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

ID:31865232

大小:28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3

上传者:U-1075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_第1页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_第2页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_第3页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_第4页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 高位震荡行情延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供需紧缺格局趋缓高位震荡行情延续内容摘要:(1)2007年行情回顾;(2)基本面分析;(3)供需因素影响;(4)库存比价情况;(5)2008年行情展望。一、2007年行情回顾:自2006年5月11日伦铜创出新高8800美元/吨的价格之后,步入震荡回落阶段。跨入2007年,铜市逐步回升,启动了大起大落,宽幅震荡的价格波动行情。2007年里世界铜走势主要由两大因素主导的:一个是中国铜消费量的大幅增长超出预期,中国因素影响了世界铜市走势;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对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放缓将导致铜消费量下降的忧虑超出预期。这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期货投资基金在对铜市场需求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其资金投向也变得不明朗,从而造成了铜价在高位保持震荡的格局。第一阶段:探底回升阶段(2007年1月—2006年2月)从2006年12月初开始,由于对美国经济放缓的忧虑和LME库存持续增加打压金属市场人气,铜价逐步回落,进入了下跌探底阶段。2月初伦铜在一度跌至5255美元/吨——2006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沪铜指数也跌至50075元/吨的年内低点。2月初以来,由于受亚洲库存流出的牵制以及中国买盘的涌现,铜价开始逐步回升。而在我国春节假期期间受空头回补热潮的推动铜价上涨。但2月底中国股市暴跌,金融市场动荡令市场担忧中国对铜的需求可能会减少,铜价再次出现回落。第二阶段:加速上涨阶段(2007年3月—2007年4月) 2007年3月初,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累及商品市场,铜等基本金属出现短暂调整;而随着金融市场企稳,铜市场重新回归基本面,市场焦点再次集中在中国消费因素上。随着中国铜进口数据连续数月激增,市场预期中国消费启动,中国因素支撑投资者重燃买兴,铜价稳步上行节节攀升。第三阶段:高位宽幅震荡阶段(2007年5月—2007年10月)2007年5月,美国次贷危机成为世界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引起的风暴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商品市场随之大幅下挫。在这一阶段,基金撤离金属市场,美元贬值,供应中断等因素交互影响,铜价位于高位宽幅震荡。第四阶段:回落调整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2007年10月,美国楼市继续下滑、次贷危机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等利空因素打击金属市场人气,同时不断增加的LME库存和需求放缓的忧虑,令铜市持续承压,进入回落调整阶段。二、基本面分析(一)、国际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但全球GDP增长统计依然保持在5.2%的水平,较去年仅降低了0.3个百分点。美国是遭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大的国家,市场信心指数一度跌至近年来最低点,但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减小了经济的衰退的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结果显示美国2007年GDP增长率维持在2%的水平,虽然较2006年降低了1.3%,但仍然保持一个稳定持续增长的水平;日本和欧元区国家2007年GDP增长分别达到2.6%和2.5%。  在世界经济遭受次贷危机,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之际,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劲动力。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四国”2007年GDP增长分别达到了11.2%、7%、9%和4.4%。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加了铜需求量,这是推动铜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2.美国房市拖累经济放缓 2007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房地产降温所致。房市的持续低迷已触发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2007年11月新屋销量下降9%,创下自1995年4月以来最低水准。11月成屋销售虽比上月微增0.4%,建筑业开支上涨0.1%,但私有住宅业却出现6年来最大衰退。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将带来连锁反应,直接波及建筑业,进而影响其他经济部门,房价下跌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不能低估。虽然目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左右有所降低,但美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8%,居民消费支出占世界GDP近20%。美国经济增速如果进一步放慢,将导致本国需求继续减弱,进而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等产生负面影响。2007年以来,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IMF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跌0.22个百分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将平均下跌0.13个百分点。此外,因房地产降温引起的抵押贷款市场恶化,直接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影响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据调查,目前全球投资者拥有美国以房地产抵押作担保的有价证券总额达1.6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本总市值的6%,占美国金融总资产的15%。因此,总的来看,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影响仍在延续,美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16年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制造业短期遭遇考验与房地产市场中期下滑构成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目前,美联储预计,房地产市场调整未来或将加剧,并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减速,这将会因此减少铜消费,将会对金属市场构成利空影响,对铜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总的来看,在2007年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但初步出现了调整迹象,局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热和主要工业国家增速放缓并存。