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ID:34736506

大小:3.57 MB

页数:128页

时间:2019-03-10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1页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2页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3页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4页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Reachonthepublicspacedesignofinstitutionendowmentfacilities研究生:刘彤指导教师:任乃鑫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分类号:学校代码:10153UDC: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作者姓名:刘彤入学年份:2013年9月指导教师:任乃鑫学科专业:建筑学申请学位:建筑学硕士所在单位:建筑与规划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12月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12月学位授予日期:2016年1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赵伟峰教授答辩委员会组成:赵伟峰教授、吕健梅教授、汝军红副教授、汤煜副教授、朱仕状高工论文评阅人:张志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万里副教授 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沈阳建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沈阳建筑大学(或其授权机构)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检索、浏览。(如作者和导师同意论文交流,请在下方签名;否则视为不同意。)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不限□半年□√一年□一年半□两年□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I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数量的持续增长。我国家庭结构模式的改变,照料护理问题日渐突出使传统居家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养老模式也由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转变,机构养老也因其设施的便利而被更多人所接受认可。基于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殊背景,目前的机构养老设施体系还不够健全,对养老设施的分类不够明确,没有按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照料特点来进行分类设计,对设施内的空间构成以及空间设计没有以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使用特点进行设计。因而,只有通过对养老设施的调查研究,了解不同身心机能老人的生活行为特点,对空间使用的要求,以及对空间需求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老人,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本文选取沈阳市养老机构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养老设施规模,平面布局,设施类型等分类选取了6家有代表性的养老设施作为深度调研样本,并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到设施使用基本概况,以及老年人对设施的居住情况意见,居住空间需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养老设施平面图,对老人在公共空间中所发生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老人的行为内容,行为路径等,记录不同身心机能老人行为特点,空间需求,对老年人的行为进行分类总结。从空间构成,空间尺度,空间使用率的角度出发,进行量化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空间的设计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不同自理程度的老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空间设计依据,使机构养老设施服务于社会,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特点,生活需求。同时对养老设施内各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细化分析,以期为机构养老养老设施内部的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参考与帮助。关键字:机构养老设施;空间行为;公共空间;老年人 II摘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AbstractIII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Chineseagingprocessandthecomingofagingsociety,disabilityandhalffailtheoldnumbercontinuestogrow.Familystructuretothepatternsofchangeinourcountry,theproblemofcareforoutgraduallythetraditionalfamilyendowmentfunctiongraduallyweakening,endowmentpatternsalsofromthetraditionalfamilyendowmentgraduallytosocialendowment,institutionendowmentisconvenientbecauseofitsfacilitiesapprovedandacceptedbymorepeople.Basedonourcountry"notrichfirstold"andoldfirsthasnotpreparedthespecialbackgroundofthecurrentinstitutionendowmentfacilitiessystemisnotsoundenough,thecategorizationofendowmentfacilitiesisnotclear,not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healthandcaretoclassifydesign,thespacecompositionoffacilitiesandspacedesignintheelderlywasdesignedusingthecharacteristicofthespecialpeople.Therefore,itisonlythroughinvestigationandstudyofendowmentfacilities,underst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differentfunctionsofbodyandmindtheoldman'slifebehavior,demandforspaceuse,andthedifferencesofdemandforspace,tobetterservetheoldman,providebetterenvironmentforoldpeople.Inshenyangendowmentinstitutionsastheresearchbackground,thispaperbasedontheendowmentfacilitiesscale,layout,facilitiestypessuchasclassificationhaschosensixtypicalendowmentfacilitiesasthedepthresearchsample,andthroughthequestionnaireinterview,tothefacilitiesusingbasicsituation,andtheelderlylivingsituationoftheopinionsonthefacilities,livingspacerequirements,etc.Throughon-the-spotinvestigation,surveyingandmappingendowmentfacilitiesplan,fortheelderlyinoccurredinthepublicspaceoftheactivitiesforobservation,recordtheoldman'sbehavior,behaviorsuchaspath,recordthedifferentfunctionsofbodyandmindtheoldbehaviorcharacteristic,spacerequirements,andclassifythebehavioroftheelderly.Fromspace,spacescale,spaceutilizationperspective,aquantitativeanalysis,suitablefordifferentspacedesignSuggestionsareputforward.Oneselfthroughthestudyofthisarticle,forthedifferentdegreeoftheoldmanprovidesascientificandreasonabledesignofthebasis,makeendowmentfacilitiestoservethesociety,tosatisfythelifeoftheelderlycharacteristic,lifeneeds.Toendowmentfacilitieswithinthespaceatthesametimethemainpointsinthedesignofthedetailedanalysi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pensionfacilitieswithinthespaceenvironmentdesignandhelp.Keywords:Endowmentfacilities;Behaviorcharacteristics;Publicspace;Theelderly IVAbstract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目次V目次摘要..................................................................................................................................................IAbstract..........................................................................................................................................III目次...............................................................................................................................................VContent...........................................................................................................................................IX第一章绪论...................................................................................................................................11.1相关界定...................................................................................................................11.1.1概念界定........................................................................................................11.1.2研究范围界定................................................................................................31.2研究背景...................................................................................................................31.2.1中国老龄化现状...........................................................................................31.2.2中国机构养老现状.......................................................................................51.3研究目的及意义.......................................................................................................71.3.1研究目的........................................................................................................71.3.2研究意义........................................................................................................71.4研究动态...................................................................................................................81.5论文框架.................................................................................................................111.6本章小结.................................................................................................................12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132.1机构养老设施调研.................................................................................................132.1.1调研对象选取..............................................................................................132.1.2调研对象概况..............................................................................................152.1.3调研对象总结..............................................................................................232.2研究方法.................................................................................................................242.2.1观察法..........................................................................................................242.2.2行为地图法..................................................................................................252.2.3问卷访谈法..................................................................................................252.3老年人状况调研.....................................................................................................262.3.1老年人基本状况..........................................................................................262.3.2老年人行为的特殊性..................................................................................272.3.3老年人身心机能状况..................................................................................282.4本章小结.................................................................................................................28 VI目次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特征.....................................................................................................313.1老年人行为类型.....................................................................................................313.1.1老年人行为类型..........................................................................................313.1.2不同空间中老年人行为类型......................................................................323.1.3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行为类型..............................................................333.2老年人行为特征.....................................................................................................343.2.1老年人行为特征..........................................................................................343.2.2不同空间中老年人行为特征......................................................................363.2.3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行为特征..............................................................363.3本章小结.................................................................................................................37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394.1门厅空间.................................................................................................................394.1.1门厅的基本概况..........................................................................................394.1.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424.1.3空间使用率影响因素..................................................................................434.1.4面积配比分析及设计要点..........................................................................444.2活动空间.................................................................................................................464.2.1活动空间的基本概况..................................................................................464.2.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484.2.3空间使用率影响因素..................................................................................494.2.4面积配比分析及设计要点..........................................................................514.3走廊空间.................................................................................................................534.3.1走廊的基本概况..........................................................................................534.3.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564.3.3行为发生概率影响因素..............................................................................574.3.4净宽标准分析及设计要点..........................................................................584.4餐厅空间.................................................................................................................604.4.1餐厅的基本概况..........................................................................................604.4.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624.4.3行为发生概率影响因素..............................................................................634.4.3面积配比分析及设计要点..........................................................................644.5本章小结.................................................................................................................65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675.1辅助空间.................................................................................................................67 硕士研究生论文目次VII5.1.1清洁空间......................................................................................................675.1.2晾晒空间......................................................................................................705.1.3储藏空间......................................................................................................735.2办公空间.................................................................................................................755.2.1护理空间......................................................................................................755.2.2接待空间......................................................................................................785.3空间细节.................................................................................................................805.3.1空间色彩......................................................................................................815.3.2空间材质......................................................................................................855.4本章小结.................................................................................................................87第六章结论与展望.....................................................................................................................89参考文献.......................................................................................................................................93附录...............................................................................................................................................95作者简介.....................................................................................................................................107致谢...........................................................................................................................................109 