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ID:3150180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1页
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2页
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3页
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本文根据教学实例,提出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扩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质疑能力思维空间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65-01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激发动力的关键,教师可以引

2、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现根据自己《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体会。  一、追问题眼,梳理文本线索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题眼是文本精髓,也是文章的眼睛。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带领学生质疑题眼,破题而入,梳理文本的教学线索,有效把握文本内容。4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文章讲述万世之师孔子带领弟子来到泗水河畔游春,看到泗水河畔的旖旎风光,看到波澜起伏的泗水春潮,孔子有感而发,以水为师,向弟子们畅谈志向,表明平生所愿,以期弟子们也能如这滔滔春水,做一个志向高远

3、的真君子。如何让学生体会孔子的智慧,感悟孔子深刻的思想,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为此,笔者从题眼入手,让学生展开思考: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什么?学生由此展开质疑,认为题目的重点是一个“游”字,围绕这个“游”写了什么呢?根据这一质疑,学生展开文本研读,梳理出了文章的线索:春光明媚,孔子带领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孔子向弟子讲解水的智慧,教导弟子要有远大的志向。  以上教学,教师以题眼为切入口,用疑入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为学生走进文本,透视、感悟文本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探秘语句,揭示文本内涵 

4、 文章中的语句,有些是能够揭示文本内涵的关键词语,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当站在文化的高度,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寻找关键语句,用心体会孔子所思并获得感染,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  教学中,笔者从孔子论水这个视角进行引导,展开教学设计,讲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提出了孔子的智慧,学生质疑:孔子的智慧体现在哪里?根据这一质疑,学生展开批读,从课文第九自然段找到弟子的感受“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刻的道理!”这个深刻的道理是什么?学生找到第八自然段进行品读并畅所欲言,体会到水滋润

5、万物,哺育众生,却不求回报,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也有学生认为,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带给万物生灵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德行。那么在文本中,水的德行体现出来了吗?学生循着文本继续探寻,回到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阳光普照大地,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这才发现,原来这花红柳绿的春天就是万物之源――4水的功德所在,若是没有水,何谈一派美好风光?  通过探秘关键语句,学生不但欣赏了美丽的春景,而且感受到了水的德行,体会到了作者布局谋篇的巧妙。  三、品析文章空

6、白,绽放妙疑花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文章的空白之处,其实,在空白之处,蕴藏着丰富的意思,此时教师如能善加引导,让学生在质疑中品析,就能绽放思维的花朵。  例如,在教学《孔子游春》时,对“水”的描写文中使用了省略号,学生质疑:为什么没有继续往下写?此时笔者让学生研读文本,展开探究,学生认为,水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之物,人人每天都能得见,但在孔子眼中,却是非凡而智慧的“真君子”。在他看来,追寻人生之道,须从水开始读起,水是大道。读懂水,就能力行水之风范,做一个真君子。根据文本所述,学生找到四点

7、:哺育众生,滋润万物,无私无欲;和顺温柔,温文尔雅;胸怀志向,百折不挠,坚贞不屈;荡涤污垢,善施教化。是否君子就只有这些特质呢?课文用了省略号,显然孔子是以水为师,让弟子们明澈内心,从中解读君子的更多美好特质,借物喻理,这样的智慧恰是一种“善施教化”。  由此,通过质疑,学生不但梳理了文本的脉络,而且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写作的路径:其一,泗水春潮涌动之时,孔子带弟子去游玩,以天地做课堂,以流水做教材;其二,当子贡问他遇水必观,有什么指教,孔子方才开口讲道;其三,谈志向时,子路和冉有各持己见,孔子并不评判,

8、而是将自己的平生所愿说给弟子,让弟子自己消化领悟。4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自由感受,体验文本的情感,由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笔者相信,长期训练下去,学生一定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陈霞.让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3).  [2]廖红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珠江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