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

ID:37833498

大小:545.1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1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_第1页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_第2页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_第3页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_第4页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_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CHINESEMUSIC○杨仲华声情并茂 唱演俱佳 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摘 要: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全面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声乐演唱传统,而且通过扬弃,尽可能把一切有益于发展提高民族声乐的元素都吸收过来为我所用。金铁霖教授研究创建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从声音到表现,从形式到内容,由外在到内在,由形而下到形而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着力追求民族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

2、,既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又充分满足了当今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新的审美愿望和需求。这是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构成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各个层面。深入分析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是如何在继承民族声乐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金铁霖教授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了解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本质特怔,而且有助于该学派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乐派”的尽早形成。关键词: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美学规范中图分类号:J60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3、号:1002-9923(2005)02-0028-11  金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不仅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族声乐。通过广泛的学习借鉴,形成我们自己的训练体系和优秀的声乐演唱传统,而且为了满足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广大学派。”金铁霖教授研究创建的七字标准,既是金铁霖民族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着的审美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乐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美学科研活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一系列教学成就。金铁霖教规范的主要内容。应当说“声、情、字、味、表、养、象”这七字,授研究创建的“声、情、字、味、表、养、象

4、”七字标准,既是金铁标准是金铁霖教授一手伸向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传统,一手伸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构建形成的核心内容,又是其民族声乐向世界声乐艺术宝库,通过广为采撷,融会贯通,再经过去粗学派美学规范的集中体现。深入分析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炼,熔铸结晶而成。的美学规范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为采撷、发展创新中华民族的声乐表演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有胡祗的,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金铁霖教授为中国声乐事业发展做总结的戏曲演员表演“九美”说:一、资质浓粹,光彩动人;出的历史性贡献,了解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本质特

5、征,而二、举止娴雅,无尘俗相;三、心思聪慧,洞达事物之情状;四、且有助于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进一步发扬光大,进而推进语言辩利,字句真明;五、歌喉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六、建立“新世纪中华民族乐派”目标的尽早实现。分付顾盼,使人解悟;七、一唱一说、轻重疾徐,中节合度;八、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注意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表明古人喜、怒、哀、乐、忧、悲、愉、佚,言行功业,使观听者如代,金铁霖就明确提出“我国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有着古在目前,谛听忘倦,惟恐不得闻;九、温故知新,关键词藻时出②老的文化艺术传统。我们也有自

6、己的民族声乐传统和声乐新奇。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关民族声乐表演方艺术。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总结、继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民面的系统性标准。这“九美”说的制订推出,不仅反映出当时收稿日期:2005-03-29作者简介:杨仲华(1951-),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宣化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28·杨仲华:声情并茂 唱演俱佳 综合全面的戏曲艺术对于演员及其艺术表现的具体要求,而且集中体而使唱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演变并不意味着科现着中华民族传统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标准。下面,就让我学唱法变得不科学了,而是

7、在科学的范畴之内,所体现出来们来深入探讨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如的个性不同罢了。何立足传统,发展创新,组织构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金铁霖教授分析说,当今中国歌坛上客观存在着民族、学规范。美声、通俗三种唱法,还有“民通”、“通民”、“美通”、“美民”等各种结合的唱法。这些唱法的出现,是由声乐作品的内容及科学发声 以情带声———追求声情并茂其艺术表现所决定的“内容决定形式”。声乐作品风格的多,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声乐艺样性,导致了演唱方法的多样性。但这些唱法的共同特点,术。从两千五

8、百年前的《诗经》以降,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则是都要统一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说元曲⋯⋯不仅诗、乐、舞交相融汇,而且促进我们民族形成了各种唱法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审美习惯。金铁霖教授研究创建的(二)民族声乐特色“混合声”:七字标准,不仅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声乐表演艺术的传金铁霖教授的众多学生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