硕士研究生论文ContentIXContentChineseAbstrac................................................................................................................................IEngilshAbstract............................................................................................................................IIIChineseConcents...........................................................................................................................VEngilshConcents...........................................................................................................................IXChapter1Intorduction.....................................................................................................................11.1ConceptDefinition....................................................................................................11.1.1Conceptdefinition..........................................................................................11.1.2Researchscopedefinition...............................................................................31.2ResearchBackground................................................................................................31.2.1StatusofAginginChina................................................................................31.2.2InstituionalPensionSituationofChina..........................................................51.3ResearchPurposesandSignificance.........................................................................71.3.1ResearchPurposes..........................................................................................71.3.2ResearchSignificance....................................................................................71.4DomesticResearchSituation....................................................................................81.5Thesisframework....................................................................................................111.6ConclusionsofthisChapter....................................................................................12Chapter2EndowmentResearchFacilitiesandtheStatusoftheElderly......................................132.1EndowmentFacilitiesResearchPresentSituation..................................................132.1.1SelecttheReserchObject.............................................................................132.1.2ProfileoftheResearchObject.....................................................................152.1.3Researchobjecttosummarize......................................................................232.2SurveyMethod........................................................................................................242.2.1ObservationMethod.....................................................................................242.2.2BehaviorMapMethod.................................................................................252.2.3QuestionnaireInterviewsMethod................................................................252.3TheStatusoftheElderlyinEndowmentFacilitiesResearch.................................262.3.1TheBasicSituationoftheElderly...............................................................262.3.2TheParticularityoftheElderlyBehavior....................................................272.3.3TheElderly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ing.............................................282.4ConclusionsofthisChapter....................................................................................28Chapter3Theoldbehaviortypeandcharacteristics.....................................................................31 XContent硕士研究生论文3.1Theoldtypesofbehaviour......................................................................................313.1.1TheClassificationoftheOldBehavior........................................................313.1.2Oldpeopleinthedifferentspacetypesofbehaviour...................................323.1.3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OldTypeofBehavior........333.2Theoldbehaviorcharacteristics.............................................................................343.2.1TheBehavior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343.2.2IntheFieldofDifferentSpatialBehavior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363.2.3DifferentBehaviorCharacteristicsof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Elderly...........................................................................................................................363.3ConclusionsofthisChapter....................................................................................37Chapter4Theuseofpublicspaceanddesign...............................................................................394.1TheHall...................................................................................................................394.1.1ThebasicsituationofTheHall....................................................................394.1.2TheUsageof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Elderly.......424.1.3SpaceUtilizationFactor...............................................................................434.1.4AreaofStandardAnalysisandtheDesignKeyPoints................................444.2PublicSpace............................................................................................................464.2.1TheBasicSituationofPublicSpace............................................................464.2.2TheUsageof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Elderly.........484.2.3SpaceUtilizationFactor...............................................................................494.2.4AreaofStandardAnalysisandtheDesignKeyPoints................................514.3TheCorridor............................................................................................................534.3.1ThebasicsituationofTheCorridor.............................................................534.3.2TheUsageof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Elderly.........564.3.3BehaviorProbabilityInfluenceFactors.......................................................574.3.4TheWidthoftheStandardAnalysisandtheDesignKeyPoints.................584.4TheRestaurant........................................................................................................604.4.1TheBasicSituationoftheRestaurant..........................................................604.4.2TheUsageof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Elderly.........624.4.3BehaviorProbabilityInfluenceFactors.......................................................634.2.4AreaofStandardAnalysisandtheDesignKeyPoints................................644.5ConclusionsofthisChapter....................................................................................65Chapter5Thedamandofpublicspaceanddesign........................................................................675.1AuxiliarySpace.......................................................................................................67 硕士研究生论文ContentXI5.1.1AirSpace......................................................................................................675.1.2CleanSpace..................................................................................................705.1.3StorageSpace...............................................................................................735.2OfficeSpace............................................................................................................755.2.1NursingSpace..............................................................................................755.2.2ReceptionSpace...........................................................................................785.3TheDetailsoftheSpace..........................................................................................815.3.1TheColoroftheSpace.................................................................................855.3.2TheMaterialoftheSpace............................................................................875.4ConclusionsofthisChapter....................................................................................89Chapter6Conclusion.....................................................................................................................93References.....................................................................................................................................95Appendix.......................................................................................................................................97AuthorIntroduction.....................................................................................................................117Thanks.........................................................................................................................................120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1.1相关界定1.1.1概念界定一、老年人1.垵年代年龄分类国际上一般把年龄超过65周岁定义为老年人,按照中国惯例一般将60岁周岁及以上的公民定义为老年人。当一个国际或地区,65周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7%时,这样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当超过总人口的14%时,则被称为高龄社会。2.垵生理年龄分类老年人根据生活能力的不同,可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老人的生活能力不同,对居住、活动空间等的要求有所不同。自理老人:生活行为完全可独立进行,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且在生活上不依赖他人帮助及照顾的老人,统称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帮助以及辅助设施如:扶手,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的帮助,主要指半失能老人,称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生活行为不能自理,需要依赖护理和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人。二、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以及精神关怀等满足老人基本生活的需求。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服务对象一般是“三无”老人。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以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同时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同一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专用名词,一般为政府或辖区内个人建成,具有一定的管理模式,方式。设施内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 2第一章绪论硕士研究生论文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三、建筑类别我国与老年人相关的建筑类别与定义比较多,包括老人住宅,老年住区,老年公寓、养护院、养老院等,各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与重叠,通过对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国家规范等对老年人建筑以及相关设施的统计如表1.1得出,老年人建筑指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养老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专项或综合服务的建筑通称,包括老年养护院、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表1.1中国现行标准、规范对与老年人相关设施、建筑的定义与解释Table1.1China'scurrentstandardsandspecificationsfortheelderlyrelatedfacilities,constructionofthedefinitionandexplanation名称定义类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老年养护院、养老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照料、医疗保心等健、文化娱乐等方面专项或综合服务的建筑通称老年人建筑《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公寓、养老院、老人护理院、老年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学校(大学)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站)、托老所等;老年人居住建筑《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专为老年人设计,供其起居生活事业,托老所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的居住建筑老年人公共建筑《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文化休闲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共建筑疗养院、干休所、老年医疗急救康复中心等(资料来源:作者依据国家规范整理自绘)其中老年人居住建筑具体分类信息定义如下:老年住宅: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老年人住宅以套为单位,普通住宅楼栋中可配套若干老年人住宅。老年公寓: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护理院:为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居住、医疗、摆件、康复和护理的配套服务设施。托老所: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3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可分日托和全托两种。根据我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养老设施建筑中具体概念界定如表1.2。表1.2养老设施建筑的服务对象及基本服务配建内容Table1.2TheserviceobjectofendowmentfacilitiesconstructionandbasicservicePeijiancontent养老设施服务对象基本服务配建内容老年养护院介助老人、介护老人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康复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服务用房、场地及附属设施养老院自理老人、介助老人、生活起居、餐饮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综介护老人合服务用房、场地及附属设施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介助老人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的等服务用房、场地及附属设施(资料来源:《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老年养护院:为失能(介护)、半失能(介助)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照料机构。养老院: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饮食,休息、文化娱乐等活动日间护理的设施。1.1.2研究范围界定通过对以上基本概念的分析,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相关界定,文中不同身体机能老人指自理、介助、介护这三种类型的老人。机构养老设施指养老机构,具体设施类型为我国现行规范中《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养老设施的分类:老年养护院、养老院,以及《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分类中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这四种建筑类型,在本文中定义为机构养老设施。1.2研究背景1.2.1中国老龄化现状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如表1.3所示示,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已达到2.12亿,占总人口数的15.5%;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数的10.1%,并且这个数据比例正持续增长。 4第一章绪论硕士研究生论文表1.3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Table1.3In2014China'stotalpopulationandcompositionanalysis年末数(万人)比重(%)全国总人口136782100其中:城镇7491654.77乡村6186645.23其中:男性7007951.2女性6670348.8其中:0-15(不含满16周岁)2395717.516-59(含不满60周岁)9158367.060周岁以上2124215.5其中:65周岁以上1375510.1(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统计作者自绘)据相关机构推测,2020-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增长(如图1.1),2030-2050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最危重”的时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预计到2040年,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这些数字说明了我国老龄化发展的急迫趋势,也预示了中国将要面临庞大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尤其高龄老人数量的增加,对居住、护理和社会服务有更高的要求。14亿13.9亿13.4亿13亿总人口老年人口12亿3.97亿4.34亿3.12亿2.56亿1.74亿18.28%22.44%30.54%33.90%12.90%20102020203020408图1.12010-2050每隔十年我国总人口以老年人口发展趋势Fig1.1Everytenyears,2010-2050China'stotalpopulationdevelopmenttrendofagingpopulation(图片来源:作者自绘)辽宁省作为北方大省,随着最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也逐渐凸显,而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辽宁省人口密度最高,最集中的城市,作者整理绘制了截至到2014年为止沈阳市分地区人口数量情况,如表1.4所示,沈阳市60岁以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5上人口比重超过全国该比重近2倍,数据表明沈阳市60岁以上户人口为1.8位,这表明沈阳市的家庭结构还处于传统主干型家庭结构。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了解到2010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74.83岁,辽宁省为76.38岁。省卫计委指出“2014年全省呈现居民人均期望健康寿命达到78.6岁”。人口预期健康寿命的持续延长,未来我国以及辽宁省老龄化程度将继续提升。表1.42014年沈阳市分地区人口数量情况Table1.42014pointsinshenyangareapopulationsituation总户数总人数60岁以上人口比重(%)老年人户人口全市26018187271126142705919.621.83市区19036395245928104556619.931.82和平区22755464052013444620.991.69沈河区26179871768915452321.531.69大东区25589369269914142420.411.81皇姑区28835381331616516120.311.75铁西区33137289749817800619.831.90苏家屯区1593964288128550419.941.90东陵区1125393134155061816.152.29沈北新区1123073193656093519.081.85于洪区1544274226147494917.732.071.2.2中国机构养老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发展,我国养老机构数量迅速扩张。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收养机构(含养老机构)数量仅为8365家,而截止到2013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已达42475家;从“十五”期间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养老床位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从5.0%提高到15.3%,而这一急剧增长的数据与民办养老机构数量的几何级增长密切相关。同时,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与地位大大增强。2011年,民政部将2006年提出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修正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服务体系”的新表述。这表明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由原来的“补充”地位走向“支撑”地位。但随着机构养老的建设发展,迅速增长的趋势使行业内缺乏对机构养老的深入思考,具体表现为: 6第一章绪论硕士研究生论文1.养老机构的行业规范、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护理制度欠缺等根源问题导致养老设施体系不健全,养老机构建设缺少科学指导、盲目跟风,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对养老设施的分门别类规范不严谨,对机构养老所包含的设施定义不明确,直接导致其内部的使用功能不配套。现阶段的养老服务设施名称繁杂、类型各异,大致有老年公寓、托老所、敬老院、安老院、养老院、福利院、护理院、护老院、护养院等名称,而这些养老设施职能相似,接待对象和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分工很不明确,分类极不规范,给运营和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2.机构养老理念的缺失,机构养老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存在很多不足与弊端。养老设施只能提供生存性照料,仅仅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的要求。