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原材料商品大幅涨价和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承受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整体上看世界经济运行依然健康,但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是,金融市场动荡和油价飙升给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大。(二)、国内基本面状况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2007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呈现出积极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环境相对宽松、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结构性调整初显成效。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第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仍保持11.5%的较高水平。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同比增长36.7%。中国社科院对外发布《2008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7年GDP将增长11.6%,2007年CPI上涨4.5%。蓝皮书预计08年GDP增速较07年回落,保持在接近11%的水平。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上一个经济周期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双顺差延续人民币加速升值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仍在持续,双顺差规模继续扩大。虽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有所上升,但出口增长速度仍明显快于进口,导致外贸顺差持续扩大;由于对外投资规模和速度仍落后于资金流入,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规模比上年度明显扩大;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强劲,外汇储蓄新增规模大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表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寻求套利机会;2007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在加速,但对欧元和日元却是相对贬值,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升反降。2007年底美元兑人民币逼近7.30关口。2008年人民币汇率上升步伐将进一步有所加快,但不会迅速地大幅度升值。因为目前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接近国外认为人民币低估水平的大约40%,而且由于过去两年国内资产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如果人民币升值步伐太快,尤其是如果发生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则可能导致海外短期资本获利了结而流出,资本大规模的外流将可能引发国内金融动荡。因此,2008年人民币不会出现持续加速升值的局面,最可能出现的是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加速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出现较大幅度震荡的格局。预计到2008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可能达到6.50-6.75的区间。3、信贷增幅有所回落,投资仍将高速增长2007年信贷投资持续高增长,并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贷款继续沿续长期化的趋势,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上升;二是贷款主要投入房地产、工业和有价证券等平均净利润增长率高的行业;三是贷款一改往年“前高后低”的特征,在下半年增长依然强劲;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有所回落,但反弹压力仍然存在;五是地方项目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且增幅明显快于中央项目;六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较小,且份额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中。预计2007年M2、M1增速分别在18%和21%,信贷增长为1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6%。展望2008年信贷投资:信贷增幅将有所回落,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虽然2008年信贷需求仍将十分旺盛,但考虑到信贷增长将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信贷增长将略有回落。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将可能出现高速增长。2008年,随着各地换届的完成,地方项目投资也加快展开,政府投资项目将加速增长。预计2008年M2、M1增速分别在17.8%和20%左右,信贷增长将在15%左右,均略低于2007年。预计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8%的水平,比2007年有所反弹。4、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从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的平均CPI上涨幅度已经达到4.4%,比前9个月平均CPI上涨幅度高出0.3个百分点,全年约为4.7%左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受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四大因素拉动,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近11年来的最好水平,全年CPI涨幅可能在4.7%左右,GDP增长预计将达到11.5%,但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明年经济增速可能略有下降,2008年GDP增速可能放缓至11%以下。中金公司预计,2007~2008年贸易顺差分别达到2601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预计12月CPI增速将为5.9%~6.1%,2007年全年CPI增速为4.7%.2008年上半年由于食品价格较高、货币政策趋紧,因此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维持2008年CPI增速4.0%~4.5%的预测。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课题组发布了2008年消费形势预测,预计2008年CPI上涨3.8%.报告预计2008年GDP增速可能略有回落。同时,国家信息中心编制的消费景气预警监测显示,目前我国消费先行指数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预示着2008年前三季度甚至全年消费景气指数都将呈现高涨的态势。