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

ID:34474924

大小:203.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_第1页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_第2页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_第3页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_第4页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音乐(季刊)2004年第4期CHINESEMUSIC○赵世兰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摘 要: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以较高的成功率,成为8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领域的典型代表。作者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进行研究,并对其理论体系、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教学原则、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探索,从而使我们对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曲折、复杂的发展进程得以清晰的认识。而且,除了从大的时代思潮来分析外,我们把视角对准民族声乐教学,对这位声乐教育家进行更具体、细致的透视和更详尽、客观的分析。这样做的意义非常明确,就是

2、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接受更新、更科学的观念,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推波助澜。关键词:金铁霖;民族声乐;美学原则;审美理想中图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23(2004)04-232-06  “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是沈湘的学生,学的是欧洲传统3.民族声乐训练不应更改本民族的声乐传统特色,因为的意人利美声的唱法。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和到中央乐团正是某些发声方法(有时被认为是不良的歌唱习惯)才体现工作时,他一直对声乐教学有浓厚的兴趣。70年代末期,他出民族特色。也就是说民族声乐教学应报以相对完美的态把美

3、声唱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应用于指导中国民族风格浓郁度,而不应该报有“唯美”的审美态度。的歌唱者,在如何运用民族风格、语言体现民族感情等方而对上述观点,金铁霖认为“我国的民族声乐有悠久的历: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调到中国音乐学院专门从事教学后,他史传统,需要认真地整理、学习和继承。我国的戏曲、曲艺、[1]接近培养出彭丽媛、阎维文、张也等众多民族声乐人才。”民歌等,在演唱方法上也各有自已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中吸20世纪8O年代,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处在“文革”后的恢取营养,吸取精华,认真地总结和提高。但是,我们要用发展复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金铁霖教

4、授开始了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的态度来做这项工作。我主张中国的民族声乐既是的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随后,其教学方法在全国产生较大科学的,又具有民族特点的,这种唱法要被中国的广大听众反响,也引起声乐界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承认、喜欢;也应当具有时代感。科学的唱法是共有1989年5月《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出版。,的,它具有普遍性。科学的演唱方法在西洋唱法中有,在中正是从这时候,作者开始了对金铁霖的教学关注与研究。从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也有,关键是如何去识别,如何去继承而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获得了比较客观、系统的认和借鉴。为了发

5、展中国声乐的艺术事业,我们应当把一切有识。利于提高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和经验都吸收过(一)先“共性”后“个性”的美学原则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目的在于丰富自己,发展自已,而不长期以来在民族声乐教学领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认识是照搬和盲目地崇拜。我们的任务是把科学演唱方法的普和观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遍性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当中,最终体现出来[2]1.运用西洋声乐的演唱方法来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和民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训练体系。”歌,或者是照搬西洋声乐体系来训练民歌手。事实上,50年代末关于“土洋之争”大讨论之后,声

6、乐界2.以中国传统戏曲、民歌的演唱方法作为民族声乐教学对学习和借鉴西洋唱法已经达成共识。喻宜喧就曾谈到:的基本的和唯一的教学原则。“根据我们大家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明确了基础训练收稿日期:2004-01-06作者简介:赵世兰(1959-),女,江苏涟水人,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32·赵世兰:金铁霖及其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是声乐教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三年或五年的教学过程原则。他认为,所有“母音”都应建立在科学歌唱的共性基础中,都应当用相当多的一部分时间来训练基本技术,使我们上,才能真正形成歌唱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7、,即求同求异,以同[3]的歌唱器官成为具有高度性能的完善机器。”为主。笔者以为,在歌唱的方法掌握得比较稳定时,各种母如何把基本的和科学的唱法的共性灵活地运用到民族音的转换才能够自如,才可以使每个字在共性原则的基础上声乐的个性之中,形成一个和谐的歌唱整体呢?金铁霖经过体现出它的个性色彩。“夸张每一个字是可以的,只要吐字长期探索研究,博采众长。使民族声乐教学十分重要的理论不破坏发声状态,也就是每一个字都用科学的方法去吐。对原则得到进一步地廊清。他强调先解决基本的歌唱方法,再说唱性很强的民歌也是如此。只要用掌握好的歌唱方法去体现个性,也就

8、是采取分两步走的步骤,先共性(即先训练基说就可以了。这种突出或者夸张每个字的个性都建立在科本的和科学的方法),后个性(即后训练和表现民族特色)。学的发声状态之上。吐字无论多么清楚,都不会影响声音的在曲目的选择上也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风格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