空间环境往往更接近医院或集体宿舍的模式,没有家庭的气氛,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居住条件较差,多人同居一室,个人私密性无法保障,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之间相互干扰。仅满足居住、餐饮等基本生活需求,往往只注重卧室的空间设计,而缺乏对公共空间需求与设计的思考,棋牌室、图书室、健身房等公共空间没有经过深入设计,利用率低,不能成为相互交流的场所,对老人休闲交往等生活行为的需求关注较少;餐厅采用集体用餐的方式,没有家庭般的亲切宜人的环境。大部分养老设施并没有提高对护理单元的认识,只是简单的分割出一个或两个房间设置为医务室,并没有加以利用。在管理方面,仅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注重安全及管理上的方便,制定规则使老年人的日常行为更易管理,致使缺乏对老年人自主生活需求的尊重。在生活作息方面一般采用集体式照料的方式,吃饭洗衣等日常生活受设施作息制度的支配,老年人缺乏生活的自主支配和选择,生活环境封闭。3.机构养老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随着机构养老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高端养老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代表我国居民在物质精神层面都有所提高,对好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追求,但同时高昂的入住费用也使很多老人望而却步,致使资源的极度浪费。而同时城市中以营利为目的的养老院虽费用在老人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居住环境往往却大打折扣,设施内居住密度较高,人均面积分配并不理想。高端养老院占据大面积的优质环境资源,设施空间环境较好,但费用较高,入住率较低;而中低端养老院在城市高密度建筑中,以多床位为建设先决条件,尽可能多牺牲公共空间,居住空间环境较差,但费用可接受,入住率较平均。这种极端的现象已成为城市中养老设施的常态,平衡这种资源不平均的现象也是未来机构养老设施法展中要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发展,在居家养老逐渐转变为养老主力的过程中,机构养老仍承担一定的养老责任,届时机构养老会成为老人为追求生活多样化的选择,对其空间环境会有更多需求。而近年建筑学界出现对设施中入住的老人进行环境行为的研究方法,即以老人的行为特点切入,研究老年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为老年人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同时也为我国机构养老设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71.3研究目的及意义1.3.1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内新建,改建养老设施基本情况的调查、访谈、问卷发放、实地绘制建筑平面等相关调研方法,整理、分类、分析、统计、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结论。主要针对不同身心机能老年人,即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生活行为特点、空间行为特征、空间利用情况;以及设施内公共空间使用配置情况进行调研统计,以期研究公共空间的空间构成对不同身心机能老人的影响,不同身心机能老人在不同空间内的使用需求,以及养老设施中老年人对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环境的改变不断变化、逐渐衰退的过程,在其衰退的过程中也同时伴随着生活行为与使用需求的持续变化。因此,研究养老设施的公共空间构成与不同自理程度老年人的行为特点之间的关系,提出养老设施公共空间、空间关系、空间尺度的设计建议,以及研究养老设施内不同功能空间的配置需求,提出其设计建议,以期为老年人的长期居住的空间提供宜居的空间品质,适老化的空间感受以及空间需求,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3.2研究意义我国的养老设施很少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心理特点和照料特点为出发点,来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部分养老设施还存在明显的功能配置缺口,且各种设施类型使用功能的交叉与重叠,我国也没有明确条例对其进行相关使用界定规范。因此,以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不同身心机能老人的行为特点,满足不同身体机能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居住空间行为需求、功能空间配置需求,是机构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生活环境质量的必要前提。对不同身体机能老年人空间行为特点、使用差异性对及公共空间功能配置的研究,是对养老设施进行类型划分的依据。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不同身体机能老年人的在不同类型空间中生活行为特点、对空间使用的需求存在差异性,以及功能空间配置的需求,才能更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设施类型的划分。同时,也只有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空间行为特点和不同功能空间的配置的需求,才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不同类型设施的建筑设计,真正为提高养老设施中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技术支持。综上所述,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8第一章绪论硕士研究生论文1.4研究动态“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确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居住政策,同时提出了“9073”的养老居住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以养老模式的不同对研究论文进行分类,从关注这三类养老模式的文章比例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在老年建筑研究方面与国家的养老政策有一定的契合度,研究居家养老的论文最多,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也都占到一定的比例,养老模式类型的研究趋势与我国老龄化情况相吻合,呈辅助增长状。通过对我国2000年以来高校设计类专业(主要为建筑、规划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期刊杂志,会议论文中关于老年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收集、分类、统计,总结关于老年建筑和养老问题的研究现状。共收集到老年建筑研究相关论文共1770篇,时间跨度从2000年到2015年。根据论文研究出发点与问题着手点,把老年建筑类论文按养老模式分为居家养老模式(老年住住宅、老年住区)。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机构养老模式(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老年公寓),三种类型。表1.52000-2015年我国论文期刊对不同类型养老模式研究数量统计Table1.5PaperjournalinChinain2000-2015onthenumberofdifferenttypesofpensionmodestudystatistics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设施机构养老设施2000-200424534452005-20091491311782010-201552393443总计4465586662000-2004年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社会老龄化与建筑设计,居住环境,主要集中在对老年人住区、老年住宅的研究。这表明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初期,居家养老是人们首选的养老方式,社区、机构等养老方式还不被老人们所接纳,研究者更着重关注老人居住环境的改善。2005-2009年论文倾向于研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性质的养老机构,还有老年公寓,养老院类的机构养老设施。对老年活动中心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深入,重视了起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养老设施也不再持排斥态度,更多的老人愿意接受机构养老。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92010-2015年论文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呈现出居家养老向社区、机构养老方面延伸,建筑设计的研究转向规划设计、空间设计的发展。同时出现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在研究老年建筑同时,研究者也不再拘泥于建筑的形式,而是从使用者的角度为出发点,更多的开始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生理感受。2010年后的论文研究,开始逐步偏向地域性研究,包括对国家,区域,城市,以及个案研究。以国家为界限来研究养老设施的主要对象为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这些国家较我国而言,老龄化社会比我国开始的早,养老相关的政策制度也先于我国开始探索,比我国有更成熟的经验,模板。其中主要以日本地区的养老机构调研分析研究比重最大。不同区域的养老设施范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包括我国北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而对城市范围中的老年建筑研究数量也占主要部分,其中主要为上海、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这些论文在城市范围内对不同的老年居住建筑、设施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其中关于老年公寓的研究最多,其次是老年社区和老年住宅的研究。与本论文相关度最高是机构养老设施方面的研究,包括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养老院等养老设施。其中,对老年公寓的研究较为系统完整,涵盖了老年公寓的套型、室内外环境适用性、交往空间、功能设计以及扩展性等各个方面等;对其他老年设施,包括养老院、托老所、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公园、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临终医疗类建筑等的研究还较为分散,论文数量相对较少。表1.62000-2015年我国论文期刊对机构养老设施研究主题分类统计统计Table1.6paperjournalsofinstitutionsendowmentfacilitiesresearchsubjectclassificationstatisticalstatistics建筑规划老年适应性公共空间行为研究绿色建筑2000-20042218510002005-200971621924202010-20151681375870173总计26121782104193从建筑单体角度切入的研究最多,分析原因,一是由于建筑专业本身其研究成果在统计论文的专业分布中比重最大,二是老年建筑单体的种类较多。针对单体的研究从微观的尺度研究老年人涉及私人生活和公共活动的各种空间,包括住宅、公寓、养老院及其他配套公建。从规划角度出发的论文,主要探讨的角度为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设施的设计以及改造如何满足为老年人服务的需求,包括对老龄化居住环境、老年社区规划模式、社区老年休闲空间规划、老年住宅区户外空间以及混合住区规划,空间布局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空间为切入点的规划分析,其中社区公共空间为讨论的焦点。从老年人群体特征角度分析的论文,主要根据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的特点来分析适合老 10第一章绪论硕士研究生论文年人居住的空间环境,包括对生活空间、照明及产品的研究。这类研究的侧重点是从老年关怀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物质环境的控制来实现养老环境对安全性、舒适性和老年人延续生活价值的需求。从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角度研究养老问题的论文,主要针对社区和配套设施的公共空间。这类研究突出户外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重要性,关注老年人的群体生活,包括从规划和景观角度分析交往空间的形成,从环境行为角度研究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以及从产品设计角度研究老年公共设施等。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绿色建筑的普及,切入点也有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出发,这类研究根据实际需求和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上的特点,重点从用地规划、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环境营造等方面阐述社区养老设施建筑的绿色设计。从生活行为与空间关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主要切入点有对养老设施中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生活行为扩展与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对机构养老院中设施空间要素与行为类型关系的探讨;对于养老设施中老年人的交往障碍与公共空间的关联性研究;以及对养老设施内空间知觉体验的研究。本文拟通过对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生活行为的观察调查,找出其对空间构成、空间尺度,空间配置需求的不同使用要求的差异性,从而提出适用于不同身心机能老人的养老设施建筑的设计建议。同时也对养老设施内部一些容易被建筑师忽略的功能空间提出一些设计建议。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对养老设施的细节化,适老化设计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111.5论文框架图1.2论文框架Fig1.2Thesisframework 12第一章绪论硕士研究生论文1.6本章小结本章片头对相关性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进而以我国的老龄化现状为入口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分析我国养老模式的演变过程,同时分析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提出我国机构养老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再本章最后一节,回顾统计了国内建筑学界从2000—2015年对老年建筑的论文研究,并对论文进行分类,归纳,并总结出我国建筑学界对养老设施论文研究的规律。本文除了绪论,分为四部分:第二章介绍了本文调研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本文采用调查方法,行为调查方法,即观察法、行为地图法、问卷访谈法,并对所调研机构中的老年人基本状况进行归纳分析;第三章对老年人的行为类型与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老年人在不同空间、空间领域的行为类型、行为特征;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的行为类型及特征。第四章从公共空使用情况的角度切入,分别老年人在门厅、公共活动室、走廊、餐厅等公共空间内所发生的行为、空间的使用情况及空间感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得到大厅、公共活动空间、走廊等公共空间的面积指标,空间使用率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从养老设施内功能空间配置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养老设施中老年人对需辅助空间需求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后两章是本文的重要章节,旨在为机构养老设施的进一步细节完善提供意见参考。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13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为了选择能符合本文研究目的,研究目标的养老设施空间研究,笔者实地走访了沈阳市15家机构养老设施,通过对这些养老设施的建筑平面、空间构成进行分析,从空间构成到空间细部等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在养老设施内,根据调研实际内部情况,空间使用特点,老年人生活行为方式,通过环境行为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以便获得第一手调研资料,并通过分析确定本文研究内容。2.1机构养老设施调研2.1.1调研对象选取通过沈阳市民政局官网及养老设施网络登记等信息渠道了解到,目前沈阳市约有151家养老院,其中沈河区9家,皇姑区15家,和平区3家,大东区17家,铁西区6家,苏家屯区3家,东陵区20家,沈北新区14家,于洪区30家,新民25家,法库县1家,辽中县6家,康平县1家。笔者通过相关收集资料,收集了沈阳市东陵区,大东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于洪区,沈北新区,和平区8个辖区的67家养老设施的基本资料。其中,以老年公寓与养老院数量居多,分别为17、25家,老年养护院9家,老年福利院5家,社区类养老设施类别的托老所与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各5家,表2.1。表2.1养老设施分类比例Table2.1Endowmentfacilitiesclassificationrate设施养老公寓养老院福利院护理院养护院托老所照料中心数量172551955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对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规模划分标准(表2.2),对辖区内养老设施规模进行统计(图2.1),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分别有41家、15家、7家、4家。养老设施的建筑平面形式中一字型平面形式55家,L字形图2.2沈阳市养老设施区位分布图5家,凹字形4家,回字形3家。其中Fig2.2Shenyangendowmentfacilitieslocationmap(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14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公办养老设施10家,民办企业养老设施4家,民办非企业养老设施53家。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为老城区以中、小型为主,近郊区以特大型为主,且呈现出中心城设施分布密集,城郊区呈分散状,如图2.1。表2.2养老设施规模划分标准Table2.2endowmentfacilitiesscaledivisionstandard《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中对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规模划分标准规模人数人均用地指标小型50人以下80~100㎡中型51~150人90~100㎡大型151~200人95~105㎡特大型201人以上100~110㎡《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养老设施等级划分老年养护院(床)养老院(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人)小型≤100≤150≤40中型101~250151~30040~100大型251~350301~500—特大型>350>500—4小型43一字型75中型L字形15大型凹字形41特大型55回字形图2.1调研设施信息统计Fig2.2Shenyangendowmentfacilitieslocationmap在以上信息收集基础上,笔者实地调研了15家养老设施,并通过资料收集,观察,询问等方式获取这些养老设施的设立年代,机构性质,床位规模,护工人数,建筑面积等详细基本信息(详见附录)。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根据现场信息绘制了这15家养老设施的平面图,后期用CAD绘制出建筑平面,以此来把握养老设施的空间构成以及各个公共空间的布局模式,单元分布。如表2.3。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15表2.3实地考察养老设施的建筑平面形态Table2.3Fieldworkendowmentfacilitiesconstructionplaneform平面形态建筑平面直线型DL1-ADD2HG1折线形DD3HG3SH1凹字形DL1DD4鉴于上述调查分析以上15家设施,笔者对调查设施的选取主要以以下标准为依据:1)设施区位在市区或在郊区;2)主办单位性质为政府或为社会;3)设施功能空间构成是否具有代表性;4)设施的建筑规模、楼层规模是否具有代表性;5)建筑平面布局模式是否多样性,6)设施的类别是否具有代表性。最后考量各设施的调查意愿与配合度,选取DL1、DD2、DD4、SH1、SH2、HG3,6家设施作为深入调查的对象,进行空间分析。2.1.2调研对象概况设施样本调研的基本概况如表2.4,6家设施样本中,两家设施为政府投资建设;两家设施为老年公寓,两家设施为养老院,一家为休养院;在床数规模上,两家设施为大型,两家设施为小型,一家为中型;其中呈“凹”字形与呈“L”字形设施各两家,一家为直线型空间布局。 16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表2.4调研设施基本概况Table2.4Basicsituationresearchfacilities编号设施类型机构类型建筑规模空间形式二层平面图DL1养老院公办大型“凹”字形DD2休养院民办中型直线形DD4老年公寓公办大型“凹”字形SH1养老院民办小型直线形SH2休养院民办中型“L”字形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17HG3老年公寓民办小型“L”字形(1)DL1养老院1.基本情况DL1成立于2001年,是政府公办的大型养老设施,位于东陵区深井街道,属于城乡郊区,离市中心稍远。设施占地面积38000㎡,建筑楼层规模为4层,平面形式为凹字形布局与平面型布局,一层至三层为老年人主要居住单元,设有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护工休息间,共有床位500张。主要接收对象为城乡附近的的三无等孤寡老人,通过对管理者的交流访谈,了解到设施内现入住约老人290人,入住率为58%,其中特护老人为有40人,占总人数的13.8%;普护老人60人,占总人数的20.7%。其中以男性居多。2.设施内环境及配套如表2.5,为DL1养老院内各层老年人自理程度与公共空间配置要素。餐厅设置在首层,分别设有门厅接待室,广播室,吸烟室,医务室,二层设有大规模的公共活动室,以及两条对外的外走廊,三层在走廊外规律性的设置外阳台,每层走廊的尽端设有洗衣房,四层为办公空间,部分区域设为天台,据笔者调研观察,因其设室内外高差,且不设有无障碍设施,老人在此处行走容易摔倒,并向工作人员了解到此天台仅供护工在此晾晒衣服、被罩等。老人居室内配有电视机,供老人观看娱乐,并设有独立卫生间。设施内对身体机能不同老人进行竖向分区图2.3,设施内左边的居住着为自理老人,右边居住者为身体机能有障碍或需要护理的老人。介护老人区自理、介助老人区图2.3DL1竖向分区自理介助介护老人Fig2.3Theverticalpartitionself-caremobilitylietoprotecttheoldman(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18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表2.5DL1养老院各楼层老年人人身自理程度及空间配置Table2.5DL1floorstheelderlynursinghomeoneselfbodydegreeandspaceconfiguration楼层自理程度公共空间配置首层自理,介助,介护门厅、吸烟室、餐厅,医务室二层自理、介助、介护多功能厅、超市、手工艺室、吸烟室,外走廊三层自理、介助、介护健身房、外阳台、护理室3.护理制度与作息安排DL1院内共有护工95名,平均每个护工护理3位老人,但由于有介助,介护老人的特殊性,护工通常是以单元为单位照顾自理老人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负责楼层的清洁打扫消毒清洗工作。设施内三餐设施统一规定用餐时间,其他时间老人可以在自己规划安排的允许时间范畴内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但设施属于封闭式管理,老人只能在院子内进行室外活动,不能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就管理方设施活动安排方面,结合调研资料显示老年人可以自愿参加设施活动,白天内设施内部的健身房,台球厅等设施对老年人开放,手工艺室,超市,以及健身房内部分健身器材呈现荒废现象。二楼的多功能厅,因其空间巨大,只承担大型聚会作用,院方并没有合理的做出分割,呈现出功能浪费的状态。(2)DD2休养院1.基本情况DD4院成立于2009年,是隶属于大东区的民办养老设施,属于中型老年休养院,主要面向社会,接收城市自费老人,调研期间,该院养员为105人,入住率为70%,该院位于大东区,处于辖区中心地段,周围交通便利。设施建筑面积5000㎡,建筑层数为4层,1-3层为老人居住区,4层为多功能厅,设置有两人间,三人间等多种居住房间形式。2.设施内环境及配套表2.6为DD2养老院中各个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以及功能空间配置分布,DD4接收的大部分为自理老人,少部分介助,介护老人,一层为餐厅,四层为多功能厅。因受室外场地的限制,在调研时发现午饭过后老人喜爱在入口处晒太阳,形成小型的人际圈。DD4院为直线形布局。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19表2.6DD2养老院各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及空间配置Table2.6DD2floorstheelderlynursinghomeoneselfbodydegreeandspaceconfiguration楼层自理程度公共空间配置首层自理,介助,介护餐厅、医务室二层自理、介助、介护居室三层自理、介助、介助居室四层—活动室3.护理制度与作息安排该休养院入住的老人以自理老人居多,所以护工主要的工作为打扫所在楼层的卫生,并且对入住的少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送药,送饭等护理。DD2休养院对设施采取的为封闭式管理制度,但对四层开放式的活动室没有时间限制,老人在早餐过后可以自行进行交往行为,娱乐休闲行为的发生。(3)DD4老年公寓1.基本情况DD4院成立于1998年,于2004年对设施进行改造,是民办养老设施,属于大型养老设施主要面向社会,接收城市自费老人,调研期间,该院养员为90人,入住率为75%,该院位于大东区,处于城市边缘处,周围交通便利,附近有医院设施,。设施建筑面积6300㎡,占地面积11000㎡,建筑层数为3层,2-3层为老人居住区,设置有多种居住房间形式。2.设施内环境及配套表2.7为DD4养老院中各个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以及功能空间配置分布,DD4接收的大部分为自理老人,少部分介助,介护老人,一层为餐厅与健身房,入口大厅处为老年人自发形成的活动厅,在调研时发现老人尤其喜欢聚集在这里,二楼设有活动室与医务室,并且在中庭附近也布置有健身器材与桌椅,三层设有阅览室。因DD4院为凹字形布局,二层,三层一条走廊间隔设置外挑内阳台,一条走廊只有几个居室单元设施联通室内封闭阳台。 20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表2.7DD4养老院各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及空间配置Table2.7DD4floorstheelderlynursinghomeoneselfbodydegreeandspaceconfiguration楼层身体机能公共空间配置首层自理,介助,介护门厅、健身房,餐厅,水房二层自理、介助、介护大厅、活动室、医务室、水房三层自理、介助、介助大厅,阅览室、水房3.护理制度与作息安排由于该院入住的基本为自理老人,所以护工主要的工作为打扫所在楼层的卫生,并且对入住的少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送药,送饭等护理。DD4养老设施对活动室的使用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如表2.8。设施内老年人在早餐过后可以自行选择管理者安排的娱乐设施活动项目,但是开放时间有时间规定上午:9:30-11:00,下午14:30-17:00,而且对活动室的使用有规定的注意事项。表2.8DD4养老院娱乐活动时间安排表Table2.8DD4Nursinghomeentertainmenttimeschedule时间内容8:20读书、看报9:30麻将、棋牌、扑克等娱乐活动11:10活动结束14:00读书、看报15:00麻将、棋牌、扑克等各种娱乐活动16:30活动结束17:30在院子里唱歌、跳舞、扭秧歌18:30全天活动结束(4)SH1院休养院1.基本情况SH1设施成立于2005年,位于沈河区中心地段,设施地段交通便捷,周边设施资源丰富,占地面积6000㎡,建筑平面布局形式为“L”字形,是政府批准认可的民办中型养老设施,主要收住辖区内自费城市老人,共设床位120张,调研期间,设施内收住老人107人,入住率为89%。建筑楼层高为3层,首层至三层均为老人居住单元。2.设施内环境及配套SH1设施内首层、二层居住自理老人,三层居住介助、介护老人,设施一层设施小型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21活动室。储藏室;二层为厨房,小型员工餐厅,活动室;三层为医务室及餐厅。见图表2.9。