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

ID:31802292

大小:57.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上传者:U-991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_第1页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_第2页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_第3页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_第4页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CT诊断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以及卵巢肿瘤的67例患者,均进行过CT扫描检查,对这些患者的CT检查资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其中卵巢肿瘤40例(颗粒细胞癌6例,囊腺癌20例,畸胎瘤4例,囊肿3例,内膜样癌4例,纤维瘤3例),子宫肌瘤27例。卵巢肿瘤直径5〜18cm,平均(12.12±2.12)cm。子宫肌瘤最大直径为5〜20cm,平均(9・32±1.21)cm。经分析,卵巢肿瘤组的卵巢静脉显示率为77.50%,卵巢动脉显示率为60.00%,子宫动脉显示率为97.50%;子宫肌瘤组的卵巢静脉显示率为66.67%,卵巢动脉显示率为33.33%,子宫动脉显示率为100%。两组卵巢静脉显示率、卵巢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仪对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进行临床鉴别,可以更为清楚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具体情况,对两者的鉴别性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关键词】子宫肌瘤;卵巢肿瘤;CT诊断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8-0062-02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良性肿瘤性疾病,而卵巢肿瘤为发生在卵巢部位的肿瘤,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 其中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死亡率最高肿瘤性疾病[1]O为探讨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情况,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以及卵巢肿瘤的67例患者,均进行过CT扫描检查,对这些患者的CT检查资料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以及卵巢肿瘤的67例患者。其中卵巢肿瘤40例,子宫肌瘤27例;年龄23〜54岁,平均(39.43±1.2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可以触及患者的下腹部存在包块14例(20.90%),月经增多34例(50.75%),腹泻19例(28.36%),所有患者的手术肿瘤最大直径均大于5emo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过CT扫描检查,对这些患者的CT检查资料情况进行分析。使用笔者所在医院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仪,给予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设定扫描范围为耻骨到肾门部位,设定电压为120kV,设定电流为200〜230mA,设定扫描层厚为10mm,设定螺距为0.938,设定重建层厚为1.25mm,设定重建间隔为1.25mm[2]o增强扫描使用90ml对比剂碘海醇进行注射,采取追踪法确保动脉期相的准确, 平均注射速率是2.5ml/s[3],临床影像数据用CT影像分析工作站进行二维多平面、曲面、三维容积重建,通过对影像图像进行分析,重点观察卵巢动脉、卵巢静脉、子宫动脉情况,由两名CT检查临床医师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判断。1.3观察指标观察卵巢肿瘤组和子宫肌瘤组的卵巢静脉显示率、卵巢动脉显示率、子宫动脉显示率情况。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o详见表1。3讨论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两种肿瘤,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均比较相似,临床鉴别性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使用CT进行影像学辅助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卵巢、子宫的解剖结构情况,可以为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客观资料。子宫肌瘤是实性的球形包块,质地比子宫肌层要硬,表面比较光滑,和周围的肌组织之间存在显著的界限。一般临床使用CT检查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度,常见的CT检查影像表现为:子宫存在均匀或不均匀地增大,宫腔影出现一定的偏移、闭塞或变小, 肿瘤体呈现均匀的实体性密度,肿瘤边界比较清楚,和周围的脂肪组织分界明显[4]。而卵巢肿瘤是由于卵巢出现增大、肿胀、新生物,种类比较多,当卵巢肿块比较巨大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生长方式的观察也不能很好的判断来源。本组67例患者,其中卵巢肿瘤40例(颗粒细胞癌6例,囊腺癌20例,畸胎瘤4例,囊肿3例,内膜样癌4例,纤维瘤3例),子宫肌瘤27例。卵巢肿瘤直径5〜18cm,平均(12.12±2.12)cm。子宫肌瘤直径5〜20cm,平均(9.32±1.21)cm。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当卵巢肿瘤或子宫肌瘤〉5cm,子宫肌瘤会出现偏离中线的情况,和子宫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而卵巢实性肿瘤也会由于较大,进而出现压迫子宫的情况发生,所以会给两种肿瘤的区分鉴别造成较大的困难。常规CT检查对卵巢周围血管的显示率比较低,所以在临床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鉴别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仪的临床普及,其强大的空间、时间分辨力以及后期影像处理能力,使临床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盆腔解剖结构、卵巢和子宫的细微解剖结构,对卵巢动脉、静脉的显示能力也得到大大加强。临床研究也确定对卵巢、子宫的引流静脉以及供血动脉走向、来源、数量、形态、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对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对卵巢动脉、卵巢静脉、子宫动脉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卵巢静脉是和卵巢血管蒂相连,沿着腰大肌 的前缘向上行,在左侧回流到人体的左肾静脉,在右侧回流到人体的下腔静脉;卵巢动脉是从人体的肾动脉下缘的腹主动脉出发,沿着人体腰大肌的前缘下行到卵巢位置;子宫动脉是从骼内动脉出发,沿着人体的盆侧壁前向、下向、内向进入子宫。临床相关经验认为,卵巢动脉和卵巢静脉进入到肿块,可认定该肿块的来源是卵巢,而出现子宫动脉的显著增粗并且进入到肿块,可认定该肿块的来源是子宫。所以对肿瘤附近的卵巢动脉、卵巢静脉、子宫动脉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肿块的供血情况,有利于临床对于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临床鉴别性诊断。本文经分析,卵巢肿瘤组的卵巢静脉显示率为77.50%,卵巢动脉显示率为60.00%,子宫动脉显示率为97.50%;子宫肌瘤组的卵巢静脉显示率为66.67%,卵巢动脉显示率为33.33%,子宫动脉显示率为100%。两组卵巢静脉显示率、卵巢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仪对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进行临床鉴别,可以更为清楚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具体情况,对两者的鉴别性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路萍,裴正华.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57-158.[2]芦中庆,王宝春,候健明,等•外突浆膜下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鉴别诊断[J].临床误诊误治,2009, 22(7):37.[1]张荣现.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2(9):133-134.[2]欧阳可勋,董英超,胡玉明,等.多层螺旋CT对卵巢及子宫巨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4):4102-4104.(收稿日期:2013-04-27)(编辑:程旭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