国内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反弹,经济过热趋势明显。总体上,在石油成本上升、外部经济发展放缓、通胀压力延续、流动性仍居高的四重压力下,中国将继续采取各项降温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未来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但幅度可能在调整中平稳放缓。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内金属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调控压力将加强。三、供需因素影响1、中国供需状况近年来,我国电解铜产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而铜净进口量仍然一直高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1月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增加31.4%至334000吨,07年前11个月,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8.5%至314万吨。11月铜产量较10月环比下降6.6%,显示国内市场供应量减少。10月精炼铜产量是35.77万吨,净进口量是8.90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44.67万吨;1-11月中国精铜产量314万吨,同比增18%,2007年11月份,国内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达22.38万吨,比10月份增加9.46%;2007年1-11月份,国内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累计达25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7.8%;进口铜精矿累计达41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7.4%。产量和进口量均大幅增加,而上海库存处于较低水平,显示了国内对铜的旺盛需求。中国对铜的旺盛需求成为铜价高位运行的最有力支撑。2、世界供需状况世界两大金属研究组织的数据都显示,2007年前10个月,全球铜市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供需缺口,处于供求偏紧格局。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0个月,全球铜市短缺20.7万吨。今年1-9月,全球铜市短缺33.4万吨。从2007年1月初至10月末,可报告库存减少11,000吨。10月精炼铜产量为149.1万吨,消费量为145.6万吨。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的月报中表示,今年1-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落后于消费量265,000吨,去年同期则为过剩21,000吨。ICSG称,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353.1万吨,消费量为1379.7万吨。预计1-9月全球铜消费量同比增长7.1%。该机构表示,全球消费量受中国推动,该国显性消费量增长38%,精炼铜净进口增长195%至109万吨左右。四、库存比价情况:1、LME铜库存变化2007年LME铜库存的变化几乎成为铜价运行的风向标,两者呈现高度负相关的状况,一季度LME库存持续增加至216050吨的高位,LME3月铜价则下行探底。二、三季度,LME铜库存逐步减少,铜价也大幅拉升,位于高位运行。四季度以来,LME亚洲、欧洲、美洲仓库均持续增加,其中LME亚洲仓库占了LME总库存的50%以上,LME铜库存的持续增长压制铜价大幅回落整理。目前全球精铜产量增长,LME库存有所增加,但仍在相对的历史低位。预计2008年LME库存走势仍将与2007年相似,维持季节性变化。2、上海库存变化 结合上图可以看出,上海铜库存与LME库存的走势截然相反,年初中国的大量进口导致LME库存持续减少,而上海库存逐步增加。三季度,由于铜价内外比价失衡,进口的减少,中国市场的库存出现减少,而此时LME库存持续上升。LME铜库存从7月初的10万吨骤增至接近20万吨,上海库存下降至2.5万吨左右。从两地库存来看,LME库存逐步增长对国际铜价有压力,但上海库存的持续减少支撑国内价格,这也使得两地比价有所回升,有利于中国进口,从而使LME库存流入中国。两地库存的平衡状态也使得铜价维持在高位运行。3、国内外铜的比价关系自2005年汇改至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三年以来持续升值,2007年12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至7.30左右,全年升值幅度达到6.9%。较2006年末的7.8087累计升值5041个基点,而在2006年人民币汇率年升值幅度为3.3%。从整体来看,人民币仍然有较大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国内外商品长期比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以出口为主的商品还是以进口为主的商品,国内商品价格与国外相同商品价格的比值长期已经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2007年上海铜和伦铜的比价维持在8.0-9.0之间,比价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已经出现放缓,2007年美联储两次下调联邦储备利率,但是实体经济仍然未见好转,次贷危机的阴影将继续笼罩美国经济,美国进入降息周期的可能性很大。而中国经济仍然存在过热风险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加息周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预期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将会持续加快,年内升值幅度有望达到8%。受人民币升值以及世界经济回落影响,沪铜和伦铜比价有望维持在偏低水平,这对国内铜价有所支撑。4、COMEX基金铜期货持仓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 )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基金在纽约期铜市场主要维持净空头寸,但较06年有所减少。在美国次贷危机后,面对部分指数基金的离场,以技术型操作策略为主的传统基金在铜市场转空为多,并推动铜价重上8000美元,COMEX基金持仓短暂维持净多,也结束了长达一年半的净空状态。但随着期铜对前期高点突破的失败,传统基金即开始了持续的多头平仓,COMEX持仓数据也再次转为净空头寸,同期铜价也从高位回落。五、2008年行情展望(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增长,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对全球经济明年的增幅预期重新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4.8%。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期放缓,但仍将维持较高增速。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恶化,制造业景气的逐步下滑。IMF下调了美国GDP增速0.9个百分点至1.9%,整个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下调0.6个百分点至2.2%;欧元区国家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整体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2.0%。而日本经济虽然较前有复苏迹象,但是受美国经济放缓导致出口减缓影响,经济增速回落较大,IMF下调了日本2007年GDP增速0.6个百分点至2.0%,下调了2008年GDP增速0.3个百分点至1.7%。