表2.9SH1养老院各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及空间配置Table2.9SH1floorstheelderlynursinghomeoneselfbodydegreeandspaceconfiguration楼层身体机能公共空间配置首层自理储藏室、活动室二层自理活动室、餐厅三层介助,介护医务、餐厅3.护理制度与作息安排该院护工仅对设施内老人进行生活起居照料,及室内卫生清扫,走廊清扫以及公共空间的清扫有专人打扫,消毒等。医务人员每日会对老人进行身体检查。设施内会不固定组织集体活动,大部分时间受老人自由分配,老人可以根据自身行为习惯选择越来休闲活动。(5)SH2休养院1.基本情况SH2位于沈河区,成立于2001年,是公办的服务于区级的小型养老设施,主要接收附近居民,该院位于沈河区中心区域,怀远门附近,位于小区院内,周边交通便利,设施资源丰富,收住对象为自理,介助,介护老人。占地面积2500㎡,共120张床位,调研时入住112位老人,入住率为93.3%。建筑楼层高为4F,建筑平面布局为直线型。一层至四层均为老人居住单元,设有双人、三人及四人间等。2.设施内环境及配套如表2.10所示,SH2设施内一层与二层居住身体机能较好地自理老人,三层及四层居住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以及介护老人。设施内一层设有小餐厅,供员工与老年人使用,二层设有大餐厅与活动室,分别设置在走廊尽头的两端,医务室与活动室相邻,三层设置有一间小型活动室,走廊一端尽头通向室外平台,可供老人休闲放松,或供护理人员晾晒衣物等。居室内没有独立卫生间,每个房间为老人提供电视机。 22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表2.10SH2养老院各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及空间配置Table2.10SH2floorstheelderlynursinghomeoneselfbodydegreeandspaceconfiguration楼层身体机能公共空间配置首层自理餐厅、门厅二层自理活动室、餐厅、医务室三层自理、介助,介护活动室、阳台四层自理、介助,介护台球室、视听室、图书室3.护理制度与作息安排设施内护工同时兼顾照顾老人与清洁卫生的工作,护士对老年人的检查治疗一般在医务室进行,不进行游走式医疗检查。管理者对各类设施的使用时间没有明确的限制,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随时安排自己的娱乐活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打麻将,读书看报,聊天,散步,运动等休闲活动,且设施呈开放式管理,自理程度高的老人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在设施外进行社会参与性活动。(6)HG3老年公寓1.基本情况HG3设施成立于2009年,建筑平面布局模式为“L”字形,位于皇姑区中心地段,设施地段交通便捷,设施与居民楼合建,楼下设有门诊,药店等设施,建筑面积2752㎡,是政府批准认可的民办小型养老设施,主要收住辖区内自费城市老人,共设床位80张,调研期间,院方管理者表示不接收介护老人,设施内收住老人50人,入住率为75%。建筑楼层高为八层。2.设施内环境及配套表2.11为HG3设施的基本空间配置情况,设施内三层至八层均为老人居住单元。自助,介助老人混合居住,没有特别分区,因其与居民楼合建,所以首层公共空间只有门厅与收发室即接待室,餐厅与活动室合用,设在二层,为开敞式空间,厨房与餐厅形式为前厅后厨,且与储藏室合建,空间使用率较高,且设有医务室。表2.11HG3养老院各楼层老年人身体自理程度及空间配置Table2.11HG3floorstheelderlynursinghomeoneselfbodydegreeandspaceconfiguration楼层身体机能公共空间配置首层—门厅二层—活动室、餐厅、医务室三层自助,介助—3.护理制度与作息安排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23HG3为临街居民楼的一部分,设施对老年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老人在管理者规定的作息时间内可以自己安排娱乐休闲行为,因其活动室空间形式为开敞式,且与餐厅合用,院方对老年人使用娱乐设施的时间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2.1.3调研对象总结通过对以上设施的调研,并对养老设施进行横向比对,对沈阳市养老机构进行如下总结:1.沈阳市机构养老设施建筑平面形式以直线型为主,建筑功能形式还停留在对医院,宿舍等居住模式的复制层面上,即居住模式为走廊式布局。这种生硬,冷漠的居住模式在使用时难以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同时也与中国自古以来传统居住环境相违背,从而老人在居住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积极性较低。而充满家庭氛围的单元式居住模式在对样本调研时没有发现,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发现,高端机构养老案例中偶有个案。2.沈阳市的机构养老设施在使用时存在建筑分类不明确的现状特点,具体表现为虽机构以养老院或养护院等命名,但在建筑使用时并没有体现出其功能定位的独特性,仍是以居住、餐厅以及活动室为基本功能而构成的养老设施全部空间,而事实上,不同的功能定位要求设施配备不同的功能空间,如以养护型为主的养老设施,在设计初期时,应考虑设施内入住人群主要为介助及介护老人为主,宜在方案阶段以其特殊的生活使用特点,以及康复护理需求,设施康复理疗空间,也宜在细部设计时,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使老人与建筑有互动。3.入住率的高低是机构养老设施最直观的评价标准,而设施入住率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作用下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机构性质,地理位置选择,设施空间品质以及设施配备情况等。1)机构性质不同公立性质的机构养老设施入住率较私立性质机构养老设施较高,通过分析比较其原因为:公立养老院为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其建设出发点是为解决片区养老问题,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模式,入住者基本为免费入住,同时养老院内部设设施环境较好,居室环境不拥挤,设施配备情况良好,一般规模较大。但同时因为政策辐射范围有限,满足条件的居民也在少数,所以公立养老院设施数目较少,也较难满足社会上对床位,生活照料的需求。私立性质机构养老院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养老院较少的床位需求,但与此同时,因私立养老院为个人在政府部门注册,是以个人盈利为设立出发点,设施内功能设计时也是以尽可能多的牺牲功能空间,而设置成生活居室为主要设计方法,这大大的减少了生活品质,与空间质量。以至于老人在选择养老院时对这种居住环境差的私立养老院 24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产生排斥感,而不愿选择入住,进而导致私立养老设施入住率不高。2)位置规模不同机构养老设施的地理位置选择以及规模大小的不同也影响养老设施的入住率,具体表现为城市周边养老设施规模较大,且均为新建建筑。城市中心养老设施规模较小,以居民楼改建、旧建筑改造为主,新建筑为辅。城市偏远地区虽规模较大,但因交通不便的等原因,导致其入住率没有城市中心区设施高,但相比较而言,偏远地区对入住率仍占有较大的持有量,这与其设施规模有关,大规模的建筑体量,为居住空间提供了放松,宽敞的环境,老人希望在高品质的环境中生活,养老,但其昂贵的入住费用也同时影响着城市周边较高端养老院的入住率。而城市中心养老院,因地理位置原因,建筑规模一般较小,多为居民楼改建,而因养老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在改造时较其他功能建筑有一定的难度,其入住率虽然较高,但老人在其中的生活品质并不乐观,高密度的生居住环境,与设施化的管理,并未给老人提供良好的晚年居住环境。3)设施配置不同机构养老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为居住建筑,更多的可以作为公共建筑来看待,当建筑中功能空间配置丰富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老人前来入住。通过调研,沈阳市养老设施中,大型养老设施中的功能配置未必齐全,而有的中小型养老设施反而能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而入住率较高。良好的空间质量以及配备齐全的功能配置能为老人生活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与生活便利,老人以及家属选择养老院时,更容易对这种重视生活的养老院产生归属感。4.沈阳市机构养老设施缺乏对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思考,没有考虑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对不同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在新建养老设施中也存在着空间缺失等配置问题。2.2研究方法在统计并确定调查机构养老设施后,制定了调查方案与调研方法。调查初期均要对各个楼层的建筑平面和家具布置进行测绘。在调研期间,笔者采用了参观观察法,行为地图法,问卷访谈法。2.2.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某种自然条件下对人的行为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行1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到老年人行为的发生过程,而且还1《环境行为学概论》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25能对具体行为的参与度,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并且掌握与了解。鉴于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多数人对养老院的生活缺乏直观了解,新闻、网络等媒体对养老院的描写模棱两可,因此笔者首先采用行为观察法,身临其境地体验养老院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排除社会和媒体的舆论干扰,直接获得养老院现实生活的真实图像。笔者介入调研养老院的现场之初,向管理方说明研究的意图和进行方式,在调研过程中,参与到老人的集体活动中和提供帮助。笔者记录观察到的老人行为模式、机构活动、空间使用等资料。行为观察法先于行为地图法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行为地图记录过程中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影响。2.2.2行为地图法行为地图法是一种利用环境场所地图或设计平面图进行系统观察的环境行为研究技术。它通过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并将行为与空间的各部分相联系,可描述空间的使用状1况,发现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矛盾。行为地图的目的,是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生的频率,并说明其与设计的相关性。由于把行为与设计相互联系起来,就有可能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行为地图是这样的一种观察工具,有研究人员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标定在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上,经常把一种行为用一种符号表上,并注明此行为发生的时间。本研究行为地图的观察步骤如下:1)准备调查楼层公共空间的平面图,绘制在网点纸上以方便定位。2)对每个被观察老人进行数字编号,并设计老人、护工和家属等不同人群的图形符号,列在平面图上备查。3)设计简易行为观察表,包含人员编号、具体行为、交往人数、携带物品、日期和天气等信息。4)每半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将行为发生的地点和移动路线标定在平面图上。5)观察日期分别选择工作日和休息日各一天,在上午8:00—11:30、下午14:00—18:00.进行观察。6)作者(即为观察者)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以上步骤获得行为模式分布,分析行为地图虽然可以知道人们在场所中做了什么和怎样做,却无法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做。为此,本研究补充了问卷访谈法。2.2.3问卷访谈法问卷访谈是一种对访谈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1《建成环境主管评价方法研究》朱小雷 26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都是通过访谈前,通过资料收集设计的问卷,所有的访谈内容均是围绕问卷进行,所以问题与回答内容统一的,不存在含糊不明的回答。访谈方式为采用事先设计、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访问,因为不是通过问卷发放,而是采用自主问答的问卷调查方式,所以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没有要求,具有问卷回收率高,访问结果便于量化统计等优点,但因为调查过程中需要直接与被访者接触交流,要与被访者建立一定感情交流模式,导致调查所需要的时间长,使调查的规模受到限制。所以问卷访谈只在个别养老院中进行,访问样本基数为61位老人。访谈目的在于尽量收集所有被观察老人的基本属性、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他们在公共空间的使用感受等信息反馈,对访问结果统计分析,以获得行为地图法无法知道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访谈的问卷及访问结果详见附录。2.3老年人状况调研2.3.1老年人基本状况机构式养老设施接收入住的老年人来源比较广泛,所以在对其进行行为统计分析前,有必要对其基本属性进行统计与归纳。老年人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等等,以下数据均来自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统计结果见附录三,在所统计的养老设施中,男女老人所占比例相差较大,分别为38%和72%:在年龄构成方面,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70岁—80岁之间,占52.7%,60岁以下(含60岁)的老年人比例非常小,仅占9.2%:在文化程度方面,绝大多数老年人未受过正规教育(指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占71.6%,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2%;入住原因方面,40%的老人是因子女没时间照顾而入住的;在入住后,养老院中的朋友数的调查中,除12%的无效回答之外,有21%的老人有3位或3位以上的朋友;设施入住时间的调查中,10.7%老人入住五年以上,有40.3%老人入住时间在1-2年之内。在入住后有哪些生活行为发生改变的调查中,有19%的老人认为没有发生改变,有7%的老人认为与朋友交往不便。通过分析整理以上数据,可以初步得到以下几个观点:(1)入住老年人在性别比例上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别,结果显示女性居多,这也就是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应着重考虑女性的生活需求多于男性。(2)在年龄构成方面,绝大多数老人的年龄段处于70-80岁之间,而处于这一阶段的老年人,身体行动开始从行动自如到行动缓慢,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其他器械行走、活动,在走廊、大厅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这一点。(3)绝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这也就影响着其兴趣爱好的偏向,在配置老年人活动空间是应考虑到不同文化程度对休闲生活的不同倾向这一点。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27(4)在老年人入住养老设施的意愿上,有很多的老人表示自愿入住,在之后的追加调查中,笔者发现这些老人的说的最多的理由是:子女工作忙,生活压力大,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而现在养老设施的服务也不错。而在调查中40%的老年人是因为子女没时间照顾而入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机构养老设施认识的提高,笔者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部分老年人也会选择自愿入住的,也就是说,人们的养老观念已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机构养老设施为老年人养老设施的首选。(5)有21%的老人有3位或3位以上的朋友,这是一个相对乐观的数据,说明老年人在养老设施中能够形成一定的生活圈,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较为有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还是有9%的老年人认为与朋友交往不便,在交往空间的设计上要考虑到这一点。(6)在设施入住时间的调查中,只有10.7%老人入住五年以上,说明设施的生活现状不能极大限度的满足设施内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流动性的存在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所在,还有40.3%老人的入住时间是在1-2年之内。以上数据均表明在养老模式中,机构养老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怎样去留住这些选择机构养老方式的老人,是我们在发展养老设施道路上应该注意的问题,老年人接受设施这种养老方式后,要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让老年人真正在设施内享受养老生活,才是真正需要达到的目的。2.3.2老年人行为的特殊性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建筑是一个服务空间,要考虑到服务人群的生活行为特征才能更好的发挥空间服务作用。而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行为习惯都将随着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年龄的改变,在进入老年阶段后,由于心理、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将有更多时间和行为与其居住的场所产生关系,由此暴露出许多新的特殊需求。与此同时居住在养老设施内部的老年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同于居家养老群体的老年人,设施内老人作为受养者其行为很大部分受养老设施内部条件所制约,这点也与城市中大部分老年人所不同,养老设施中老年人活动内容远比老年人匮乏,特别是对老年人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活动中在养老院中比较缺欠,相应的这些特殊的需求与行为特点都应在养老设施的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并加以解决。据相关研究统计,在养老设施中,老年人每天在公共空间的停留时间较短,而绝大部分时间均停留在自己卧室,公共空间使用时间仅为居室的23%。这就使得我们不仅在老年人的卧室设计上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更要找出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并通过空间功能布局的改善,与设施的完善来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多停留在居室之外的空间,以便增加互相交流的可能性,重新建立社会文化关系,尽量减少老人独自在小空间内差生的 28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孤寂感。2.3.3老年人身心机能状况本文采用Lawton和Brody制定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评定设施内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该量表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操作简易,评定内容共14项,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的6项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8项,如表3-3。评定方法是在各项圈上最符合被测评老人情况的数字。(1自己完全可以做,2自己做有些困难,3需要帮助,4自己完全不能做)。评定结果按总分进行分析:总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身心机能强),大于等于16分而小于22分为功能下降(身心机能弱),大于等于22分为功能障碍(身心机能差)。表2.12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Table2.12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躯体生活自理能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1、乘坐公共汽车12347、穿衣12342、行走12348、梳头、刷牙12343、做饭菜12349、洗衣12344、做家务123410、洗澡12345、服药123411、购物12346、吃饭123412、上厕所123413、打电话123414、处理财务1234通过对养老设施中老年人的进行评定,身心机能强,即自理老人占总人数的63%;身心机能弱,即介助老人占总人数的27%;身心机能差,即介护老人占总人数的10%。说明在机构养老设施中,主要以自理老人占主要受养人群,其次为介助老人,而这两类老人在行为活动中,多为自发性,自主性行为,通过对空间的优化设计有更多的行为促进的可能性,因此,针对性的空间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2.4本章小结本章对沈阳市的机构养老设施进行样本抽取,调研分析总结。根据我国现行规范条例中对养老设施的等级划分标准,建筑平面形态的不同、设施类型的不同,对调研设施进行分类,并对调研设施进行基本信息,设施功能配置,以及护理制度状况概述,同时对调研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29状况进行相应总结,提出沈阳市机构养老设施现存的缺陷与不足;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采用了参与观察法、行为地图法、问卷访谈法等环境行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法所得出的数据,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老年人在设施内生活行为发生基本情况,并通过行为地图法的数据统计获得老年人行为具有特殊性的这一重要特点,分析不同身心机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并按照国际通用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即ADL量表对老人进行如下分类,“完全正常”、“功能下降”、“功能障碍”三种自理能力水平,即为自理、介助、介护老人,对调研养老设施中的老年人进行分类,为下文提供后续研究基础。 30第二章机构养老设施与老年人状况调研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31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特征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在养老设施中,居住者多为高龄老人,这里发生的行为既存在着人类行为的共性,又存在着它的特殊性,老年人在机构养老设施中的行为不同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这种变化性会使入住的老人产生不适应性与排斥性,而分析入住者的行为类型与特征,比较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生活需求,对不同空间的行为反应。研究老年人的行为有助于帮助研究者加深对老年群体的深入认识,从使用者的行为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全面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需求,从而使设计者,管理者以及护工更加立体清晰的了解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管理制度与服务护理的依据,同时也为设施内空间构成,空间细部的设计提供指导性参考。对些行为的分类归纳,对后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1老年人行为类型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后因心理及生理因素,其社会参与性不高,生活行为以及习惯将发生很大的改变,通过对设施内老年人进行行为观察、记录,分析在不同空间发生的行为类型,并记录其发生的概率,从而以老年人为出发点对空间加以改善。3.1.1老年人行为类型依据调查观察到的行为将入住者的日常生活行为按身心机能能力的多样性分为“必需行为”、“静养行为”、“休闲行为”、“社交行为”、“其他”等4大类型。必需行为是指维持老年人个人身体与生理需求所必要之生活行为,如饮食、排泄、清洁、家务、睡眠等;静养行为指老年人无为发呆、观察及小憩等静态休养行为;休闲行为是在可自由选择支配运用的、不受束缚的生活时间进行的个人休闲兴趣行为包含个人兴趣、阅读、视听、散步运动、宗教等;交往行为是指在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或被动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如:与好友交谈,在进行机构组织,或自发进行的活动;过程行为所包含的移动与等候行为,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等候用餐或等候电梯等被动行为,移动指老年人在有目的性行为过程中的行走行为。 32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硕士研究生论文表3.1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分类Table3.1Theelderlydailylifebehaviorclassification大分类小分类发生场所饮食排泄必需行为整理单独发生于居室内部睡眠静养行为观察设施内各个空间行小憩为个人兴趣类阅读型休闲行为视听设施内各个空间锻炼宗教交谈交往行为娱乐设施内各个空间家人探访过程行为移动设施内各个空间等候3.1.2不同空间中老年人行为类型根据8:30—16:30每隔半小时对公共空间中的老人的交往活动的现场观察记录,对所调研到信息中,在主要公共空间中老年人静养行为、休闲行为以及交往行为所发生比例进行了统计,如下图3.1所示: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33100%90%80%70%60%交往行为50%40%静养行为30%休闲行为20%10%0%大厅活动室走廊餐厅图3.1空间中行为分布图Fig3.1Behaviorpatterninthespace由图表可知,在4个主要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交往行为类型有较大的差别,对其主要交往行为发生的比例进行分析(从高到低),可知每个空间主要发生的交往类型:大厅空间主要的行为类型较为集中,交往,休闲,静养三种行为呈相同趋势发生,但相比较而言,静养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一些。活动空间内主要发生的为休闲行为,老年人主要在其中进行棋牌活动,交往行为与静养行为呈伴随状。走廊空间内交往行为发生的次数最多,这主要是因为走廊为主要的交通空间,行为发生的偶然性比较大,人流的聚集性也很大。其次是休闲行为,与静养行为,在对走廊行为发生概率统计时还发现,不同的走廊形式对老年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餐厅空间内主要发生的为必需行为主的饮食行为,餐厅作为面积较大的单元空间,由于笔者调研的几家养老设施中,餐厅在用餐结束后,管理人员会把餐厅关闭,也就是说,在用餐时间之外餐厅都是处于关闭状态,不同机构的不同管理制度,餐厅的使用时间也不同,但基本在两个小时的范围。而在用餐时间段内,发生的基本为交往行为,主要指吃饭时间,老年人进行的交谈,交往。休闲行为与静养行为通常伴随交往行为的发生,主要为用餐结束后,老年人会结伴在餐厅内走动,散步。进行小范围的活动,一般发生在性格外向的老年人范围中;不喜交谈的老年人在用餐完毕后也不是马上离开餐厅,而是在餐厅内停留一段时间,观察其他群体的交谈。3.1.3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行为类型根据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设施内老人的分类,并通过调研观察可以的出:身心 34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硕士研究生论文机能强的老年人自发性的积极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设施内的休闲娱乐与社交行为多样丰富,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进行自我照料,不需要或完全不用护理人员的帮助。身心机能差的老人日常生活易处于被动的状态,服从于设施内活动时间的安排,日常行为中部分活动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休闲娱乐生活较身心机能完全正常的老人差。身心机能弱的老年人大部分时间就是用餐、接受简单医疗服务或者静养发呆,很多必须行为,如用餐、如厕、盥洗等行为都需要依靠护理员的帮助才能完成;用于“休闲行为”与“社交行为”的时间则明显减少,且以在居室内看电视等相对消极的娱乐为主,个人兴趣、交谈、集体娱乐、运动等积极的行为皆较少。生活行为更多的为无为行为即发呆休憩等。生活能力功能下降及有障碍的老人相对完全正常的老人在交往行为上没有积极性,参与性,活动类型在逐渐减少,休闲行为也随着生理机能的减退,维持时间不长。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必需行为被护理行为所替代。“护理行为”是指老年人维持个人身体动作能力及健康所必需依靠外界完成的行为,以及在他人(护理员、家属、其他老年人)帮助下进行的吃饭、穿衣、入厕、清洗、移动等行为。