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ID:34441957

大小:2.13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3-06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_第1页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_第2页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_第3页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_第4页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研究生姓名邱萍指导教师姓名陈友国专业名称妇产科学研究方向妇科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10月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中文摘要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中文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最常见于盆腔腹膜,也见于卵巢(被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直肠隔和输尿管,罕见于膀胱、心包膜和胸膜。其虽为良性病变,但可发展为不典型增生,甚至发生恶变,恶变的类型多

2、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或透明细胞癌,浸润转移能力都很强。近年来研究认为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Ang-2)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近年来对其在血管生成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已日益重视。已证实上述因子是调控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的关键性因子,但其是否同时参与内异症的血管生成调控过程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对不同组织部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进行检测,分析两者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

3、征的关系,并且分析了VEGF与Ang-2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标本收集:收集靖江市人民医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间,因“卵巢囊肿”住院行经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取其异位囊肿、在位内膜和腹腔液为研究对象,称为病例组。另30例经病理证实非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取其在位内膜组织及腹腔液样本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分别对两组腹腔液中的VEGF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方法对组织标本中的Ang-2、VEGF、MVD(标记为阳

4、性血管的微血管密度)的表达进行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资料性质采用不同2统计方法: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X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Mann-Whitney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I中文摘要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及方差分析。P<0.05为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标准。结果:(1)VEGF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腹腔液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病例组患者腹腔液中的VEGF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子宫内膜异

5、位症病情的加重,疾病评分的提高,腹腔液中的VEGF也明显增加(P<0.05)。(2)VEGF在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在间质细胞中也有分散分布;Ang-2在子宫内膜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病例组在位内膜组织有较高的VEGF、Ang-2的表达,相对于对照组也明显增加(P<0.05)。VEGF、Ang-2在病例组内膜异位症囊肿内壁中的表达显著增高,相对于在位内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内膜也有明显差异性(P<0.05)。(3)MVD在

6、病例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表达分别为(21.24±3.35)、(15.62±2.16)、(10.35±1.47),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4)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发现:Ang-2与VEGF在病例组、对照组中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8(P<0.05)、0.912(P<0.01)、0.231(P>0.05);Ang-2与MVD在病例组、对照组中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2(P<0.01)、0.657(P<0.05)、0.357(P>0.05);VEGF与MVD在病例组、对照组中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

7、61(P<0.05)、0.851(P<0.01)、0.529(P<0.05)。结论:l、VEGF、Ang-2蛋白在EMs患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及腹腔液中表达增高,表明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及血管形成中有重要作用。2、VEGF蛋白在EMs患者中表达增高,表明其作为一种强效的血管生长因子,促进异位内膜血管增生,为其提供营养与支持,促进EMs发生发展。3.异位内膜中MVD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过程中有明显的血管生成,使种植成功成为可能。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组织中,Ang-2和VEGF表达具有高度相关性

8、,表明两者可能共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的异位迁移及进一步的生长提供条件。可能为EMs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及判断预后的一种新指标。II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中文摘要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2、微血管密度作者:邱萍指导老师:陈友国IIIAbstractTheVascularizationinEndom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