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

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

ID:3454803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_第1页
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_第2页
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_第3页
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道德经》与养生文化院系:师教11级2班姓名:何静学号:110902013摘要:养生之道在于道德养生,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知之甚少,养生以及道德养生更是被人们忽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各年调查显示,国民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社会贫困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病所致。所以要想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的身体素质,就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科学养生,道德养生。关键字:道德经、老子、养生、健康正文:老子道德经五千文博大精深,主要讲述了大道本体、玄德、运行、和演化;也有讲政治、军事、修炼、养生、哲理

2、、处事、认识等等。书中提到生命主要由形、气、神构成,养生就应该从养气着手。所谓养气,我认为人就应该处于一种淡泊明志,心平气和的状态,如果我们过渡追逐外物,就会造成我们身,心浮躁而无法专注于认识自我,道德养生仅仅只是一纸空文。所谓养生,并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是达到形气神的和谐,自我的统一,养生也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即道德养生。道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只有内修德性、培育道德心灵,才能实现生命和谐,获得长寿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现代社会,养生之风盛行,但多数的养生方法着眼于血肉命体,而忽视生命的主体与根本。重炼而不重修,因此最终养不了身

3、,还常常搞得身心紊乱,得不偿失。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德养生,又如何道德养生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遵循万物基本法则,不可盲目的破坏自然规则,否则矛盾冲突的积累带来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执着,即是影响周行而不殆的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就会形成一个具体的病变。这种日积月累的障碍,就仿佛一条河流中石头,分散而少量的话不会影响到水流,但是积少成多,就会影响河流的运行和清澈。因此,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去除心理上的障碍执着,即去执破障。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被动式的、克制式的方法之外,还应当主动的“善执

4、生”, “善执生”以修德为根本,以修心为核心。最简单的方法是坚持诵读典。经典诵读是获取道光德能的捷径,通过经典诵读,开启智慧,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从而培育、提升道德品质,清静心身,净化心灵,消除烦恼,疗疾祛病,身体健康;还可以采取冥想的方法,现代社会一些静心的运动还是行之有效的,比如瑜伽等等。老子说“大道之运行,无所不至而周而复始”,有形与无形都包含在这周行而不殆中,正如我们人体血液循环,生生不息,我们人体的许多组织细胞的生命并非永恒的,他们也会死亡,如人的味蕾细胞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我们为什么能保持味觉的敏感度呢,原因

5、就在他们是“死而不亡也”,死,消逝;亡,殆尽。老子对此作出了具体的阐述,一部分消逝伴随着另一部分的新生与替代,就永远不会消亡,人就会长寿,生命长存。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即是德行深厚的人可以像无知无欲的婴儿一样,那么像孩子一样对养生又有什么好处呢?老子说,小孩子最然筋骨柔弱,但是捏持得很牢固,有充沛的精力,即使整天哭,也不会声嘶力竭。这就让我联想到了周围的一些人,有的人勤于锻炼,刚强体壮,从不生病,但是却往往在一场小病中一病不起,甚至死亡。而有些清心寡欲,柔弱的人却可以长寿。小孩子般恬淡平和的生活,确实有益于健康,因为他们没有

6、偏激的爱憎,不会由“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致病;没有太多的心机,淡然处事,不会因为勾心斗角带来太多的烦恼。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并从安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至少每天可以留15-30分钟的时间给自己,找一个安静不被打搅的地方,用深呼吸导入,让人能够沉静下来,冥想,可以作为清空一天的精神和情绪垃圾的机会。每天坚持可以很好的增加每天的活力和能量,使每一天都从新开始,积极应对挑战和压力。很多亚健康就是长期积压的精神和情绪垃圾到一定的地步,超过了限度,超出了身体的负荷,就会透支,疾

7、病自然随之而至。《道德经》一书中,着重阐述了道德二字,修长生之道其实是积德的过程,通过积德消除身心障,为体道准备好相应的身心实验基础。《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典籍,其作为中国文化哲学的基本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之源头活水。《道德经》的高深的道德学说贯彻到身心修养上即表现为它的养生学。其养生思想作为其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谷神不死”的宗教神秘面纱下笼罩着“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道德经》始终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力从养生学角度从事各种生命思考,观察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以及保养生命。老子的修道养生,和谐之道不

8、仅仅是对道家、道教而言,而是面对三界十方的芸芸众生、在宇宙、自然、社会、 人生等各方面去修道悟道,将自然万物和谐之道,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之道,身心和谐养生之道,三者融于一体。这才是大修行、大智慧、大自然、大和谐之道!因此,做为一个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