如表3.3所示。表3.2身心机能差的老年人护理行为Table3.2Poor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elderlycarebehavior大分类小分类发生空间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护理行为家务护理单独发生于居室内部移动护理医务护理3.2老年人行为特征3.2.1老年人行为特征通过对案例进行行为观察法和问卷调研的分析,总结出其在公共空间中行为特征如下。1)老年人行为对光环境要求高通过问卷调研可知,受访的老年人认为设施公共空间良好的光环境是其选择停留的最重要原因,这与老年人的行为观察结果相符合。通过调研中的观察可知(图3.2)接受充足日照的区域,是老年人普遍愿意进行交往活动的区域。由此可见,良好的光环境是老年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35人选择停留交往的重要条件。图3.2SH2设施中老年人对光的选择图3.3DD2活动室地砖颜色Fig3.2ThechoiceoflightfacilityintheelderlyFig3.3DD2activityroomfloortilecolor(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2)老年人的交往行为受到色彩环境的影响较大问卷结果显示,老年人喜欢明亮浅淡的空间色彩,喜欢简约清爽的装饰类型。可见老年人更喜好高明度的色彩空间感受。在实际调研中,设施DD2的活动空间地砖颜色为偏深的暗红色图3.3,老年人普遍并不喜欢,对其交往行为起到阻碍作用。3)空间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对交往行为的影响问卷的结果显示,老年人认为走廊中最需要的设施是扶手,希望走廊中增加的功能类型是休息区。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养老设施走廊中设置的休息区利用率很高,发生交往行为频繁。可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其交往行为对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要求较高。4)老年人更易在小尺度空间中发生交往行为问卷显示老年人对活动空间的大尺度并不认同。根据实际的调研,在大尺度的活动空间中老年人的交往行为并不活跃,反而是在将大空间分割的小活动室中发生交往的行为种类和发生量更多。这说明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并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活动需求,反而小空间能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5)气候温度对交往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与室内公共空间相比,老年人在室外的交往活动更易受到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地调研,晴天的日子比阴天在室外活动的老年人比例大很多。老年人普遍喜欢在天气晴朗、气温高、风较小的时间段出来活动。这是由于各方面身体机能的下降,对温度和气候的敏感性增强,在日照充足的地方,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活动,更能接近自然,放松心情。老年人相对较敏感,易受环境影响,且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生活作息也大多受养老设施 36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硕士研究生论文以及管理者所影响制约,在调研中不难发现,老年人的生活行为丰富多彩,自主多样,一般设施内部组织的活动也比较有趣味性,多样性,管理制度相对也松懈,而与之相反,管理制度严格,有明确规定设施用房使用时间的养老设施内,老年人的作息就比较受约束,行为比较不自由,一般无为或发呆行为较多。3.2.2不同空间中老年人行为特征人类即需要私密性也需要相互接触交往,过分的接触与完全没有接触,对个性的破坏力几乎同样大。因此,对每个人来说既要能退避到有私密性的环境中,又要有与别人交流接触的机会,环境即可支持也可阻止这些需要的实现。环境设计中的一个基本点在于创造条件求得两者间的平衡,满足两方面的需要,即私密性与公共性。任何设计都应包含有私密性与公共性以及半私密与半公共性的空间。本文中将养老设施基本的空间领域层级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这四种空间类型所需求的空间品质应该为平级递进。几个居室组成一个生活单元,再由几个生活单元与公共空间构成完整的设施空间。下面对四种空间领域层次中老年人行为发生类型进行分析统计。养老设施中,老人对私密空间的个人领域划分不大,基本以居室内,个人床位为私密空间领域范围,在私密空间中,老年人在其中发生生活基本行为,以及介助、介护老人排泄行为或用餐行为,特殊情况下发生小概率洗浴行为。养老设施中的半私密空间一般指居室以外、生活单元以内的共用空间。如:公共卫生间,单元内的起居室,花园中的休息处,走廊中分割,围合而成的半开敞空间等。老人在其中发生起居行为,交往行为等。设施中老人康复训练室,接待室等空间可以划分为半公共空间,在其中老人多发生社交行为。门厅,走廊,活动室等空间可以定义为养老设施中的公共空间,老人在其中行为的发生大多数为自发性行为,且行为发生种类丰富,空间使用率较高,有明显的时间性。3.2.3不同身心机能的老年人行为特征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正常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作息时,一般以上午时间为主,上午时间精力较为充沛,能够活跃地参与设施活动和集体娱乐活动,谈话,聚集等交往行为贯穿全天,发生频率较大,并且活动的范围场所不固定,变换频繁,能够自主有选择性的参与设施活动与拓展生活行为,生活作息整体比较有规律,能够较好地适应群体的。设施规律化的作息安排,生活行为丰富。就餐时间伴随着全体移动特征,基本以一日三餐时间作为一日生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37活作息的分割、转换点,基本上能够按照设施方的规定进行三餐以及午休。其自主性较强,能够主动地适应与改变环境。生活能力功能下降的老人一般上下午的活动安排比较均衡,设施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性,且没有明显参与性,在午睡过后交谈行为开始展开,活动场所变化不多,生活行为较为丰富,生活行为主要分布在单元共用空间,较能适应设施的作息安排,但在设施活动方面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积极性,生活行为减少。其自主性相对减弱,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生活能力功能障碍的老人照料行为贯穿全天,无为行为比较明显,在管理者安排的设施内被动活动中参与度不高,也以无为行为最多或观察行为。活动范围基本在居室内,以床位为主要活动中心。生活内容单调,行为分布有局限性,生活作息个人差异性明显,生活行为单一。在生活环境中被动性较强,受设施环境影响较大。老年人随着身心机能的下降,生活模式由自主性开始转向被动性,照料方式也由自我照料转向护理照料。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身体机能的老年人提供差异性的空间设计。3.3本章小结本章对养老设施中老年人的行为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结合问卷与实际调研统计出的结论,对老年人在设施中的行为进行分类归纳,并描述了其行为活动的具体内容;利用行为观察法分析了不同公共空间中交往行为的发生类型,并发现老年人的作息生活受设施组织与管理要求影响,设施组织的活动越多,管理制度越宽松,老年人生活作息越丰富、自主,反之老年人的生活作息就会受到限制,在设施内的老年人发呆行为出现的更为频繁。同时也发现老人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行为大多均为自发性行为,如何对老人的自主行为进行引导,如何使老年人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是接下来要以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探讨的主要切入点。在各研究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分类中,将养老设施空间划分为“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4个空间领域层次,并提出在不同空间领域中应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行为引导性在设计时提高重视度。同时对影响老年人行为的因素进行分类总结,阐述空间的距离、感知、尺度、质量等因素与行为发生概率的关系,这些对调研的总结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提供依据。 38第三章老年人行为类型与特征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39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4.1门厅空间门厅空间是老年人在养老设施内发生交往行为的重要公共空间。其空间形态自由,开敞度高,是老人小憩、等候、休闲等活动发生频繁的场所。同时门厅空间所容纳的信息量丰富,人流活动频繁,易形成具有活跃氛围的有效交往空间。4.1.1门厅的基本概况通过对6个样本的空间建筑平面分析,如图4.1所示,将主入口在建筑平面中用不同颜色区分于其他公共空间,并为了下文分析探讨,也用不同颜色将其他公共空间用不同颜色分开来。SH1设施DD2设施DD4设施DL1设施图4.1调研设施门厅位置示意图Fig4.1Vestibularsketchmapresearchfacilitie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0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通过以上主入口空间与建筑平面的拓扑关系图,可以大致总结出直线型、“L”字形、“凹”字形这三种沈阳地区常见的建筑平面形式中的门厅布局形式。如图4.2。图4.2三种平面形式下门厅位置的选择规律Fig4.2Threekindsofplaneformthehallpositionselectionrule(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在直线型以及“L”字形平面中,门厅的位置选择位于平面中的中部或角部人流在此处进行交通分流,这种布置方式可以高效到达由门厅所连接的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间。“凹”字形建筑平面的布局模式主要由室外庭院到达中心主入口,通过门厅与公共走廊形成交通分流,达到各功能空间,这种布局模式的门厅空间多正对于庭院,有良好的景观视线。表4.1调研设施门厅功能布局Table3.3Vestibularfunctionlayoutresearchfacilities设施功能分布DL1广播室、接待室、楼梯、电梯、休息处DD1接待室、楼梯、电梯、卫生间DD4超市、活动空间、楼梯、电梯、卫生间、餐厅HG3接待、楼梯、电梯、休息处SH1楼梯、卫生间SH2楼梯通过表4.1对门厅空间中功能构成分析,可将养老设施主入口门厅空间的空间及其功能组织方式归纳为交通型、公共型、基本型三种主要方式:1)交通型如图4.3,该类型门厅空间的交通功能显著,楼电梯布置在显要的位置,公共走廊具有很强的方向引导性。因包含的功能类型较少,门厅空间所占同层建筑面积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低于平均值。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412)公共型如图4.4,该类型门厅空间的公共活动功能显著,整个养老设施的公共活动围绕主入口公共空间展开,所占同层建筑面积比例相对较高。图4.3交通型图4.4公共型Fig4.3ThetraffictypeFig4.4Thepublictype(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3)基本型如图4.5,该类型主入口公共空间包含服务接待、管理办公、楼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必要的功能配置,同时与养老设施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能的重复,对不同空间去向的引导明确。占同层建筑面积比例较为居中。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的反馈结果中发现,老人在大厅发生社交行为,静养行为等行为种类发生的可能性最多,老人愿意在入口大厅处停留,这就需要在入口大厅处为老图4.5.基本型年人提供一个具有亲切感且舒适的休息空间,方便老年人Fig4.5Thebasictype停留,同时也对老人其他行为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调研设施中门厅空间在建筑设计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调研现状问题主要以下三个方面:1)面积比例普遍偏小,空间压抑而缺乏特征,休息、活动区域交往气氛营造不足等。而事实上,适宜面积、良好的光线、温度、通风和功能分区的条件下,老人多数表示愿意在主入口空间停留活动;2)包含的功能相对传统,比较单一。养老设施的主入口空间并没有从其他类型建筑中分离出具有一定特征的功能组合,老人在空间中没有太多的活动选择,自主性难以调动。可以在主入口公共空间中设置相对集中的开敞区域,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群体老人、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3)设计上缺乏对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点的了解。功能空间要容易到达,尽量 42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缩短老人的步行距离;老人喜爱观看,随时有参与活动的可能,因此功能内容应在主要交通流线附近或是视线范围内设置;4)面积分配不合理,在功能配置齐全的门厅内,面积偏小,而空间有明显流线引导的设施门厅面积偏大,不同功能组织门厅的面积没有明确分类,不同类型的老年设施对门厅的需求也各有不同,而规范中也没有明确规定不同的养老设施对门厅内的功能要求,调研设施中门厅功能设施布置也比较混乱。4.1.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1.使用情况在全天调研期间,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门厅内老年人的人数,不同身心机能老人行为活动类型,位置等内容,以此分析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在门厅内的使用情况及空间需求。如图4.6所示: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5家门厅空间的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5%,32%,13%,这表示门厅中主要活动者以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为主,但介护老人也占一定的的比例。DL1SH1自理老人DD4介助老人DD2介护老人HG30%20%40%60%80%100%图4.6门厅中不同身心机能老人数量分布Fig4.6Vestibularfunctionpopulationdistributionindifferentbodyandmind2.位置选择在全天的调研结果中发现,门厅的使用者包含不同程度身心机能状况的老人,即自理、介助、介护老人,其中自理老人对行为发生所在的位置没有固定要求,对位置的选择倾向于接近主入口,且能观察到室外场景的位置,介助老人与介护老人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离居室较近的位置就坐,如靠近走廊,楼电梯的位置,表4.2。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43表4.2门厅中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对位置的选择Table4.1Thehallin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oldman'schoiceoflocation身心机能位置选择自助随机性、入口处,靠近室外空间介助入口处,靠近走廊,楼电梯介护靠近走廊、楼电梯等交通空间、靠近居室4.1.3空间使用率影响因素1.楼层限制的因素调研发现,在门厅空间进行活动的老人多为居住在首层的老人,因其居住空间与门厅在同一楼层,单元间距离短,便于达到。DD4设施中因门厅功能配置比较丰富,有吸引其他楼层的老人前往门厅空间进行娱乐活动,除此之外,其他样本设施内,在门厅中发生行为概率较多的均为居住在首层的老人。可见,虽然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都会在门厅空间内发生行为,但对门厅空间使用的积极性受到楼层因素的限制。2.功能配置因素从门厅空间内功能配置情况来看,除DD4设施之外,在其他设施的门厅内均没有设置多样性的功能空间,只是在门厅中沿墙简单布置凳子如图4.6;而DD4设施在门厅中设置供老人打牌的桌椅,以及健身等器材,也对家具的摆放进行设计,在全天的各个时间范围内吸引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在此发生行为,自理,介助老人在空间内参与行为的比例较大,介护老人会在旁观察。故其空间使用率在6例设施中最高,可见其空间分化越多、承载功能越多,其空间使用率也就越高。由此可见门厅的空间使用率受空间功能配置因素的限制。图4.7门厅中对家具的布置3.入口朝向因素Fig4.7Thearrangementoffurnitureinthefoyerof人流来向和光线获取情况是决定门厅空间(资料来源:作者自摄)中主入口开口朝向的主要因素,从主要人流来向来看,因门厅空间承担着交通组织的重要功能,所以主入口应朝向主要人流经过的外部道路,位置明显,易于辨认。从光线获取情况来看,老人喜欢自然光,全天候充足的自然光线可以保证老人在门厅的长时间停留活动。因而门厅以南或偏南方向(东南/西南)为最佳朝向,朝东次之,朝西时需有防西晒措施,而 44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尽可能不把门厅位置设计在北向。北向因缺少直射阳光常年感觉阴冷,将影响门厅空间的使用率。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门厅空间开敞,视线良好,采光充足的设施中,老人倾向于在早晚餐过后,在门厅附近空间散步,交谈;而空间面积狭小或采光不好,阴暗的门厅,老人一般不作长时间停留,只有在行走过程中偶然发生交谈行为。可见门厅的朝向也是影响门厅空间使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4.1.4面积配比分析及设计要点1)面积标准分析根据笔者调研期间统计整理的资料,后经CAD将各深入调研建筑的平面图的绘制整理,统计出样本建筑门厅的使用面积,朝向,面积比等基本信息如表4.2所示。表4.3设施内门厅空间基本信息统计Table4.3Facilitiesinsidethehallspacebasicinformationstatistics设施编号总建筑面积门厅面积面积比例所占同层面积比朝向DL1-16418.7781.751.27%4%南DL1-2583441.960.72%3.59%南SH12744.5652.691.91%8.45%西SH23530.5626.250.74%2.87%南DD23986.453.271.33%4.53%南DD48363.34263.943.16%9.47%西HG36605.2875.731.14%38.08%南由上表统计数据可知,调研样本的门厅空间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的平均值为1.47%,低于平均数值的有5例,不排除DD4设施因其门厅内设置功能的多样性,门厅使用面积较大而导致平均值不具有代表性,因此除DD4设施外,其余5家样本的门厅空间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的平均值为1.19%。与同层面积比最小的为2.87%,最大的为HG3案例38.08%,因HG3为与居民楼合建,门厅层空间与底商合用,首层不作为居住空间使用,为特例,其次为DD4面积比为9.47%。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门厅的功能构成有区别,主要承担交通疏散功能的门厅面积比例相对较小,而含有活动功能的门厅面积比例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原因是首层的建筑因公共空间集中,门厅面积比例相对较大,而多层以及高层建筑会在各层有相应的疏散、公共空间,因而门厅的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面积比例相对较低。设施类型、建筑规模、人群容量、空间组织方式等不同是判定门厅面积大小的主要影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45响指标。对门厅设计时应在保证基本功能配置的情况下,体现公共性,适当提高其在设施建筑面积中的比例。通过以上对样本设施内面积比的分析,DD4的门厅空间的面积最适宜老年人在其中进行交往活动,同时也满足门厅内的人流交通疏散。建议门厅占同层建筑面积比例以大于10%为宜,同时门厅还应满足最基本的疏散要求。占同层建筑面积的比例可以满足“基本型”门厅空间的基本使用要求,当门厅空间采用“交通型”时,面积比例可适当减小;当门厅空间采用“公共型”时,面积比例应适当增加。此外,当养老设施长期接待外来活动或参观探望人员时,也应考虑适当提高主入口公共空间的面积比例。2.设计要点1)空间组织方式“交通型”门厅空间适用养老公寓类型的居住功能更为突出的养老设施。入住该类养老设施的老人身体机能较强,对活动类型的选择比较具有自发性,不用在门厅进行刻意引导。因此,便捷性是在为养老公寓类设施的门厅空间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公共型”门厅空间适用于建筑规模较小的养老设施,当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养老公寓规模较小时,老人彼此间的熟悉程度较高,设施的公共活动和生活服务功能更为突出,可考虑采用“公共型”主入口空间;“基本型”的门厅空间作为一般性的功能组织,在不同类型养老设施中可广泛采用,根据具体设施规模大小以及养员健康程度进行功能类型的选择,(表4.3)。表4.4门厅空间组织方式适用对象Table4.4Thehallappliesspatialorganizationway类型适用范围交通型养老公寓、设施内老年人身心机能强公共型小型养老设施基本型普遍适用2)空间特性对老人在门厅位置,视力范围内的视线落点以及醒目明确的引导标识等细节进行设计可以减免老人因缺少方向感和目的性带来的困惑不安。同时,利用各种室内装饰元素营造温馨空间气氛,也可以使保持老年人身心愉快,起到促进交往的作用。门厅的地面与墙面应选用有颜色和亮度对比的材质,以提高老人的视觉辨别能力,维持平衡感;地面铺装应选用色彩亮度相近的材质,而不宜选用高对比图案的材质,如黑白色间隔的地砖,会产生立体感和流动性,引起老人的不适。大型养老院一般会设置次入口,调研中发现,老人对次入口的使用概率较低,发生行为种类也较少,使用者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为主。因此在次入口的设计中其空间功能只考 46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虑了疏散作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使用,对休息处以及家具的选择摆放设计较少,次入口的空间处理上也应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赋予空间更多的使用功能以便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使用要求。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沈阳市养老设施倾向于在主入口空间设置宣传栏(占调研设施比例的100%),主要用于对外展示设施概况和入住老人生活风貌,但调研中发现宣传栏空间并没有直接反映老人在设施中生活的实际状态展示,如考虑在宣传栏中适当增加老人活动的照片,可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提高老人的参与积极度。4.2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是老人展开休闲娱乐行为的主要场所,本文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设施内的多功能厅,棋牌室,阅览室,视听室、健身房等使用功能明确的设施活动用房。因老人的个人兴趣与文化程度直接决定阅览室、视听室的使用情况,不具有代表性与普遍性,因此笔者主要以活动空间中的健身空间,棋牌空间、多功能厅为研究对象。4.2.1活动空间的基本概况对样本中的活动空间进行分析如表4.5所示,按活动空间的功能设施分类,可以分为:单一功能空间和复合功能空间两类;按空间的开敞度可以分为开放式布局与封闭式布局:表4.5设施中活动空间分布表Table4.5Facilitiesinspacedistributiontable形式案例开放式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47封闭式单一复合(1)单一功能空间在大中型养老设施中,对活动空间的设置倾向于在走廊尽端设置大型多功能厅,供设施内举行大型活动,或组织老人做操,联欢等集体活动。同时在设施内的各个楼层分别设置规模相对较小的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等具有特殊使用功能的活动用房,这种活动空间分散式布局的模式也可称为“单一功能空间”。这种活动空间布局模式可以根据不同老人的个人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行为选择,同时也便于不同的活动空间布置特定活动设施,以及特定空间氛围的营造,如阅览室需要安静的空间环境,健身房需要考虑老人身体状况设施休息区。分散式布局模式确保了老人在交往时的隐私空间,以及满足小范围交往 48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需求空间,但大型的多功能厅因空间体量与空间的使用决定于管理者对活动的安排性,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浪费。(2)复合功能空间小型养老设施由于规模的原因,活动室的布置倾向于多种功能设施集中布置在同一空间内,可将此种空间定义为“复合功能空间”这种空间的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护理人员对老人的照看照料,护理人员在这种空间模式下可以同时掌握不同身心机能老人的活动状况,同时对活动参与度低的老人也因空间的复合性,提高观察行为频率。其中复合功能空间有两种形式:一为活动室与餐厅合建,活动室与餐厅合建可以间接提高老年人行为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缩短老人前去就餐的路径,提高老人前往餐厅就餐的机率,促进老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二为活动室中同时设置棋牌空间,健身空间。这种空间私密性较差,缺少安静的活动空间,调研的设施中也没有对室内空间进行分割,空间导向性差,且由于布局的原因,老年人的个人、群体活动易被打断,活动受其他活动的干扰。但这种空间增加老年人的活动类型,对行为的选择受空间设施影响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对样本公共活动空间的调研现状分析如下:1.沈阳市养老设施的活动空间绝大部分为封闭的空间,易形成空间隔绝性,给老人以一种拒绝感,同时这种封闭的活动空间不便于管理人员对活动中的老人进行照看,也使经过活动室附近的老人因不了解室内的活动情况而降低空间使用率。2.活动空间面积普遍偏大,大型活动空间即多功能厅因要考虑到设施内全部老人的人均使用面积而导致多功能厅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造成空间的浪费,空间使用率较低。而复合功能的活动空间的使用虽然为老人自发性活动,但由于功能齐全,在大空间内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空间分割,易造成设施的闲置,导致空间使用率降低。4.2.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1)使用情况经调研分析,介护老人虽在活动空间中没有主动行为,但样本中有部分设施会护工会将介护老人移动至活动室或多功能厅,提高老人的参与度,介护老人可在活动空间进行观察行为。全天内棋牌活动的参与者中没有介护老人,参与者全部为自理、介助老人,且二者中自理老人的参与度较高。通过行为观察统计分析,得出棋牌室的高峰时段参与者总人数占自理、介助老人总数的比例最高值为10.2%。观看者中,三种健康状况的老人均有分布。高峰时段自理、介助观看者占非介护老年人总数的比例最高值为3.0%,介护观看者占介护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49老年人总数的比例最高值为3.8%。健身房中不同身心机能状况老人对活动器材的选择也有所不同(表4.6)。自理老人的活动项目主要包括使用按摩座椅等器械,进行踢腿等肢体运动或与他人共同进行台球、桌上足球等活动;介助老人的活动项目相对于自理老人来说有所减少,主要包括扭腰等对腿部力量要求小的肢体运动,更多的还是利用按摩座椅、按摩器等器械;介护老人很少使用健身房,活动项目也很局限,主要是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使用按摩器进行腿部按摩等康复训练。健身房中,单车、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几乎没有老人使用。表4.6健身房使用情况Table4.6Theusageofthegym身心机能分类器材选择自理老人台球、按摩器材介助老人按摩器材介护老人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康复训练2)位置选择入住者以自理老人为主的设施可以设置单一功能的活动空间。自理老人的身体机能较强、有进行棋牌活动、锻炼身体的意愿,主动对不同功能的活动用房进行选择。单一功能活动用房宜靠近公共活动大厅、餐厅、电梯间等老年人人流量比较高的地段,缩短老人换层的行动路径,提高其开放性。入住者以介助、介护老人为主的设施可以分散布置,设置复合功能活动空间。小型健身房可以与老人居室同层设置,位于老人居室到电梯间、楼层公共大厅的行动路径中的位置,或者弱化健身房的空间围合,直接将健身房的功能融入到公共空间中,可以让老人在利用走廊或公共空间进行饭后散步、行走锻炼等活动时,或者在护理人员陪同老人在公共空间停留时,无目的地进入健身区域进行肢体锻炼、按摩等,增加活动的机会,提高空间的利用率。4.2.3空间使用率影响因素全天的调研中发现,所有活动室中的使用者均为自理、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在活动室为护理人员被动参与,其发生的概率暂忽略不计。1)开敞式布局与封闭式布局对利用率的影响通过观察老人使用高峰时间段6例设施样本中活动室的使用情况,发现活动空间开敞布置的HG3设施的座位使用率与空间使用率明显高于封闭式布局的SH2设施如图4.8。原因在于,开放式活动空间同老人的居室单元关系更为密切,居室与活动空间分隔弱化的布 50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置方式,减少空间的界限,增加了老人对空间的使用率。开放的活动空间让老年人更易到达也更便于使用,很多老人也表示具有一定开敞性的空间能够吸引老人主动在此空间停留驻足并参与活动。