这个过程,常常忽略孩子们的内心,不能与之交流、引领他们走进能够激发创造性体验的崭新境界。他们总是把大段时间耗费在写作技巧传授上面,耗费在提出各种写作要求上面。也许,在作文课上传授写作方法已成为一种信念;也许,这样做才能显示作文课的价值所在。然而,总是局限于写作技巧和修辞表达,就不能不阻断孩子们真实感受的生成、精神意识的生长和生命体验的深入,当他们的生命活动无法得到收获的激励、深刻的体验和饱满的生长时,他们就像一株草长在浮土上,有再多生存技巧也无法扎下根去,吸取营养、

4、开花结果。  于是,我们看多了这样的学生作文:个性模糊、内容雷同,表达通顺、四平八稳,修辞拙劣、思想平庸,都是一些满足于模仿、无能于创造的敷衍之作。立意重于立言,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做这样的教学价值转变,我们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们的生命,才能引导他们走入真实的感受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精神创造力,让他们在趋向饱满的生命里找到表达的需要――作文。  二、连接生活、真实至上  立意,“意”自何方?实践中,我的感觉就是教师要突破一种思维定式,就是一篇作文要完成一种文章体裁、写作方法或修辞表达训练,并认为写作文的最主要目标就在于此的观点。这种作文教学思路往

5、往忽视孩子们的要求,用一种貌似专业知识的权威强迫孩子们进行极感无趣的学习。生命的不服从是无法克服的,所以这些作文只会被他们写成没有灵魂的“遵命文章”5;过度拔高是无法适应的,这些写作修辞的专门技巧常常会演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怪诞语言”。只有连接生活、尊重孩子们的真实表达,作文教学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  “彭宇案”的思考。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在近年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是否做一个好人在当代竟成为人们现实选择的困境,一面是良知的伸张,一面是人性阴暗的压制,何去何从,人们百思、百议不得其解。这个话题许多孩子都知道

6、,但是否可以作为作文教学内容呢?一般来说教师是有顾虑的,一是它没有明确的结论,二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否过于复杂、阴暗?三是它能达到什么训练要求呢?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题材,孩子们很关注,有兴趣,愿意为之思考,有极高的表达热情,能够让孩子们在写作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能够让孩子们受到极好的公民意识培养――我们有责任表达,我们有权力表达。所以,我在读了“彭宇案”有关报道后,并没有做一些写作指导,也没有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发表见解。有两个孩子写得特别精彩,一个孩子认识到,“人们都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可我觉得法律有时是有漏洞的”

7、。“那些不完善的法律,为什么总能让像徐老太太那样自私的人钻了空子呢?就没办法让法律始终站在正义一边吗?”另一个则认识到,“这法官真是可恶呀!他的判决好像告诫我们那句流行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伤了多少人的心呀,真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应该知道,虽然社会复杂,但一个人的良知不应该泯灭,否则就会‘害人害己’”。他们的文章最终都被《作文大王》杂志发表。5  这个例子说明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尊重孩子们的需要,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孩子们的生命诉求,尊重孩子们表达的自由和权力,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热情愿意倾注的领域。不提倡他们成为空有技巧没有思想的

8、机器人,不引导他们做任何口号的应声虫,不要求他们做道德训诫的传声筒,不主张他们变成视角单一的比目鱼,追求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考,真实的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