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

ID:32103260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31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_第1页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_第2页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_第3页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_第4页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仪器与电子学院发展规划一、学院现状分析1.1师资队伍与资源学院拥有教职工总数7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80%以上,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三晋学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山西省百人计划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同时,学院具有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局优秀创新团队和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师资力量相对雄厚,但暂缺院士等学科泰斗级人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生师比为23:1,相

2、比重点学科院校,生师比偏大,师资人数尚需进一步扩充。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把“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成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成博士学位授权点将成为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学院依托科研平台有“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测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山西省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工程中心

3、,努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为学院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学院已建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微纳制造工艺线,拥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但是,学科专业学生培养所需的实践和科技创新平台尚显不足。1.2科学研究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教学,鼓励教师广泛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等10部,年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年均公开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此外,学院是中国微米纳米学会、中国兵工学会的会员单

4、位和理事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仪器科学与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学院承担有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专项、国防预研、总装创新探索、国际合作等多门类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在学校层面具有相对领先的科研优势。但是,作为首席单位的代表国家层面高水平科研项目(如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等)目前还是空白,学科领域相关的高水平、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严重缺乏。1.3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把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基础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

5、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就业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所培养学生在电子行业领域拥有过人的竞争实力,可胜任相关的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校级以上优秀本科毕生年均5人次,校级以上优秀硕士毕业生年均5人次,学生培养质量整体较高,但缺乏精英人才,本科生在参加国家层面各类竞赛活动获奖相对偏少,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方面还处于零起点;同时,学院在精品课程、高水平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监督方面相对薄弱。1.4学科声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作为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工作中排名第8,“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作为

6、国防特色支撑学科,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工作中第29,学院两大学科评估成绩总体良好,在本学科领域中享有一定的专业声誉。近年来,针对飞行载体在发射、大气层再入、潜射出水、星箭分离、侵彻、着陆、水下寻的等动态过程中伴随的高温、高压、高冲击、高转速、超低频以及有毒气氛等极端条件下的动态信息获取技术,在动态测试基础理论、特种微纳传感器件及微惯导集成测量系统应用等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学科研究特色,为我国载人航天(神州系列)、深空探测(嫦娥探月工程)以及杀手锏武器(XXX系列)等提供了关键器件及核心支撑技术,成为了我国动态测试和微纳传感器件技术的重要研

7、究基地,为我国航天事业和战略武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在民用技术领域和学科同行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主要任务与预期目标2.1发展定位建设宗旨:学术活跃、教学严谨、科研出色、教育创新;类型定位: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大一级学科,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主导,努力建成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工科品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培养品德优良、专业能力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信念执着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2.2发展目标按照学院发展定位,预期发展目标如下:(1)办学规模指标。全日制在校生16

8、20人,其中本科生1080人,研究生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