此外,开敞的空间更适合布置棋牌类的设施,棋牌活动的参与度较高,与开敞活动空间合并设置,可以吸引身体机能弱的老人的参加观看。7:008:009:0010:0011:0014:0015:0016:0017:0018:00闭合开敞图4.8开敞空间与闭合空间空间使用率对比图Fig4.8Openspaceandclosedspacespaceutilizationratecomparisonchart2)单一功能与复合功能空间对使用率的影响整理统计各设施内单一功能与复合功能活动空间的高峰时期使用率如图4.9,可以看出复合功能的利用率远高于单一功能空间的使用率。通过与老人交谈也得知,老人在熟悉的环境内更易获得安全感,复合空间的设置使同一空间在一天内重复使用多次,有利于老年人营造熟悉的空间环境。同时因复合功能活动室的设施,同一设施内老年人的行为发生集中在这一公共空间中,使设施内老人更为熟悉,有助于老人之间的交流交往。可见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不仅对空间的使用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老人行为的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7:008:009:0010:0011:0014:0015:0016:0017:0018:00单一复合图4.9单一空间与复合空间空间使用率对比图Fig4.9Asinglespaceandcompositespacespaceutilizationratecomparisonchart4)活动空间位置选择的因素对设施的建筑平面图进行拓扑分析如表4.7,可以看出,沈阳市现有养老设施中对活动空间位置的选择有两种:对于直线型走廊一般采取走廊尽端布置形式,折线型采取走廊转折或走廊中部布置方式,通过对活动室两种布置模式使用率的对比分析如图4.10:走廊尽端布置形式的使用率低于位于走廊转折处于走廊中部的活动室。用过对老人的行为观察后得出原因:位于走廊中部的活动用房,同楼层的老人均为易到达目的点,即使老人在走廊漫无目的的游走时,在行走过程中路过活动室,也会吸引老人。而尽端布置的活动室仅对于设施周围的老人可达性较高,活动室内活动的老人大多数为以来进行活动为目的而前往,相较而言,自发性较低。由此可见活动空间位置的选择对空间的利用率以及老人行为活动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51表4.7活动室布置形式Table4.7Activityroomdecorateaform形式设施案例走廊端头布置走廊转折处布置7:008:009:0010:0011:0014:0015:0016:0017:0018:00尽端中部图4.10尽端布置与中部设置空间使用率对比图Fig4.10Endlayoutandcentralspaceutilizationratecomparisonchart4.2.4面积配比分析及设计要点1)面积标准根据规范中对活动用房面积的规定如表4.8,健身、娱乐、阅览等空间的使用面积为1㎡/人。 52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表4.8活动用房面积规定Table4.8Activityroomarea《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中关于活动用房面积规定休闲用房多功能厅可与餐厅合并使用健身、娱乐、阅览、教室1㎡/人调研中棋牌桌椅的占用面积如表4.9所示,在没有观看者时,每组棋牌桌椅平均占用面积约为8.16㎡;在有观看者时,根据观看者数量的不同,每组棋牌桌椅平均占用面积约为11.5~14㎡。在设施活动室面积确定时,如采用单一功能布置时,棋牌室面积可按室内摆放座椅套数来决定空间面积,一套座椅面积按不低于14㎡来计算。采用复合功能布置时除考虑棋牌空间面积外,还应考虑空间内功能配置的情况,宜按不低于2.04㎡/人计算。表4.9棋牌设施占用面积Table4.9Chessfacilitiesoccupythearea使用状态面积无观看者8.16㎡较少人观看11.5㎡较多人观看14㎡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532)设计要点对于大型养老设施活动空间的设置,可以采取单一功能空间与复合功能空间同时设置的方式,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避免空间浪费。小型养老设施因规模的限制,可以采取复合功能空间型的活动室,可基本可以满足设施内老年人的人均面积要求。在对复合空间活动室中也要注意限定分割出小型的私密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在大尺度活动室中出现生硬、空旷的氛围,促进老年人之间交流,可以考虑采用齐腰高度且便于移动的隔断或家具对空间进行分割,创造一些可灵活使用的小尺度活动区域,增强空间的私密度。但活动室空间的面积大小都应满足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在房间进行活动,有助行器或拐杖等辅助设施存放空间,预留护理人员协助老人的辅助空间,设置分割储藏空间。除考虑高峰时期老年人使用人数之外,也要考虑到他们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能力。空间体量过大不利于形成亲切的尺度和家庭式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可能给老年人的行动带来不便。各主要活动用房之间、活动用房与厕所之间的交通应尽量便捷,避免互相穿越。同时活动室的布置要确保相邻公共卫生设施以及其他公共空间的私密性。听力障碍的老年人需要较大声响,而痴呆症患者特别容易受到噪声刺激,活动室的布置应考虑这些情况,避免因街道或车辆噪声干扰正常活动。活动室的窗宜采用低窗,便于老年人在室内观赏室外的景观活动:室内活动交流视线也不宜遮挡。室内陈设可以通过室内陈设创造温馨、轻松和家庭式的氛围,如布置照片、植物和书柜等。室内装饰应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以及房间的尺寸和类型,但要避免强烈对比的墙面图案,如带条状纹理的地面,尤其是对于智障或视力障碍的老年人,避免光滑的地面,不易于清洗的地面。在对活动室设计时建议在设施中适当设置功能模糊的多功能区,减弱空间的边界,促使老人从无意识游走到对行为自发选择的转变。4.3走廊空间走廊是老人从居室到公共空间的水平向联系空间,在养老设施中属于半公共性空间,在调研时发现。不同空间构成的养老设施中的不同走廊形式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行为差异,其中走廊的宽度,光照条件,材质选择,走廊中功能设施的分布以及使用功能等,这些因素对走廊空间中老年人的行为特点有间接影响。4.3.1走廊的基本概况对调研的6家养老设施的走廊宽度以及走廊房间布局模式进行整理分析,如表4.10所 54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示,设施以双面布置房间居多,其中“凹”字形空间构成均为房间单面布置。表4.10各设施房间布局及走廊宽度Table4.8Eachroomfacilitieslayoutandthewidthofthecorridor设施编号布局方式走廊净宽(m)DL1单面布置居室1.60SH1双面布置居室1.80SH2双面布置居室2.05DD2双面布置居室1.75DD4单面布置居室1.55HG3双面布置居室2.15DD4与DL1因单面布置房间的原因走廊仅有1.6m宽仅仅满足交通与疏散的作用,除此之外,DL1设置有外走廊与开敞阳台,DD4在走廊中设施凹空间。如图4.11,4.12。图4.11DL1设施中的外阳台图4.12DD4设施中的凸空间Fig4.11DL1facilitiesoutsidethebalconyFig4.12DD4convexspaceinthefacility(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为深入了解设施内走廊的使用情况,笔者结合调查问卷形式对走廊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对老人对设施内走廊的设施环境喜好进行统计分析如图4.13,并观察全天时间内老人在走廊内发生行为的类型及概率。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556%6%13%服务台座椅报刊栏36%绿化盆栽23%16%交流空间42%扶手护理站16%42%其他其他A.对走廊设施要求:B.对走廊功能要求图4.13设施中老年人对走廊的要求Fig4.13Facilitiesinoldpeopletotherequirementsofthecorridor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老人对走廊内的扶手最为关注,其次为走廊是否设置座椅,同时老人希望走廊在满足平面交通功能的同时,能设置满足老人交往的交流空间,以及护理站的设置是老人希望看见的。由图4.14中对行为发生的概率统计,可知交谈行为是发生在走廊内概率最高的行为,其次为移动行为,再次为散步与晒太阳,其发生概率类似,这四种自发性行为概率相对较高,其次为发生在时间段内的高峰必需行为,。调研中也发现,在配餐行为发生时,走廊使用率达到峰值,午餐过后,老人一般会聚集在走廊内,进行散步交谈。行为发生概率:120100806040200图4.14走廊中老年人行为类型发生概率统计图Fig4.14Corridorsoftheoldtypeofbehaviorprobabilitystatisticalfigure根据调研设施中走廊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型走廊与折线型走廊。如图4.15,(简图)通过对走廊中老人的行为观察,笔者将在沈阳市养老设施中老人对走廊的使用现状做如下总结: 56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图4.15走廊形式图Fig4.15Corridorsformfigure(资料来源:作者自绘)1)走廊地面使用的材质大部分为光滑的瓷砖,而设施内护理人员打扫行为发生频繁,走廊,楼地面经常会用湿拖布打扫,增加老年人在走廊中行为发生的危险性。2)6家设施样本中仅有两家养老设施走廊空间有多样性功能空间划分,即DL1与DD4,其余4家仅作为水平交通作用,老人在其中的行为类型相对单调。3)走廊两侧均为老人的居住空间,导致空间内部标识性功能不强,空间单调,重复率强,不具有辨识性。4)设施中走廊内部虽设有连续的扶手,但由于设施内老人集体居住模式的特殊性,室内空间过于狭小,或室内空气质量的原因,老人在走廊扶手中晾晒衣物的设施发生概率为66.7%。极大的影响了走廊中的无障碍设施的使用,也降低了介护与介助老人交往的积极性。5)因沈阳市的气候条件限制,沈阳地区的养老设施的走廊均为封闭的内走廊,在调研中发现护理空间是较为缺失的,当老人在狭长的走廊内进行活动室,突发事件的偶然性也是在走廊功能设置是要考虑的问题。4.3.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1)使用情况在每隔半小时的行为观察记录结果中显示,走廊为行为类型发生最为丰富的地方,自理、介助、介护老人均在其中发生行为,通过对行为概率发生最多的交谈、散步、移动及其他、晒太阳这四种行为来分析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的使用情况,如图4.16。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57晒太阳移动及其他自理老人介助老人散步介护老人交谈0%20%40%60%80%100%图4.16不同身心机能老人发生四类行为概率统计图Fig4.16Differentphysicalandmentalfunctionoftheoldmanhappenedfourtypesofbehaviorprobabilitystatisticalfigure可见自理老人在走廊中行为的发生的种类较为丰富,不受自身健康情况所限制。介助及介护老人的行为发生类型受距离因素限制,自发行为包括晒太阳,交谈等。2)活动范围介护与介助老人在走廊内除去因就餐或如厕等必须行为的移动距离影响之外,观察发现其活动范围为居室单元的附近,进行些简单的锻炼与小范围的行走或在窗口处进行眺望,走廊尽端静坐晒太阳等行为。自理老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不受走廊长度的限制,是自理老人的行为发生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的行为发生随着老人在走廊内移动,可以同时发生交谈,散步,锻炼身体等群体行为。4.3.3行为发生概率影响因素1.功能配置的因素走廊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即在交通空间中同时承担起其他使用功能,在不影响正常的交通功能的同时,节约了空间,优化资源设施,而且丰富了空间形态,增进了老年人之间的交往。老年人由于身体灵活性的下降、体力的衰退,在走廊中发生的行为具有目的性,不愿在走廊空间中多停留,而走廊中与其它功能相结合的休息区的设置,距离自己的卧室近,空间尺度又符合老年人交往的需求,同时又满足老人行为发生的“随时性“与“随机性“的特点。是十分有效的交往空间。同时,服务台、信息栏等外凸空间的设计也促进了老年人之间的交流。2.走廊照度的因素 58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老年人对走廊空间的照度要求较高。对于视力退化、感光性差、普遍都有老花眼的老年人来说,喜欢聚集在亮度高、照度好的地方并发生各类型的交往行为。可知,走廊中达到一定的照度标准后,会对老年人的交往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3.走廊长度与宽度的因素老年人由于体力等各方面身体机能的退化,行走路线过长,对于很多老人来讲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这就对养老设施中走廊的长度提出了要求。案例DD4与DL1中由于建筑平面布局模式的限定导致空间内形成了一条过长的行走路线,但由于DD4在其一条走廊中设置了几个凹空间如图4.17,打破了原有线性的走廊空间形态,形成几小段的走廊空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交往的效果。走廊凹空间图4.17走廊凹空间Fig4.17Concavespaceinthecorridor(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走廊的宽度对老年人的交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走廊宽度过窄,老年人由于体力的衰减,有行走障碍,动作迟缓,担心妨碍别人的行走,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了压力,因此刻意避免在走廊中发生与其他人的交流行为。4.3.4净宽标准分析及设计要点1)净宽标准分析从建筑设计规范上考虑,表4.11中列出了现行中老年建筑设计标准以及规范中对走廊宽度的限制要求的规定,其中对居住建筑公共走廊的最小净宽的规定,99年的规范要求为1.20m,2003年则对走廊宽度要求提高到1.50m;对于公共建筑的走廊,99年的规范要求为不宜小于1.80m。2010年的《老年养护建筑院建设标准》中针对的建筑类型为: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照料的机构设施。因此其走廊净宽必须满足失能老人使用轮椅和推床的特殊要求。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59表4.11老年人建筑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走廊宽度的规定Table4.11Theoldbuildingofcorridorwidthofrelatedstandardsandnorms《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第4.3.1条3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第4.3.2条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m《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第4.3.1条公用走廊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m。仅供一辆轮椅通过的走廊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20m,并应在走廊两端设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第五章老年人生活区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40m第二十九条同时也对老人的问卷结果统计,如图4.18,显示结果为老人更倾向于在走廊内与一位朋友并肩进行亲密交谈行为,其次为同时与两位朋友在走廊进行小范围交往行为。两人侧身通过6%(1.26M)24%两人同时通过32%(1.5M)三人同时通过(1.8-2.25M)38%其他图4.18老人对走廊宽度要求统计图Fig4.18Theoldmantothecorridorwidthrequirestatisticalfigure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在满足两台轮椅同时通过以及疏散要求的条件下,走廊最小净宽度为1.5m,在满足老人多样性行为发生的条件下,走廊宽度益为1.8-2.4m,不包含走廊外凹空间的深度。2)设计要点以老人的行为特点、设施规模依据,小型养老设施由于其规模,功能配置的原因,选择直线型的走廊形式更合理,大型养老设施采用折线型走廊形式,增加空间层次性与多样性。中型养老设施可根据功能配置,以及大型空间位置的选择合理选用走廊形式。应在在走廊中加设辅助空间如:凹室,休息处活动空间。公共区域与走廊的关系既可以与“街道+广场”的城市模式类比。形成活跃的开放空间。对走廊地面材质的选择,要倾向于防滑,反光度差的材质,老年人因身体协调性以及视力衰弱的原因,行走在光滑且反光度高的地面上相比反光柔和,摩察系数强的地面来说,易发生摔倒行为。 60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基于老年人记忆力和辨识能力衰退的生理特点,养老设施的走廊需要具有良好的标识性与导向性,促进老人对空间的认知,通过细节的引导,使得老人获的成就感。同时应考虑在走廊中加设护理空间,以提高对老人的照看程度,或在意外情况发生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救治工作。晾晒空间也是需考虑增加的功能,衣物在走廊中晾晒不仅降低了走廊的空气质量,且不利于走廊中行为的发生。4.4餐厅空间4.4.1餐厅的基本概况通过对6个样本空间建筑平面分析,如表4.12所示,将餐厅与厨房在建筑平面中用不同颜色区分于其他公共空间,并为了下文分析探讨,也用不同颜色将其他公共空间用不同颜色区分开来。表4.12设施中餐厅布局图Table4.12TherestaurantlayoutDD2SH2餐厅设置在首层DD4DL1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61与活动室合并设置HG3并通过以上餐厅与建筑平面的拓扑关系图,可以总结出养老设施中餐厅位置的选择倾向于选择在首层布置,比例为88.3%。SH1、SH2在设施内设置超过1间餐厅,DD2、DD4、DL1、HG3在设施内设有一间餐厅,其中HG3餐厅与活动室合建。集中就餐的空间一般以几种空间形式出现,意识与厨房相邻,有走廊与餐厅相连,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特点;二是设于建筑注体内的一层,与厨房相邻。但无论以哪一种空间布局,都是以容纳几十人的大空间形态出现,其就餐空间生硬而充满排斥感,很难使就餐老人产生就餐时应有的舒适感与亲切感,且其营造的快餐氛围,空间形式的封闭性,空间尺度的巨大化,难以促使老人在餐厅中发生交往行为。对调研设施内老人通过调查问卷与观察等手法,分析老人对餐厅使用感受如图4.19,统计结果显示老人更倾向于不规则摆放的圆形餐桌形式。两边规则布9%长方形置20%27%正方形中间规则布圆形48%置48%20%27%其他相对自由布置A.老年人喜欢餐桌的形式B.老年人喜欢餐桌布置形式图4.19老年人对餐厅使用感受统计图Fig4.19Theelderlytorestaurantusestatisticalfigure调研的设施餐厅按其空间使用模式可进行如下分类:1.与活动室空间共享在调研设施中,设施管理者选择餐厅与活动室合并设置或餐厅与活动室在同一个大空间内,通过构件分隔形成两个空间。其优点在于:利用构件划分出的用餐空间有助于创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氛围;当活动室举行大型活动时,处于非用餐时段的桌子凳子可以协助其展开活动,即就餐使用的桌子凳子可以与活动室共用,使资源充分利用,不至浪费。缺点在于:活动室与餐厅空间不能同时使用,限制多样性娱乐活动的展开;使用同一套家具设 62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施,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其空间共享的特殊性,如果空间通风换气不及时,房间内会残留食物的气味,对老人的交往造成影响。2.餐厅单独设置餐厅设置在专门的房间或者指定分隔区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餐厅家具布置。其优点为:保留餐厅空间的完整性;给予老人的用餐活动特殊性与私密性。缺点在于:餐厅空间仅在用餐时间段使用,空间利用率较低,易造成空间浪费。3.两间或以上的餐厅调研样本中有两家养老设施按楼层分布餐厅,为不同楼层的老人提供便捷的就餐空间。其优点在于:分层布置餐厅,可以缩短老人就餐的路径,提高介助、介护老人前往餐厅就餐的积极性。且分层布置的小型餐厅在空间体量上较大型餐厅具有亲切感,促进同层老人与朋友在一起就餐,提高小范围交往活动的发生。缺点在于:餐厅的利用率降低,有可能导致部分活动空间无人使用,并且不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设施内厨房集中设置,如设施运用配餐制度,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在配餐过程中会发生食物污染的可能性,如设施运用窗口打餐制度,会给老年人的用餐行为造成不必要麻烦。对设施餐厅的调研现状为:1.餐厅家具布置过于快餐化,布局模式与学校食堂类似,充斥着快餐与生硬的制度化的氛围。不仅如此,在老人到达该就餐空间的路径中也没有任何空间变化。空间形式的封闭、尺度的巨大、氛围的呆板。2.在调研中发现在设施餐厅内没有独立设置出民族餐厅,对于这点,餐厅内部应进行家具的分隔,营造出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饮食区域,并促进同民族内老人的交往。3.公共餐厅作为老人进食的公共空间,调研中发现除与活动室合建的设施在非用餐时间仍然开放外,单独作为餐厅空间在用餐时间之外均为关闭状态,这使得大面积的空间浪费。4.4.2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使用情况1)使用情况在餐厅的使用时,空间内的老人以自理老人为主,少部分介助老人,因设施对介护老人用餐制度为配餐制,所以介护老人的使用概率为0,对调研设施内,用餐时自理老人与介助老人行为发生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如图4.20。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63介助老人交谈观察自理老人移动0%20%40%60%80%100%图4.20自理、介助老人餐厅中行为发生概率统计图Fig4.20Self-care,dielectrichelpagebehaviorprobabilitystatisticalfigureintherestaurant可以得出,自理老人在用餐前后,在餐厅内多发生移动行为频率较高,用餐过程中多进行交往行为,而介助老人以观察行为发生的概率为最多,移动行为仅在餐厅开放关闭前后达到行为发生峰值。2)位置选择就餐时,介助老人,无论是在配餐制还是窗口制,都会选择餐厅靠近内部的座位区域,且发现在就餐时间临近,餐厅开放时,介助老人就开始发生配餐行为,一直持续到餐厅关闭,这是身体机能弱的原因,导致介助老人在心理上有减少他人麻烦的心理暗示。而自理老人,因行为发生不受身体因素影响,用餐时对位置的选择没有特定区域,且发现老人喜爱与朋友在边界区域进行用餐,可以看出,自理老人在用餐时对私密性有一定的要求。4.4.3行为发生概率影响因素餐厅为养老设施中具有特定使用功能,与时间使用特性的公共空间,其空间使用率在用餐时间内基本为一定值,而研究在餐厅中行为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老人在一天三个时间段中,在设施内老人聚集的餐厅空间内,如何促进多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是笔者接下来要探讨的。1.空间采光的因素空间形态和明亮度都对餐厅空间中的交往行为有重要影响。老年人从心理特征上孤独自闭,而营造轻松自由的就餐空间形态,可有效的缓解不良情绪对身心带来的影响,再加上光环境的作用,老年人心态放松,心情愉悦,交往行为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2.空间开敞度的因素空间的开敞性有助于交往行为在餐厅空间中的发生。由于老年人神经系统的退化,思维逐渐变得保守封闭,其对过于隔绝的空间,往往有抵触的心理,而这种开敞性的空间设计,使老人在无意识中就进入了交往空间,增加了行为发生的几率。3.家具摆放的因素养老设施中的整体环境是较为生硬的,同时老年人生活范围小,活动类型单调。过于 64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拘谨、均质化的餐桌布置,充斥着生硬和制度化的氛围,难以为老年人的就餐提供应有的亲切和舒适感。而生活化、自由化的餐桌形式及摆放方式,有益于交往行为的发生。4.4.3面积配比分析及设计要点1)面积标准分析表4.13养老设施建筑的公共餐厅使用面积表Table4.13Publicrestaurantuseareatableendowmentfacilitiesconstruction养老设施建筑的公共餐厅使用面积(㎡/座)老年养护院1.5~2.0养老院1.5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0当公共餐厅的功能仅为比较单一的用餐功能时,其面积取决于机构用餐老人的数量。按照我国现行养老设施相关规范如表4.13中对养老机构的普遍规定,餐厅面积按每座使用面积1.5-2㎡/座计算。考虑到养老机构中老人身体机能的因素,部分介护老人可能无法到公共餐厅用餐,不考虑养护院中介护老人护理设施的因素影响,养老设施中的公共餐厅面积为1.5㎡/座较为适宜。当公共餐厅兼做多功能活动厅等功能使用时,其面积指标应稍作增加本规范规定当公共餐厅与多功能厅合用时,可按照人均3㎡配置。2)设计要点餐厅的空间规模主要应同时考虑使用餐厅的老年人数量和身体状况,包括使用轮椅和助行器的老年人,以及无法在餐桌进餐的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同,也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身体机机能好的老人,一般会自发选择去公共餐厅集中就餐,而身体机能弱的老人需要护理人员送餐,即工作人员将做好的饭餐用餐车送到卧室内,在卧室内就餐。公共餐厅应为一个较为集中的大空间,由于使用频率较高,餐厅宜靠近楼电梯间等内部交通空间布置,便于老人到达。另外,餐厅宜布置在建筑转角等开敞、显著的位置,既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采光和景观条件,也便于引入人流。而小餐桌式的家具布置模式营造的空间环境更平易近人,更加人性化、生活化,促进老人在小范围内进行交往,使老人在就餐时能够放松心情,促进食欲,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放慢进食速度,促进交往行为。同时家具的摆放也应考虑到不同身心机能老人的特点,身心机能强的老人行为活泼,倾向于交往,区域设置可以将家具布置紧凑,不需考虑轮椅转弯范围的预留空间;身心机能弱的老人,因生理,心理因素,内心较为敏感,可以适当增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65设些半私密性空间的设置,为介助老人提供一个相对安静,半封闭的就餐环境。同时家具布置要满足轮椅的转弯半径。同时对餐厅空间内进行分区时,也要对民族习惯的不同进行分区,可设置移动挡板进行分割,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图4.21,同时餐厅内可设置谈话区、茶水区和包间等小空间。老人喜欢在餐厅等较为热闹的公共空间逗留、闲谈,所以餐厅内或邻近空间可设置休闲座椅、茶水吧。同时餐厅中也可以设置包间,满足老人与亲友聚会时的用餐要求。介自理老人用餐区助老人用餐包房区休闲区区少数民族区图4.21餐厅分区图Fig4.21Diningroompartitionfigure(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5本章小结本章从养老设施中不同功能空间使用情况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身心机能老年人在不同功能空间中的行为特点;空间构成与空间使用率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适用于不同自理程度老人的功能空间环境,不同规模、类型的养老设施适用的空间模式,空间建议以及空间使用率的影响因素。 66第四章公共空间的使用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67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5.1辅助空间辅助服务空间的配置程度可以看做体现设施方提供的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率的标准之一,高效率的空间配置是为老人提供便捷性,高质量生活空间的保障,在现阶段的养老设施中是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提高对辅助空间设计的关注度,可以帮助运营者提高护理效率,同时改善设施内空间环境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氛围。在调研过程中部分设施因规模较小,服务范围也通常较小,以至于部分辅助空间的缺失,但这些空间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生活保障,也应该满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功能配置,满足养老需求,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5.1.1清洁空间1.现状分析公共卫生间与污物处理室、清洁间混用的现象,在对沈阳市机构养老设施调研时是一种常见的空间共用情况。通常在使用中利用公共卫生间的洗手台清洗脏污的被单,或涮洗抹布、墩布等,这不仅为老人在使用卫生间时带来严重不便,同时也难以满足护理人员工作当中大量清洁操作的需求。同时也发现,小部分设置清洁间的养老设施,清洁间位置的选择为剩余空间,即在设计初期没有预留出清洁间的位置,在后期使用时往往是以黑房间的形式出现,缺少通风采光,无法满足清洁人员晾晒湿抹布、墩布头的需求,为服务人员的清洁工作带来了不便,也不利于消毒杀菌。并且,在许多较为高档、服务管理严格的老年公寓中,进入老人房间时均要求使用房间专用的墩布头和清洁布打扫以保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这样一来,保洁作业后都会产生大量的抹布、墩布头需要晾晒、通风,若没有足够空间晾晒则可能堆积发霉、产生不洁气味,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目前的养老设施设计规范中仅提及设置污物间,而其功能未进行细化规范,也未提及清洁间、污物处理室的具体设置要求,导致在设计中对污物处理与清洁空间的配置不够重视。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衣物清洗流线的设计也缺乏重视,“收洗晾”过程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往返周折与整个设施中,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而烘干机的使用在中国地区并不流行,有一定规模的养老设施中,会在室外设置晾晒场地,建筑内部的晾晒空间通常设置在建筑屋顶平台。