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美元相对其它主要货币持续走低、国际收支的巨大逆差以及不断高涨的国际油价使得未来几年国际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受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下滑影响,基本金属全球需求在未来6-12个月可能放缓,但供应也可能继续不如预期,这使得基本金属市场在2008年可能会呈现较好的平衡。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金砖四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对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其需求比例已占全球各金属需求的30%~35%左右,并且其需求的增长已占到全球金属需求增长的50~80%,因此不容忽视。IMF预计中国、印度、俄罗斯、中东等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GDP增速,这些地区对金属需求预期仍会强劲增长,对金属价格构成一定支撑。除了巴西之外,其他四国07年都有经济增速小幅减缓的迹象,这将导致对金属的需求有减缓的危险。当然,总体上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依然较快,对金属的需求依然比较强劲。从IMF最新对世界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来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仍将维持较快增速,这将使得金属价格维持在高位振荡。2、供需格局由短缺走向平衡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报告称,虽然2007年1-8月全球铜市仍短缺25.8万吨,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铜需求增长也将放缓,预计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铜市将会小幅过剩,全年短缺8万吨,而2008年将过剩9.5万吨。根据ICSG,预计2007年全球铜矿产量达到1579万吨,将同比增长5.1%;2008年全球铜矿产量为1699万吨,将同比增加7.6%。预计2007年全球精炼铜产量达到1812万吨,将同比增长5.1%,2008年将增加4.6%至1895万吨。预计2007年的精炼铜消费量为1801万吨,比2006年增加约8.9万吨,增长5.2%。预计2007-2008年精炼铜消费强劲,增长的国家是中国,保持持续增长的国家是印度和俄罗斯,消费减少的国家是欧盟、日本和美国。预计2008年全球消费总量为1870万吨,增长率为3.8%,比2007年增长69万吨。与此同时,近两年铜价高企使得冶炼投资大幅增加,CRU预计今年全年的全球产量将增长3.58%达到1794.8万吨,而明年将增长5.33%达到1890.4万吨。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铜市仅短缺1.8万吨,而第二季度短缺11.9万吨,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球铜市将过剩9.5万吨。2008年的供应甚至可能小幅过剩。ICSG和CRU 的数据都指出2008年全球精铜供需将出现过剩。3、中国因素仍将主导市场2007年,中国精炼铜消费较2006年增长9.09%,达到420.5万吨,预计2008年的精炼铜消费将达到458万吨,同比增长8.9%。预计,2007年中国精铜市场过剩40.5万吨,2008年将出现小幅缺口,缺口幅度为3.6万吨。在美国经济出现放缓,铜需求量大幅削减;中国作为崛起的世界铜消费第一大国,其实际消耗量以及增长潜力令市场瞠目,中国的铜消费对世界铜价的支撑日益突出,中国消费以及产能扩张速度仍将主导全球铜市走势。4、全球2008年铜精矿供应仍紧麦格理集团(Macquarie)的分析师表示,预期2008年全球铜精矿市场仍将极度吃紧,现货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将维持在历史低水准。  2008年铜精矿加工费谈判终于尘埃落定。中国铜原料谈判小组(CSPT)负责人表示,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分别与中国主要铜冶炼企业达成2008年铜加工费为47.2美元/吨,精炼费用为4.72美分/磅;07年的加工精炼费平均为60美元/吨、6美分/磅,同时还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这个标准比2007年下降了21%,比2006年下降了50%。目前铜精矿加工费的再度下滑,这表明全球铜精矿供应仍然较为紧张,2008年国内依靠铜精矿进口加工的精铜产量仍会受到制约。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铜产量将再度增加,可能加剧铜精矿供应紧张局面。Macquarie表示,中国冶炼行业的迅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对铜精矿的要求,但国内铜精矿供应有限以及全球铜精矿市场吃紧等因素,将使得中国冶炼商无法实现以全部产能运转。从长期看,铜精矿供应的紧张将对精铜供应增长产生制肘,总体而言铜矿资源还将维持偏紧格局。5、美元贬值和人民升值因素2007年美元大幅贬值,美元指数从近85跌至75左右,跌幅将近12%。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商品价格的重新定位,无疑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构成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对美元指数与铜价走势的对比不难看出,美元的大幅贬值常常是伴随着铜价的大幅上涨。同时美元贬值将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从而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创造条件。经济的发展为铜市场的需求提供了条件,使得铜市场的基本面状况发生改变,从而为铜价的上涨奠定最根本的基础。基于美国的双赤字,美元贬值的大趋势难以改变,在2008年美元将可能继续维持弱势。对铜价来说,汇率的变化仍是一个的利好因素。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均有利于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维持在高位,甚至整体上的易涨难跌。人民币升值只是对外的,对内仍是贬值,近半年来,我国原本相对平静的物价水平已变得不易控制了,防通胀已成了我国政府在2008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我国货币政策在2008年将从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预计2008年我国通胀将会承接2007年下半年的高通胀趋势,甚至可能随着国际大趋势而加剧。这种高通胀的国内物价环境对国内铜价明显是有支撑作用的。(二)、价格走势分析 2007年国内铜价在50000区域获得有力支撑,强劲上行至70000上方的高位阻力区域,短暂停留后便回落至55000-70000的密集震荡区域。展望2008年,铜市有望维持高位震荡的行情,国内铜均价较2007年将有所回落,主要位于50000-70000元的区间运行。操作方面:中期策略上,若价格上行至68000上方可逐步建立空头布局;而价格回落至55000下方,不宜大幅追空,可逐步建立多头布局。(三)总结:2007年,在中国铜消费与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连锁主导下,铜价上行逼近历史高位后震荡回落。展望2008年,次贷危机扩散效应仍在延续,欧美发达国家经济面临放缓风险,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中国经济面临宏观调控压力,增速将有所回落。由于精铜供应稳定增长和铜需求可能趋缓,全球铜市供需将由短缺走向平衡。欧美发达国家铜需求放缓,中国消费需求仍将是2008年上半年铜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尽管面临经济放缓需求疲弱的不利因素,但铜精矿的供给瓶颈、美元贬值、铜加工成本上升、全球通胀加剧以及基金力量的影响,铜价下行空间将较为有限。展望2008年,铜市出现大幅度单边行情的几率较小,主要将维持高位震荡格局。金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