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

ID:33419398

大小:232.0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5-23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_第1页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_第2页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_第3页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_第4页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伤发热中医内科刘安平7/10/2021中医内科学1、熟悉内伤发热的证候特征。2、理解和熟悉内伤发热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的关系。3、掌握内伤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掌握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及各主要证候的辨证论治。5、了解内伤发热的预后及调护。目的要求7/10/2021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导致的发热,可以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五心烦热而体温不高。一、概述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引起机体正邪相争,一时失去正常的平衡,导致体

2、温升高的病症。7/10/2021中医内科学1、肝气郁结情志抑郁肝失调达郁而化火恼怒过度肝气上逆肝火内盛2、瘀血阻滞情志抑郁劳倦过度血行不畅郁滞不通壅而为热发热跌打损伤3、内湿停聚饮食失调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湿邪内生郁而化热忧思气结二、病因病机7/10/2021中医内科学4、中气不足劳倦过度饮食失调脾胃损伤久病正虚阴血不足阳气亢旺5、血虚失荣久病心肝血虚脾虚不能生血长期慢性失血血虚失养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6、阴精亏耗烦劳过度热病日久阴精亏耗,水不制火过用温燥阳气偏盛素体阴虚7、阳气虚惫寒证日

3、久气虚及阳虚阳外浮脾肾阳虚阳气亏虚火不归源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归纳病机:虚----阴阳气血不足实----气滞、血瘀、痰湿壅结阻遏病机转化:实证病久——实转虚;轻转重——虚实夹杂。虚证病久——阴损阳;阳损阴;气及血;血及气——虚上加虚预后:“若内外俱热,而反见溏泻,或饮食少进,或声微气短,诸虚皆见而反不利温补者,此胃气已败,生意已穷”7/10/2021中医内科学1、病史2、临床表现:起病慢,病程长,反复,低热多见,偶有高热及虽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者。3、体征:低热(37.2°C~38°C)或体温正常4、实

4、验室检查以协诊三、诊断:7/10/2021中医内科学5、与西医相关疾病(1)功能性低热(2)肿瘤(3)血液病(4)结缔组织疾病(5)内分泌疾病(6)慢性感染性疾病7/10/2021中医内科学6、鉴别诊断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内伤发热外感发热病因由内伤病因引起感受外邪所致病机气血壅遏,阴阳失调正邪相争虚实多属虚证多属实证起病缓急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短特点低热或自觉发热,大多高热恶寒不恶寒,怯冷,发热恶寒同时得衣被则温存在,得衣被而寒不减兼症常兼见头晕、神倦、常兼见头身疼痛自寒、盗汗、脉弱鼻塞流涕咳嗽脉浮7/10/2

5、021中医内科学(一)辨证要点1、辨证候特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发热两周以上),发热反复,多为低热(37.2°C~38°C),偶有高热,或五心烦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四、辨证论治7/10/2021中医内科学气郁: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血瘀: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湿郁:低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气虚:发热,热势或高或低,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血虚:全天发热,多为低热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骨蒸潮热阳虚:发热而形寒怯冷四肢不温,欲近衣被2、辨各证型发热特点7/10

6、/2021中医内科学(二)治疗特点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方法:实---行气、活血、化湿;虚---益气、养血、滋阴、温阳注意:禁用发散解表(耗气伤津)慎用苦寒泻火(损伤中阳,化燥伤阴)3、辨虚实(依据病史、症状、脉象),4、辨轻重(病程、兼证、胃气盛衰)7/10/2021中医内科学肝郁发热症状:内伤发热特征+气郁症分析:情志不舒,气郁化火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热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1)肝经火热炽盛——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2)肝热阴伤——疏肝清热,滋养肝肾——滋水清肝饮(四)分类治疗7/10/2021中医内

7、科学症状:内伤发热病征+血瘀证症状分析:瘀血阻滞,气行不畅,壅而为热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瘀血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湿热证症候分析:湿阻气机,郁而化热治法:芳化宣畅,除湿清热方药:三仁汤加减:湿阻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气虚证症候分析: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变证:气虚兼湿或夏季感受暑湿——健脾益气,除湿清热——东垣清暑益气汤气虚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血虚证症候

8、分析:阴血不足,阳气偏旺治法:益气养血方药:归脾汤加减:血虚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阴虚证症候分析:阴虚阳盛,虚火内炽治法:滋阴清热方药:清骨散加减:阴虚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阳虚证症候分析:火不归源,虚阳外浮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阳虚发热7/10/2021中医内科学女,48岁。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