而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谈得知,衣物清洗过程中,收衣、洗衣、晾晒、叠储等清洁作业之间运作过程中需要将大量衣物来回搬运,造成流线浪费与不便, 68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如图5.1。图5.1设施中清洗流线分析Fig5.1Facilitiesincleanstreamlineanalysi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设计要点在清洁辅助空间使用过程中,污物处理室主要用于处理失禁老人弄脏的床单、衣物等;清洁间则主要用于清理保洁用具、储藏保洁推车。污物处理与清洁工作性质不同,需要相对独立的操作空间。一些设施中污物处理与清洁工作由护理员统一完成,一些设施中则是通过专门清洁人员等形式由不同人员完成。因此,考虑由护理员统一完成时,可集中布置污物处理与清洁功能,合理分区,方便工作人员的清洁操作:而考虑由不同人员分别完成时,可设置相对独立的污物处理室与清洁间,如表5.1。表5.1清洁间与污物间设置分类Table5.1Setuptheclassificationbetweencleanroomswithdirt由护理人员或清洁人员统一完成集中布置由护理人员和清洁人员分别完成独立设置洗衣间的设置方式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即设置一个中央洗衣房在建筑首层,或分散式布置在建筑的各个楼层中,位置的选择倾向于走廊尽端不规则或小空间处,虽然这样为老人居住,活动等空间带来了完整性,但缺造成了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流线,造成浪费,且走廊尽端剩余空间虽较难利用,洗衣间对空间形式没有较大要求,但是如将洗衣间等“湿空间”与污物处理室等用房集中设置,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如图5.2,圣安德鲁老年公寓对清洁空间的处理方式为集中在走廊中部设置小空间,包括洗衣房,储藏室,处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69图5.2巴塞罗那圣安德鲁老年公寓清洁空间示意图Fig5.2Barcelonast.Andrew'selderlyapartmentcleanspacediagram(资料来源:周燕珉工作室)置室,即减少了工作人员作业流线路径,也使空间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各层洗衣房位置宜上下对应,并就近设置服务电梯,与中央洗衣房相联系,便于多种洗衣方式灵活转换。服务电梯的位置也宜接近各层污物间及洁净织物储藏间,方便运输脏的被服至洗衣房,以及将洗净被服运送至各层,如图5.3。养老设施中自理老人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往往不愿意将自己的衣物,尤其是内衣裤与其他老人衣物集体清洗,同时服务人员分拣起来也很麻烦,介护老人由于失禁等原因,衣物需要随时进行污物处理、洗涤。因此,养老设施中清洁空间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避免集中洗衣房的设施,可以在每层居住空间或者居住单元内内分别洗涤、晾晒,在每层内单独设置污衣暂存、洗衣、晾晒、储藏的空间。我国地方法规《上海市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养老设施中洗衣间面积有明确规定:甲类不小于40㎡,乙类不小于20㎡;《老年人居住建筑规范》对公共图5.3清洁空间设置示意图洗衣房的面积也进行规范:即公共洗衣房面积在15~20㎡Fig5.3Cleansetspacediagram之间。根据清洁空间的设置方式,功能组合方式的多样(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70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性,对清洁空间进行如下面积设计建议:当洗衣空间集中单独设置时,面积为15-20㎡;复合设置时,面积为不小于40㎡。当洗衣空间分散独立设置时根据洗衣间中洗衣机的数量,建议为4-6㎡;复合设置时,面积不小于20㎡,如表5.2。表5.2清洁空间面积建议Table5.1Cleanroomareaisrecommended布置方式空间类型建议面积(㎡)集中布置独立空间15-20复合空间≥40分散布置独立空间4-6复合空间≥205.1.2晾晒空间1.现状分析养老设施中由于晾晒空间的设计缺失,导致老人的衣物,被褥无处晾晒,护理人员占用消防楼梯间晾晒衣物,并搭在楼梯扶手上,这种晾晒方式,因消防梯间的不通风性,会导致衣物,被褥沾染细菌,同时污染梯间内空气质量,也会影响自理老人在楼梯间的交通使用,介助老人通过楼梯进行康复训练,与此同时也不符合消防要求。也有的设施中因缺少晾晒空间,老人们利用走廊扶手、公共浴室等公共空间晾晒衣物、被单,甚至利用走廊堆放的杂物或轮椅搭放衣物进行晾晒的情况。这种晾晒方式影响室内环境质量,同时也会给老年人的行为活动带来一定的阻碍。如图5.3。图5.3SH1,SH2设施内衣物晾晒现状Fig5.3Facilitieswithintheclothestodry(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在衣物晾晒需求方面,设施中老人与工作人员的衣物,以及床单被褥等是设施中需要晾晒的物品。就目前调研情况看仅有两家设施通过建筑退层,利用建筑屋顶形成晾晒空间,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71如图5.4为DL1设施,建筑顶层通向室外平台设置晾晒场地,但由于楼层与场地高差的限制,该晾晒空间仅供员工进行衣物晾晒,老人的衣物要集中洗涤晾晒,图5.5为SH2设施,老人可利用三层的室外活动平台的围护栏杆进行衣物晾晒,便于同层老人的利用。但因行为路径过长的原因,SH2设施内老人还是选择在走廊内部晾晒衣物。图5.4DL1设施晾晒空间图5.5SH2设施晾晒空间Fig5.4DL1facilitiesairspaceFig5.5SH2facilitiesairspace(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分析设施内衣物乱搭乱放的现状,笔者认为是受晾晒流线过长,以及空间分布有差异性等因素导致,对沈阳市养老设施晾晒流线的分析如图5.4。设施内工作人员及老人要穿过设施楼层到达集中晾晒场地,对于需要晾晒小件衣物的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流线浪费,不仅影响护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老人在前往晾晒场地过程中的带来的未知危险情况的发生。以上在现有养老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人员是一种人性化,细节化的思考反思,在今后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设施内工作人员对室内晾晒场地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自理老人对个人生活隐私的需求,以及小型晾晒空间的需要。图5.4设施中晾晒流线分析Fig5.4Facilitiesintheairtoflowanalysis2.设计要点(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弄脏的被服及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品往往较为潮湿且带有一定不洁气味,因此良好的通风条件与充足的晾晒空间非常重要。未来,随着管理服务的精细化,老人居室的清洁用具区分将更为严格,需要更多清洁用品晾晒存放空间。并且,在冬季、刮风下雨天气也需要在室内空间进行晾晒。 72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线,紧凑布局功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该区域可以与公共浴室、污物处理室就近布置,方便及时处理洗浴后产生的脏毛巾和衣物等同时,可通过设置小阳台等方式使晾晒空间有自然的通风和采光。如图5.4所示,设施DD4中走廊中的凹空间的设置不仅成为老人自发形成的小型交流空间,图5.5为设施DL1外走道的设置,也可以通过增设晾晒空间丰富该空间的生活感,丰富空间层次。图5.4DD4走廊凹空间图5.5DL1走廊外走廊Fig5.4DD4concavespacecorridorFig5.5DL1corridoroutsidethecorridor(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国内机构养老设施与国外养老机构不同之处在于,国外养老设施倾向于在建筑中设置共享大厅,或围绕建筑走廊设置通向顶层的中庭空间,可以很好解决室内晾晒场地处置问题,但国内养老设施为走廊式布局模式,走廊两侧均为老人居室单元,因而可以通过在走廊中设置城市广场模式,运用走廊中小型公共空间,适当分割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晾晒空间,首层因门厅占用公共空间面积加大,且有离室外晾晒场地较近,可以不予以设置,屋顶或利用屋顶平台空间所在的楼层,可以根据楼层活动空间情况,适当设置晾晒空间,中间居住空间密度较大的楼层,应设置1-2个室内晾晒空间,1个晾晒空间服务于5-8个居室,且面积为10-25㎡,如图5.6为室内晾晒空间示意图,这样可以图5.6室内晾晒空间示意图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减少老人及工作人员对走Fig5.6Indoorairspacediagram廊扶手和楼梯间的占用,营造良好的走廊公共环(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境。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735.1.3储藏空间1.现状分析许多民办机构养老设施建设初期出于尽量多布置床位的考虑,没有设置足量专门储藏空间,投入运营之后储藏空间不足,在前期入住率不饱合时将老人居室空置作为储藏间使用,后期入住老人增多却难以腾出房间,最后反而造成空间利用上的浪费。并且,由于老人居室空间较大,常常是洁物、污物共处一室,例如将干净的床单、被罩与垃圾、清洁车等物品合置于一间,造成了洁污混杂的情况。又由于是暂借老人居室作为储藏间,空间中往往不配置壁柜、储藏搁架,致使物品随意堆放,较为杂乱。将其他空间兼做储藏空间使用也造成了洁污不分的情况。在调研中观察到,在公共走廊的使用中,大量的轮椅堆积在走廊拐角处的空间如图6.6,这些空间皆是在走廊末端,采光良好的地方,如加以利用可以布置简单家具,可以成为走廊中小型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有将日用品放到走廊窗台上或放置在居室门口处,这样物品的堆积对过往的老年人易造成移动行为的障碍,易摔倒或磕碰,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发现一些养老设施甚至利用空调机房、污物间等空间临时储藏干净的织物,也带来了一定的卫生隐患。图5.7DD4设施储藏情况现状Fig5.7Storageconditionpresentsituationresearchfacilities(资料来源:作者自摄)2.设计要点在养老设施中,除了《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设置的集中备品库,每层或每个养护单元还应设置一定的储藏空间,方便护理人员就近取用、管理物品。单元中常需储藏或暂存的物品包括:洁净织物、备用部品、生活用品、餐具、文档、污物、清洁工具等。一些体量较大、体型不规整的物品,如被褥、小推车、备用家具等可存放于储藏间中,一目了然、便于管理。(表5.3) 74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表5.3养老单元中需储存的常见物品分类Table5.3Pensionunittheyarestoredinthecommonobjectclassification类别常见物品储藏方式洁污方式洁净织物洁净床单,衣物等储藏室洁净备用部品家具,轮椅,拐杖,担架储藏室洁净其他物品食物餐厅洁净生活用品卫生纸,脸盆储藏室洁净餐具托盘,碟碗餐厅,柜橱洁净文档老年护理档案,手工艺品护理站,储藏室洁净污物待洗床被单,衣物污物间污物清洁工具拖把,笤帚、洗涤剂等壁柜或清洁间内污物同时出于多布置房间的考虑往往难以设置较为集中的储藏空间,如果充分利用建筑边角部位设置壁柜、地柜等储藏空间,不仅能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工作人员靠近使用区域分区、分类储藏物品。如:对走廊边的柱间窗下空间加以利用,在柱间插入搁板,下部即作为开敞的图5.7窗台下空间利用储藏隔间存放轮椅、助步器等物品,如图Fig5.7Belowwindowsillspaceutilization5.8。搁板既可作为台面摆放装饰品,也可(资料来源:周燕珉工作室)以兼作走廊边的扶手,一举多得。其他常见的储藏空间分布还包括:利用转角空间、护理站周边空间;在走廊某些部位设置壁柜;于建筑中部采光较差空间设置小型储藏空间等充足的储藏空间等。当集中设置较大的储藏间时,很容易造成洁污共处一室的情况。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洁污属性分别设置储藏空间,尽量将清洁的织物与其他杂物、清洁用品分开放置,并将污物置于单独的污物暂存间,避免交叉污染。除了以上设计要点外,还应分散布置在其他活动空间内,便于护理人员随时取用,以免他们临时离开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一些明显的开放式的储物柜还暗示了参与者可以帮助整理物品;而在两个活动室之间的封闭式储物柜还有隔声作用。在我国现行规范中,《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对养老院、护理院进行相关规定,2设施中应设置老年人专用储藏室,人均面积不小于0.6m。卧室内应设分隔使用的壁柜,设置高度在1.50m以下。新建养老设施中的储藏空间如今并没有被重视起来,而其重要性在未来养老设施发展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75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认识,分室设置和集中储藏的方式将会在设计中综合使用,充裕的储藏空间,将是今后的养老院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今后储藏间的位置将成为养老院改造的重点之一:根据储藏物的内容,储藏间将与不同空间实现配套。储藏间的面积将会扩大,储藏方式的多样性、现代化、家庭式养老院的特殊性,将使储藏具有一定的展示性,如图5.8,5.9。图5.8室内展示性储藏空间图5.9公共空间展示性储藏Fig5.8IndoordisplaystoragespaceFig5.9Publicdisplaystoragespace(资料来源:周燕珉工作室)(资料来源:作者自摄)5.2办公空间5.2.1护理空间养老设施并非专业的医疗机构,其医护空间的主要功能是根据老年人的自理或患病情况,为入住老年人分级提供日常的保健与体检,针对老年人特殊的心态进行心理辅导,为老年人提供多发疾病和紧急病症的救治,并护送重症的老年人安全的进入专业医疗机构就诊等方面的服务。血压检查服务和体温、体重检测是养老设施最常用的的医护服务,其次是洗浴护理和呼吸辅助。1.现状分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沈阳市机构养老设施对护理空间的设置并没有重视起来,在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配合均存在许多问题,如医务室距老人房间距离较长、功能单一、空间封闭无法照顾到老人活动等。这其中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养老建筑建设发展时间较短,运营成功的案例不多,运营管理者经验尚不足,对护理站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第二,规范中虽然明确规定了需设置护理站,但对护理站的位置、功能布局等缺乏具体说明;第三,设计者与开发、运营者沟通不够充分,对老人的生活、机构的运营缺乏深刻理解,在设计中常借用医院护士站的形式,或者简单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一个房间作为护理站。 76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养老设施收住对象为老年人,而护理空间是老年人首要关注的对象,沈阳市养老设施没有达到一个护理站或护理空间的概念,只是在走廊的尽端,或在朝向不好的位置处,随意分隔布置出一个医务室,也并没有做到每层均布的程度。作为身体机能日渐消弱的老年人群体,医疗设施是被受养者家属以受养者关心的首要问题,老年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也不如身体强壮那样,生病时不易康复,小病不加以重视。而老年人是敏感的受众群体,因为生病而产生的自卑感,孤独感会削弱老年人对交往的主动性。医护空间为机构养老设施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性办公空间,护理站单元是将护工工作室、医药室和药品室整合后的一类功能空间。目前从调研的设施样本中看,几乎没有任何养老设施有护理站的观念。配备护理功能的设施中,有的没有固定的场所,护工采用游走式服务,或是在封闭的办公室中设置医务室,仅在早上进行基础检查之外,其余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对生活在设施中的老人带来安全保障如图5.10。但是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机构养老设施的发展方向是接收需要介护和护理的老人,而且护理功能的完善才能满足越来越多需要介护老人的入住需求,才能保障已经入住该设施的那些可自理老人在转变为不可自理的老人时不必再一次进行生活环境的转变于迁移。图5.10SH2设施内护理空间现状Fig5.10Thefacilityofspacepresentsituationofnursing(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护理站及配套空间在我国大多数老年护理机构中功能较为缺失,而护理空间的意义十分重大。设计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的护理站是提高服务管理效率、加强居住氛围的重要基础。2.设计要点沈阳市对护理空间的设置目前还不够重视与关注,作为突发性事件发生频繁的老年群体来说,医务室的设置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老年人的护理要求,由于居住模式的特殊性与集体性,建议在设施内的各个楼层均设置开敞式的岛式护理站,护理站的空间布局如图5.11。我国养老设施以走廊式为主要空间布局形式,形成以走廊为单位的护理单元,所以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77宜将护理空间设置在护理单元的中部,或走廊转折处,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半径达到最优。我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养护院中通常50床为一个单元,养老院中50—100床为一个单元。而一些养老设施楼层内床位数达到100多张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种大规模的养护单元,要求在对护理空间设计时达到分层散布的标准,同时也要满足一定的服务半径,由于我国现行规范对护理空间并没有提出规定指标,对护理空间面积指标,服务半径,以及功能配置的要求缺失,建议以日本对护理站服务半径的指标要求,作为我国机构养老设施中,护理站的设置位置限制条件,即护理站到最远房间的距离为30—40m之间为最优距离,护理站面积也可根据功能配置的不同而进行设计。图5.11护理站空间布局Fig5.11Nursingstationlayout(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同时对护理空间设置时要注意位置的选择,要同时兼顾到走廊,活动室以及危险高发的电梯厅等老人行为活动发生密集的地方,便于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看顾,及时提供照料帮助,并促进与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家庭气氛。如日本在对护理空间设计时,选取岛式空间,在护理台后面设置办公室,辅助完成其他功能空间配置,并在设计时考虑视线的可达性,如图5.12。图5.12日本护理站对视线的考虑Fig5.12Japanesenursingstationonthelineofsight(资料来源:网络图片)护理站同时应具有如下功能:记录所在楼层内老人的健康状况,疾病史,对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药物监督吞服,也应该包含设置简单家电如冰箱、微波炉等形成活力的生活空间,满足老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同时配备温度计,血压计,生活常备药品的功能,使 78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医务室的功能简化,仅作为身体健康检查,指标检测的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康复训练功能的配置。在设计时可以考虑空间的复合性,如与储藏空间合并设置,或具备简单的为介助、护老人提供的备餐空间,或与开水房合并设置,如图5.13中张家港老年项目中对护理空间的复合功能配置。图5.12护理空间的功能复合配置Fig5.12Thefunctionofnursingspacecomplexconfiguration(资料来源:张家港澳洋优居壹佰老年项目)5.2.2接待空间1.现状分析接待空间为设置在首层或建筑主入口处的公共性办公空间,主要使用功能为接待外来访客、访问者在空间内对工作人员进行设施管理,概况了解,同时也作为老人临时会客,与家人进行临时、短暂团聚的场所,是具有开放性质的办公空间。沈阳市超过80%的养老设施均设置了门卫和办公空间。但其接待空间仍沿用传统收发室的设计模式,不具有开放性,在门厅处设置的接待空间,与门厅产生的强烈的隔绝感。2.设计要点沈阳市的机构养老设施会在临近建筑和场地出入口的位置设置接待空间,用以掌握老年人的进出情况,并防止老年人私自外出,监管外来人员进出情况,保障设施内老人居住的安全性。而接待空间应作为门厅的辅助功能空间,当老年人在门厅中进行活动时,封闭的接待空间与老年人互动性差,不易观察到老年人的活动状况,而门厅作为老人行为活动的概率分布高的空间,传统式接待处不便于观察老人的活动情况,突发情况发生时不能将意外降到最低,如可以采取开放性接待空间,可以丰富空间层次感,增强空间互动性。如图5.13外国机构养老设施常用接待空间设置形式,分别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全开放式,半开放式,岛式等形式。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79图5.13国外养老设施中不同形式的接待空间Fig5.13Thedifferentformsofreceptionspaceinforeignendowmentfacilities(资料来源:网络图片)半封闭式与开放式的接待空间不仅视觉上加深的空间效果,且也利于功能的整合。如沈阳市DL1养老院中有设置超市与手工艺室等丰富老人生活的功能空间设置,如图5.14,在笔者调研时该功能空间为封闭式,这表明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图5.14DL1设施中丰富的功能空间Fig5.14DL1facilityinrichfunctionspace(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而在日本等养老设施先进的国家,对接待空间的设置充满的对个性化的满足,以及对人性化的思考,如图5.15,在接待空间设计自助服务的购物区,也会设置出售花卉的区域,琳琅满目的商品会使单调乏味的集体生活充满色彩,即使老年人的购买力没有年轻人强,但每天在门厅进行活动时,看到新鲜事物,会促进老年人对生活的热情,促进交往。同时接待空间的服务台也应进行人性化设计,要照顾考虑到使用轮椅的老年人的使用,如图 80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5.16,使服务台适应于老人使用轮椅时的高度要求,减少距离感。图5.15日本养老设施中多功能的接待空间Fig5.15Japan'sendowmentfacilitiesinmulti-functionalreceptionspace(资料来源:周燕珉工作室)图5.16服务台尺寸要求Fig5.16Thereceptiondesksizerequirement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开放式的接待空间,也应满足门厅中老年人资源配备情况,出于人性化设计的考虑,本文认为接待空间应设置助听设备、老花镜、暖手炉和储藏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作为门厅辅助空间的配备空间使用,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同时门厅与接待室的分隔弱化,可以在视觉上产生空间扩大的效果,弱化空间分隔,增加门厅空间的流动性,丰富空间环境,避免了生硬的设施环境,营造家庭氛围,促进老人行为交往。接待空间的使用者多为访客和工作人员,在家属来访时,老年人也会参与到该空间所承载的行为活动中来。老人在其中所进行的活动多为交流活动。而基于老年人视力与听力衰退的生理特征,其空间和功能的配置应能够满足老年人的视听要求。5.3空间细节本节主要对颜色与材质等空间细节进行研究分析,在养老设施的设计使用中,空间的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81细节设计能给老人带来最直观的视觉,触觉感受,老人进入设施空间之前,颜色先于空间形式传递空间信息,不同的材质也为空间营造不同的氛围。对空间细节的研究,有助于改善设施内老人生活环境质量,为老人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5.3.1空间色彩1.机构养老设施色彩使用现状通过对沈阳市养老设施内部的颜色进行调研总结,发现沈阳市现有养老设施中对颜色的使用不具有特定性原则,设计者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没有从老年人的使用角度为出发点进行室内颜色设计。而事实上,颜色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性,促进老年人的行为反应,同时因设施内收住对象的差异性,文化程度较差或有视力障碍的老人难以辨别引导标识的文字,而不同颜色的运用可以帮组老人在不借助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快速找到目的所在地,可帮助老人恢复自信心,对设施中老年人进行问卷分析得出如图5.17所示,老年人对暖色,浅色系更为喜爱,对白色的选择并没有预期中高。2%14%暖色系44%深色系浅色系白色39%无特别要求12%图5.17老年人对颜色的选择Fig5.17Theelderlytochoosethecolor笔者在调研期间观察老年人行为时要刻意记录所在楼层数以便记录,而居住在设施内的老年人不同于社会正常人群,其身体机能以及记忆力的减退,即使行走在每天居住的设施内部也会经常迷失方向,对于设施内部楼层的划分没有做好指示设计。调研中设施内走廊昏暗,且连续扶手的颜色与墙面的对比度不强,易使老人产生空间错觉感。大型空间如活动室,门厅等空间中,色彩运用单调,易造成空间乏味感,如图5.18。 82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图5.18SH2,DL1设施内走廊颜色现状Fig5.18Researchfacilitiescorridorcolorthestatusquo(资料来源:作者自摄)2.色彩的功能色彩对老年人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养老设施设计初期阶段对色彩的运用加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活积极性。如表5.4整理了老年人对不同颜色的心理反应。1表5.4老年人对颜色的抽象反映Table5.3Theabstractreflectionofoldpeopleofcolor白红橙茶黄绿蓝紫灰黑男性洁白革命健美雅致新鲜深远冷淡古朴荒废生命老人纯真热烈明朗坚实活跃和平薄情优美平凡严肃女性洁白热烈欢喜古朴新鲜希望平静高贵沉默阴郁老人神秘喜庆华美淡雅希望和平愤怒消极死亡冷淡同时,深入了解色彩的功能特性,并加以正确运用,有助于缓解疲劳、抑制烦躁、调节情绪、改善机体功能。利用色彩的这种特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因为每种色彩都有其电磁波长,并由视觉传递给大脑,促使腺体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达到调整体内色谱平衡、有助于身体康复的目的;色彩的不同对空间也有不同的感映功能,运用色彩的空间抽象感映,塑造空间效果。(1)色彩的治疗功能1)红色能促进血液流通,加快呼吸,焕发精神,促进低血压病人的康复,对麻痹、1资料来源《室内设计原理》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83忧郁病患者有一定刺激缓解作用。2)粉红给人安抚宽慰,能激发活力,唤起希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3)橙色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活跃思维,激发情绪,对喉部、脾脏等疾病有辅助疗效,在快餐厅,咖啡厅中可以常见橙色的运用。4)黄色带来温和欢愉,能适度刺激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功能,对肌肉、皮肤和神经系统疾患有一定疗效,浅色调的米黄、乳黄是医院、疗养院室内色彩的基调。5)绿色是生命之色,给人带来安全舒适的视觉效果,具有降低眼压,安抚情绪,松弛神经的视觉功效,对高血压、烧伤、喉痛、感冒患者均为适宜。同时,在景观理论实践范畴里,有一个“绿视率”的理论,指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并认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到25%左右时,人的心理感觉最为舒适,起到舒缓心情的效果。6)蓝色是平静和谐之色,用以缓解肌肉紧张,松弛神经,降低血压,有利于肺炎、情绪烦躁、神经错乱及五官疾病的患者。7)紫色可松弛运动神经,缓解疼痛,对失眠、精神紊乱可起一定调适作用。(2)色彩的感映功能1)温感—红、橙热,黄色温,蓝绿冷。2)声感—热色闹,冷色静,热色扬,冷色抑。3)距感—色有进退之别,透过小窗观察相同距离的不同颜色,其感觉距离是不同的,由近及远依次是红>黄>橙>紫>绿>蓝。在视距100cm处观察红色的感觉距离为95.5cm(进4.5cm),蓝色的感觉距离为102.0cm,(退2cm),因此,警示标志常用进色,消除压抑,扩展空间感常用退色。4)重感—色有轻重之别,明度高的轻,明度低者重;彩度低者轻,彩度高者重。由轻到重的顺序是白<黄<橙<绿<紫<蓝<黑。3.色彩设计要点1)入口空间:对于交通型的门厅空间,在颜色的选择上应具有昭示性,引导性的特点,明亮颜色的大面积的使用,可以提高老年人对空间的辨识度,如图5.19。2)走廊空间中不同颜色的使用可以进行如下设置:调研中大部分的养老设施对于不同身心机能的老人采取分隔性质的居住模式,对不同居住的区域空间采用不用颜色的设置如图5.20,可以图5.19DD2设施入口处色彩引导帮助老人快速找到自己生活区域,同时营造在走Fig5.19DD2Facilities`scoloroftheentrance廊公共区域也可以营造出亲切感与熟悉感的家庭氛(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围,欢快,明亮的颜色可以刺激老年痴呆等需要护理老人的感官,对病情的恢复也有一定 84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帮助。