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

ID:33526105

大小:2.02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2-26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_第1页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_第2页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_第3页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_第4页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学校代码:研究生学号:l0264M080101005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题目:专业:研究方向:姓名:指导教师: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StudyontheeffectofBio—flocTechnologyusetwocarbonsourcestodealwiththesolidwasteofaquaculture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工艺潘云峰谭洪新教授二0一一年六月●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

2、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El:●嚣瓮菇五E吁l期:b·J

3、年6月夕p。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水产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4、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榉雠娟于一√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涎{^增日期:驯年汨;嵋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庐o,lm7月1日●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备注倪琦渔业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主席朱学宝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委员罗国芝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委员邵露上海海洋大学秘书答辩地点教学楼2217答辩日期2011.06.1O●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摘要Avnimele

5、ch在2006年指出相对于传统的水产养殖处理方法,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Technology,BFT)是一个新的选择,逐渐被认为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饲料成本的有效替代技术。生物絮凝技术有良好的水质处理效果并且对残饵和粪便中蛋白质进行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实现生物絮凝的关键在于控制水体中的碳氮比以及碳源的种类,不同碳源会形成不同的细菌组成从而导致生物絮凝效果的差异。本实验分利用葡萄糖和醋酸钠为碳源并维持碳氮比大于15,以饲料为培养对象研究了在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

6、物絮凝过程中沉降性能FV-5mill、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絮体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下列两部分内容:‘1、两种碳源形成生物絮凝过程的比较采用饲料作为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在培养过程中饲料降解使水体中的溶解氨氮和有机碳比例失衡,根据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分别添加葡萄糖和醋酸钠两种碳源维持碳氮比大于15,通过添加葡萄糖的系统,醋酸钠碳源的系统和不添加碳源的空白对照系统分析比较研究了在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过程中不同碳源对沉降性能FV-5min、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絮体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

7、含量变化的影响。经过33天的培养,最终葡萄糖系统絮体的蛋白含量30.4%,第8天达到最大沉降比36%,醋酸钠系统絮体蛋白含量34.6%,.i●,■●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0天达到最大沉降比34%,空白对照絮体蛋白含量26.3%,第lO天达到最大沉降比58%。饲料在水中的降解过程中不断的释放氨氮和有机碳,水体中的氨氮和有机碳形成三个阶段动态的变化阶段,第一阶段微生物对氨氮和有机碳的利用小于饲料降解的氨氮和有机碳,造成氨氮和有机碳的不断升高。第二阶段微生物对氨氮和有机碳的利用和饲料降解的氨氮和有机碳

8、相等,造成氨氮和有机碳在水中残留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微生物对氨氮和有机碳的利用大于饲料降解的氨氮和有机碳,造成氨氮和有机碳降低。从微生物代谢强弱的三个阶段来看,葡萄糖在第5天达到氨氮和有机碳的最大累积值,氨氮104.25mg/l,DOC1558.4mg/l,醋酸钠在第6天氨氮112.5mg/l,DOC1474.8mg/l。空白对照反应器在第7天氨氮117.89mg/l,DOC286.72mg/1。葡萄糖碳源在第lO天,醋酸钠在第12天,空白对照组在第15天氨氮降低到2mg/1以下。结果表明葡萄糖碳源反

9、应器对无机氮处理效果要优于醋酸钠,但在形成絮体的蛋白质含量上要小于醋酸钠,葡萄糖和醋酸钠反应器的沉降性能FV-5min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2、两种碳源生物絮凝处理效率的比较经过33天的生物絮凝培养,系统完全成熟,饲料降解完全水体中的三态氮和有机碳含量稳定不变。通过在各个系统中添加氯化铵来确定氨氮的去除效率,添加硝酸钾确定对硝态氮的去除效率,在试验中添加葡萄糖和醋酸钠根据碳源的消耗量确定有机碳的去除效率。实验表明:葡萄糖每小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2.42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