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ID:32828747

大小:10.14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2-16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1页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2页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3页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4页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论文作者签名:一一⋯日期: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

2、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涉密论文口本学位论文属在——年一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非涉密论文口论文作者签名:——一目期:导师签名:日期:"It.6.I≥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中文摘要

3、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一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和欧美各国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青少年不明原因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肠道病毒尤其是B3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groupBtype3,CVB3)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占发病人数的一半以上。迄今,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微小RNA是近年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小分子,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包括发育、肿瘤生

4、成、病毒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为了探讨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我们通过建立CVB3诱导的BALB/cd、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设计茎环结构(stem.100p)的miRNA特异性的逆转录引物,进行实时定量Real.timePCR,检测了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组织中16种miRNAs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感兴趣的miRNA.21,进一步细致研究了病毒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上调心肌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量,运用FACS

5、、免疫荧光、免疫组化、Real—timePCR等实验技术检测相关指标,研究miRNA.21在VMC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中我们首先探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中miRNAs表达谱变化。在16着00miRNAs中,CVB3感染组心肌组织中的miR.29b、miR-92a、miR-126.5p、miR-126.3p、miR.499a、miR.210和miR-208b表达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9.79、411.52、196.07、1359.50、20.89、47.56和1140.32倍(P<0

6、.0001),有显著性差异。miR.21、miR.133a、miR.199a和miR.320表达低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4.55、19.43、1.67和9.69倍(P<0.001)。而其中的另外5个miRNAs,miR.1.1、miR-15b、miR-26a、miR.27a和miR.122均未检测到表达。随后,研究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发现miR.21的表达水平在CVB3感染后1、3和5天逐渐升高,第7天显著下降。并且心脏组织中miR.21的表达与体重变化率(r2=0.3394,P<

7、O.05)呈现正相关,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r2=0.4176,P<0.01)和心肌病理评分(r2:0.6075,P<0.001)中文摘要miR.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呈现负相关;在心肌组织中过表达miR一21,CVB3感染后的一系列体征变化包括体重变化率、CK、心肌病理评分和生存率,与CVB3组和tpMDH+CVB3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但是病毒载量显著上升。CVB3感染通过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病毒诱导的心肌凋亡在感染后第7天显著上升,过表达miR.21显著

8、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且通过下调其靶基因程序性死亡因子(PDCD4)的表达实现其抑制凋亡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发现miRNAs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表达谱发生变化,其中miR.21表达显著下调。通过心肌组织中过表达miR-2I,能够改善CV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症状,其具体机制是通过抑伟EJPDCD4的表达,增强心肌细胞抗凋亡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了miR一2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不仅为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途径,也为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