同时走廊扶手颜色的使用也应考虑选择与墙面有强烈对比度的颜色,便于老人分别使用。图5.20走廊中区域的划分图5.21楼层颜色划分Fig5.20ThedivisionofregionsinthecorridorFig5.21Floorcolorclassification(资料来源:法国老年人住宅公寓)(资料来源:西班牙老人无障碍公寓)3)如对设施内楼层依次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分布,便于引导老人返回住所。老人在出行前只需记住自己所在楼层的颜色,就可调动老人因记不住自己所在楼层而不愿外出活动,或楼层之间交往的活跃性,可大大提高老人对于社交行为的兴趣。如图5.21。4)对于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的颜色使用来说,也应提高家具设施之间的对比度,如对盥洗盆的颜色使用如图,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可以训练介助老人自理程度的持续性,如图5.22。表5.4总结了不同的亮度水平条件下适宜的强对比配色组合。与此同时,设施内的公共空间颜色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对空间的营造,大型的空间环境采用浅棕色等颜色可以增加空间的亲切感,而小型空间环境采用淡黄色等浅色系会产生视觉通透性。图5.22浴室空间颜色的对比同时也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改变老年人对室内温Fig5.22Bathroomspacecolorcontrast度的感受,老年人对温度的感知度较高,在色彩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运用中应首先考虑暖色系。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851表5.4不同的亮度水平条件下适宜的强对比配色组合Table5.4Theabstractreflectionofoldpeopleofcolor高亮度中亮度低亮度图文背景图文背景图文背景黑黄黑黄橙黑红白橙黑白黑橙黑红白黑黄白黑白黑白蓝5.3.2空间材质空间材质对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材质本身的物理属性如质感,文理,光泽等给人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如金属给人冷酷,坚硬以及距离感,木材给人温暖,细腻以及亲切感,而玻璃给人通透,开阔的感觉,石材给人厚重温润的印象。1.现状分析在调研中发现沈阳市大部分新建养老建筑的走廊中都设有连续的扶手,改建建筑中也会在走廊中加设扶手,扶手的材质也有很多,例如金属,木质,树脂等,通过对收回问卷的统计发现,老年人对金属质的扶手持不满意的态度,在与老人进行交谈时得到反馈结果为:因沈阳处于寒冷地区,冬季时,金属材质外露会使老人产生寒冷感,在行走时会对扶手产生抗拒感。在寒冷天气,老人更愿意在居室内活动。室内地面材质的选取反光系数高,易产生眩光,且耐磨性与防滑性能较差,因养老设施对环境卫生要求较为严格,护理人员在白天工作期间打扫较为频繁,拖布拖过的走廊地面因材质选择的不得当,造成地面湿滑,为老人出行带来不便。在对门厅以及活动室的环境调查中发现,设施内老人使用的家具没有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机能退化,腿部力量减弱的因素,设施内家具普遍选用不具备扶手的凳子,而且材质偏硬。老人长时间坐在上面会造成身体的不舒适感,如图5.12。1《老年人住宅室内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6成斌 86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图5.23设施内家具现状Fig5.23Facilitieswithinthepresentsituationoffurniture(资料来源:作者自摄)2.设计要点养老设施室内空间材质的选择主要从适老化、美观性、功能需要、成本和费用、耐久性、维护要求、灵活性限制等方面加以考虑。适老化是材质选择中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主要表现在:可提供足够摩擦力,成为最为舒适的行动表面;材料的视觉图案,应避免引起老人的眩晕感;材料的表面情况,不产生反光效果,长期使用不会造成坑洼不平等。合理选择室内材质,对维持老人的身体健康,减少不必要的意外伤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5.24,在对走廊扶手材质选择时尽量采用连续木质扶手,对室内入户门也可采取木质的分开门,满足老人的私密要求。图5.24木材的选用Fig5.24Theselectionofwood(资料来源:网络图片)因养老设施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建筑层高要比居住建筑高,而调研中发现走廊中采用的灯具为普通白炽灯,天气状况条件不好时,走廊昏暗且达不到照明要求。设计时建议在走廊使用壁灯的形式,每隔居室单元相应布置壁灯,增加照明度,同时对老年人活动发生概率大的区域加强照明度,即促进老人交往,又丰富空间中部视野范围。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87材料选择时的注意事项有:地面铺装应选用色彩亮度相近的材质,而不宜选用高对比图案的材质,如黑白色间隔的地砖,会产生立体感和流动性,引起老人的不适。尽量少用大面积玻璃。玻璃类材质属于易碎品,一旦出现掉落等意外,对老人构成安全威胁。局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如老人经常经过的地方,玻璃下沿可由地面起适当太高,以避免轮椅与玻璃产生碰撞。而在约900mm的高度,加设水平向的抬高,使老人与玻璃间保持一定距离;墙面尽量避免采用镜子或者反光材质墙面。镜子会降低老人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使老人误解,无意识的撞上;木材作为装饰构件时,应避免出现锐角的边和角,磕伤老人。对老年人家具的使用原则应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出发,要选用可以减少老人负担的家具,提供便捷舒适的使用感受。例如在餐厅或活动室可以选用凳腿带滚轮,方便在不用花费较大力气的情况下推开凳子离座,入座等。同时桌子的选择要为轮椅的使用预留空间,如图5.25。图5.25适用于老年人的家具Fig5.25Thefurnitureofsuitablefortheelderly(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在养老院设计时,对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除了运用色彩,标识引导等传统方式之外,也可以通过打破建筑材质风格统一的原有设计模式,通过材质的视觉效果,给老人,护工起到空间引导作用,如在养老院门厅处,或走廊节点空间等开敞性公共空间,石材的良好运用可以营造庄重,大气的氛围,同时石材也给空间带来视觉延展性,同时也不失温馨感。在养老院的私密空间如居室或餐厅,活动室的隔间内,可以采用木材为主的材质,可以营造空间的亲切温馨感。5.4本章小结养老设施是老年人长期居住的一个空间环境,空间的质量直接影响老人生活的质量,本章节对养老设施中容易被设计者忽略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对沈阳市目前对存在的公共空间配置缺失问题着手,对辅助空间中的晾晒、清洁、储藏空间的调研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要点,办公空间中护理空间与接待空间的现状提出质疑点,给出设计建议,并 88第五章功能空间的需求与设计硕士研究生论文从空间宏观的角度对空间颜色与空间材质等细节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用于养老设施中的色彩运用以及材质的选择。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六章结论与展望89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文以中国老龄化现状问题为主要研究背景,同时论述了我国养老模式的演变过程,得出机构养老仍为我国主要的养老形式的结论,分析并提出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问题。本文以沈阳地区的养老设施作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对调查设施进行对比统计,并对养老设施中使用者—老年人进行状况调查,分析其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行为类型与特点。并提出在养老设施设计的初期,要针对不同身心机能老人来进行空间设计以及根据不同的设施类型来进行空间组织的选择这一观点。通过对沈阳市6家设施样本的深入调研观察与分析统计,与相关资料的收集相结合,提出对养老设施中门厅、活动室、走廊、餐厅这四类空间的深入研究,从老年人空间行为入手,提出对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门厅空间研究结论见表6.1表6.1门厅空间研究结论Table6.1Thehallspaceresearchconclusion交通型养老公寓门厅基本分类公共型适用类型小型养老设施基本型普遍适用自理入口处、靠近室外空间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介助位置选择入口处、靠近走廊、楼电梯介护靠近走廊、居室楼层限制的因素空间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功能配置的因素入口朝向的因素面积配比占同层建筑面积的10%以上交通型适当减少,公共型适当增加 90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硕士研究生论文2.活动空间研究结论见表6.2表6.2活动空间研究结论Table6.2Theactivityspaceresearchconclusion活动空间基本类型单一功能型适用对象小、中型养老设施复合功能型大、特大型养老设施自理台球、按摩器材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介助器材选择按摩器材介护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康复训练开敞式布局与封闭式布局的因素空间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单一功能与复合功能的因素活动空间位置选择的因素面积配比单一功能一套座椅面积不低于14㎡复合功能2.04㎡/人3.走廊空间研究结论见表6.3表6.3走廊空间研究结论Table6.3Thecorridorspaceresearchconclusion走廊空间基本类型直线型适用对象小、中型养老设施折线型大、特大型养老设施自理不受身体条件限制,行为发生类型丰富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介助活动范围居住单元附近,走廊尽端采光处介护居住单元附近,采光良好处功能配置的因素空间使用率的影响因素走廊照度的因素走廊长度与宽度的因素净宽标准走廊净宽宜为1.8-2.4m 硕士研究生论文第六章结论与展望914.餐厅空间研究结论见表6.4表6.4餐厅空间研究结论Table6.4TheDining-roomspaceresearchconclusion与活动室合建小、中型养老设施餐厅空间基本类型公共大型餐厅适用对象普遍适用多间小型餐厅大、特大型自理与朋友在边界处用餐不同身心机能老人介助位置选择靠近打菜口,餐厅尽端处介护居室用餐、对私密度有要求空间采光的因素空间使用率的影响因素空间开敞度的因素家具摆放的因素面积配比公共餐厅1.5㎡/座与活动室合建3㎡/人对设施中易被研究者、设计人员忽略的功能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对辅助空间中的晾晒、清洁、储藏空间;办公空间中的护理、接待空间进行调研概况分析,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总结见表6.5,同时对空间细节中的色彩、材质的选择进行系列适老化建议。表6.5公共空间需求设计研究Table6.5Publicspacerequirementsdesignresearch清洁空间根据清洁工作操作者设置功能布局流线集中布置独立空间面积为15-20㎡复合空间面积为≥40㎡分散布置独立空间面积为4-6㎡复合空间面积为≥20㎡晾晒空间利用各层走廊空间设置小型晾晒空间,面积宜为10-25㎡储藏空间利用空间转角,窗下空间,宜多设小型储藏空间,面积宜为0.6㎡护理空间宜在各个楼层中设置岛式护理站,服务半径宜为30—40m接待空间宜设为开放式,辅助门厅空间及护理空间资源配置空间颜色对无障碍设施宜采用对比度强的颜色,室内空间采用暖浅色系,利用色彩进行空间引导空间材质地面的选择宜采用摩擦系数高的材质,采用不具流动性的地面图案,采用符合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要求的家具设施 92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硕士研究生论文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不同自理程度的老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功能空间设计依据,对不同规模类型的养老设施进行适用空间形式选择,同时对养老设施内各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细部研究分析,以期为养老设施内部的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参考与帮助。本文的研究在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使用设计以及需求设计给出相关量化的建议。意在唤起建筑设计师对机构养老设施中老人及工作人员等使用者予以关注,引发设计师对空间与行为关系的思考,同时促进我国养老设施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整规范,更好的为受用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便达到了本文作者的最终目的。限于调查人力和笔者的研究水平,本文对机构养老设施中使用率较小的公共空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还可能出现某些方法和观点上的片面,还有待今后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在论文研究时仅对机构养老设施中的公共空间进行深入调研与关注,没有对老年人居住空间,室外公共空间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些都可以作为下一步的深入工作,或研究方向,为我国机构养老设施的更好完善与发展起到理论指导性作用。 硕士研究生论文参考文献93参考文献[1].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2].辽宁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ln.stats.gov.cn/[3].养老信息网.http://www.yanglaocn.com/[4].周燕珉工作室官网.http://blog.sina.com.cn/zhuzhai01[5].大野隆造工作室官网.http://ohno-lab.jp/index.html[6].李道增.环境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李志民等.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杨盖尔等.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10].李斌.中国养老设施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12,29(06):10-14[11].李斌,黄力.养老设施类型体系及设计标准研究.[J].建筑学报,2011,58(12):81-86[12].周博,陆伟,刘慧,等.大连家庭式养老院居住空间的基本特征.[J].建筑学报,2009,56(S1):69-73[13].周博,陆伟,刘慧,等.关于机构养老设施空间要素与行为类型关系的探讨一一以大连市机构养老院为例.[J].建筑学报,2009,56(S2):20-23[14].陆伟,周博,刘慧,等.机构养老设施空间构成特征一一以大连、沈阳市机构养老院为例.[J].建筑学报,2010,57(S2):81-85[15].陆伟,周博,王时原,等.机构养老设施公共空间形态探索一一以大连、沈阳市机构养老院为例(2).[J].建筑学报,2011,58(S1):160-164[16].刘慧.北方机构养老设施空间构成模式.[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17].李铁丽.机构式养老院交往空间特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18].李斌,李庆丽.养老设施空间结构与生活行为扩展的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11,58(S1):153一159[19].李庆丽,李斌.养老设施内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研究.[J].时代建筑,2012,29(6):30-36[20].陈铁夫.老年人福利设施中的领域特征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21].吴茜.武汉市老年公寓公共空间中高龄者社交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22].顾志琦.养老设施的主入口公开空间设计.[D].北京:清华大学,2012[23].陈东.广州市养老院室内公共空间环境行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24].陈易.室内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5].艾克哈德费德森等.全球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手册[M]中信出版社.2011.[26].周燕珉等.老年住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4参考文献硕士研究生论文[27].美国建筑师学会.老年公寓和养老院设计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8].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9].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建标144-2010,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31].JGJ122-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2].EdwardT.Hall.Thehiddendimension.[M].Anchor.1990.9.1[33].NewmanO.CreatingDefensibleSpace[M].Washington,D.C:U.S.Departmentof[34].HousingandUrbanDevelopmentOfficeofPolicyDevelopmentandResearch,1996:14-23[35].JGJ122-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36].MZ008-200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37].GB/T50340-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8].GB50437-2007,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39].GB50867-2013,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3[40].卫大可.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思考.[J].华中建筑,2011,(8):204-205.[41].傅瑛煌,李健红,邢剑锋.养老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营造.[J].华中建筑,2011,(8):159-163.[4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02-106[43].成斌.老年人住宅室内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研究.[M].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6[44].(德)菲希尔等.无障碍建筑设计手册.[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硕士研究生论文附录95附录一养老设施调研基本状况机构设施设立年机构建筑占地床位收住平面形辖区类型编号代性质面积面积规模对象态自理,凹字形东陵区养老院DL1-公办130038000500半自理,直线型全护理17006200150自理,直线型沈河区养老院SH12005民办半自理,全护理-2500120自理,直线型沈河区养老院SH22001公办半自理,全护理-自理,沈河区养老院SH32001公办7002000-半自理,L字形全护理自理,直线型大东区养老院DD22009民办50005000350半自理自理,L字形大东区养老院DD32015民办-8000300半自理直线型老年2004(改自理大东区DD4民办公寓造)630011000300凹字形民办自理,老年(与居---半自理大东区DD52009公寓民楼合直线型建)-7000200自理,凹字形和平区养老院HP12012民办半自理和平区养老院HP22001公办2650-120自理直线型自理,老年铁西区TX12001公办-4200220半自理,直线型公寓全护理铁西区养老院TX22006民办2000-65自理L字形民办自理,老年皇姑区HG12014(与教-165060半自理,直线型公寓堂合建)全护理 96附录硕士研究生论文老年自理,皇姑区HG22004民办公寓248010000120半自理L字形民办老年(与居皇姑区HG32009公寓民楼合2752---L字形建) 硕士研究生论文附录97二、调查问卷您好:我是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正在针对沈阳市养老设施的相关问题进行系列课题研究。本研究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客观使用状况,以及真实想法,您的见解和意见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感谢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以下问题请您在认同的选项处画勾。个人基本情况01.性别:A.女B.男02.年龄:A.60岁以下B.60-70岁C.70-75岁D.75-80岁E.80岁以上03.健康状况:A.良好B.一般C.较差D.差04.文化程度:A.小学B.初中C.高中及同等学历D.大学E.文盲05.职业:A.从商B.教师C.职员D.工人E.农民F无业06.配偶情况:A.健在B.去世C.未婚07.入住时间:A.1年以内B.1-3年C.3-5年D.5年以上08.住房情况:A.有自己的住房B.自己租房C.与儿女同住D.其它09.入住原因:A.孤寡B.子女在异地C.子女没时间照顾D.住房条件差F.其它E.自愿10.资金来源:A.子女支付B.退休金C.A+BD.国家E.个人积蓄11.养老院中有几位朋友:A.O位B.1位C.2位D.3位E.3位以上12.入住后有哪些生活改变:A.睡眠作息B.饮食习惯C.与朋友交往不便D.无E.其它对大厅空间的感受13.您认为现在的入口大厅的空间面积足够吗?A.严重不足B.空间较小C.一般D.合适E.太大了14.您认为入口大厅空间还可以有哪些功能设施?A.座椅B.报刊阅览C.室内绿化D.问讯处E.其它15.入口空间的哪方面的因素对您日常的生活影响最大A.日照B.开敞性C.与卧室距离D.功能类型E.其它 98附录硕士研究生论文16.您在大厅经常进行的活动是什么?A.休息聊天B.休闲散步C.阅读交流D.视听活动E.结伴锻炼F社交娱乐17.您认为休息处应设置在哪里?A.紧邻出入口B.与出入口保持一定距离C.紧邻卧室D.与卧室保持一定距离E.无所谓对走廊空间的感受18.您所在设施的走廊空间中对什么最不满意?A.长度太长B.宽度不够C.过于封闭D.光线昏暗19.您认为走廊空间中最需要的设施是?A.座椅B.绿化盆栽C.扶手D.其他20.您最希望走廊空间中增加的功能类型是?A.服务台B.报刊栏C.休息区D.护理站E.其他21.您平时会在走廊停留吗?A.会B.偶尔C.不会22.您对现在的走廊条件满意吗?A.满意B.不满意C.无所谓23.为什么不满意?A.距离太长B.宽度太窄C.光线不好D.缺少设施E.其它24.您一般在走廊会做什么?A.在附近走廊停留观看其他老人活动B.与其他老人聊天C.来回走动锻炼身体D.其它对活动空间的感受25.您选择去活动室进行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A.位置B.相关设施C.装修D.朝向E.空间规模26.在活动室里一般都进行什么样的活动?A.休息聊天B.休闲散步C.阅读交流D.视听活动E.结伴锻炼F社交娱乐27.您认为活动室空间的尺度哪一个比较合适?A.一间大空间B.两间中等的空间C.几间小空间28.您更愿意在哪种活动室空间中进行活动? 硕士研究生论文附录99A.空间中各种娱乐设施都有B.分为几个小空间,每个空间中只有一种娱乐设施C.分为两个空间,每个空间中有几种娱乐设施对餐厅空间的感受29.您认为餐厅空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A.面积太大B.位置离卧室太远C.空间昏暗D.卫生问题E.其它30.您喜欢的餐桌形式是什么?A.长方形B.方形C.圆形D.其它31.您认为哪种餐桌的摆放形式最合理?A.中间规则摆放B.两边规则摆放C.相对自由摆放对空间需求:32.您对居住现状的满意程度?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33.您认为设施内应增添何种空间类型?A.休闲空间B.晾晒空间C.休息空间D.储藏空间E.其它34.您对设施内护理模式满意程度?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35.您希望以何种形式进行医务护理?A.自发检查B.每天例行检查C.无所谓35.您希望以何种形式进行医务护理?A.自发检查B.每天例行检查C.无所谓祝您身体健康!感谢您的参与! 100附录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附录101三、问卷统计结果性别比例:62%38%女性男性年龄构成:30.7%22%20.1%18%9.2%60岁以下60-7070-7575-8080岁以上文化程度71.6%15.4%10.4%2.6%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本科 102附录硕士研究生论文家庭结构:67.3%24.3%4.1%4.1%有子女孤寡家庭变故未知入住时间:17.5%1-2年40.3%3-5年10.7%5年及以上一年以内31.6%退休前职业:24%20%15.60%14.30%14.10%8.90%3.10%从商教师职员工人农民无业其他 硕士研究生论文附录103设施中好友人数:1290位1位20212位3位大于三位1820未知入住原因:子女不在身边子女忙无人照顾疾病孤寡与子女相处不佳原住房条件差不愿意说051015202530354045对生活改变:睡眠作息19%21%饮食习惯与朋友交往不便26%其他27%无7% 104附录硕士研究生论文对设施要求:6%阳光充足19%空间开敞50%居室距离11%功能类型无14%活动空间尺度选择:17%24%大空间中等空间小空间53% 硕士研究生论文我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5 10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作者简介107作者简介刘彤,女,1990年12月10日生于吉林省通化市。2009.9~20013.7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建筑学院,工学学士学位。20013.9~2016.1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师从任乃鑫教授。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刘彤,《以长春市为例—浅析城市广场空间结构分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年8月(2)刘彤,《从城市快速建设高度发展中透视城市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年8月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工程实践活动(1)盘锦市灵山公墓设计(2)深圳市安峦公馆设计(3)深圳市招商竹坑项目设计 108作者简介硕士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致谢109致谢时光荏苒,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借论文初成之际,特向所有指导、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首先,要感谢恩师任乃鑫教授。两年多来,任老师在我的论文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都给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任老师还高度关注我们的个人成长,言传身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将使我受益终生,借此向任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沈阳建筑大学的两年半硕士研究生生活是我人生中非常难忘的一段经历,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深深吸引了我。在这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这美好的两年半里,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使我有勇气和力量面对未来。感谢论文答辩组委员对我的论文进行指导,他们是赵伟峰老师,汝军红老师,吕健梅老师,汤煜老师。此外我还要感谢张园老师,在指导我论文的同时,也传授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感动十分。感谢在编写论文时朋友们的帮助与鼓励,他们是张会民,汪君慧,谢宛彤,高笑赢,邱长存,李昊璘,王雪哲,魏伟平,李诗,唐家佳,李姝,杜军雪。感谢你们的陪伴,与你们结下的真挚友谊是我今生的宝贵财富!衷心感谢以上提及和因匆忙和疏忽而没有提及的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对参加本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我的父亲刘大涛先生,母亲冯艳华女士,感谢你们对我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也感谢你们一直以来无条件的付出,使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刘彤2015年12月于沈阳建筑大学 110致谢硕士研究生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