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

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

ID:34784191

大小:58.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_第1页
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_第2页
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_第3页
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先秦哲学看中国哲笔者:小san回顾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有感于时局,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风起云涌,百家争鸣。以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派为代表,系统地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这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飞跃,哲人们迸发出的原创性精神智慧,在中国文化史、东亚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先秦时代,“天”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自然,二是神灵。在当时,一般人的心目中“天”兼具这两种性质,而哲人们则

2、或偏重于以自然论天,或偏重于以神灵意志论天。所谓“究天人之际”,主要就是对神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之间关系的探索,其中又以探索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为重点,由此形成“天人合一”、“天人之分”和“与天地参”等天人”关系上的三种主要学说。“天人合一”说,强调的是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息息相通、和谐统一。当时阐发此说的主要有孟子和庄子,这里,“天”既是最高主宰,又是最高的必然规律,认为人性与天道是相通的、统一的,人心是能感通的主体,人们只要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了解自己的本性,而人的心性又为天所赋予,因此知性也就能知天。出

3、于这样一种思想,庄子对当时各家学说及其影响下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应当消除一切人为建构,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恢复天人关系和谐的主张。“天人之分”说,强调自然和人为的区别,主张以积极的人为来改造自然,其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否定天有意志、能支配人类的吉凶祸福,认为天是物质性、自然性的存在。他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明确指出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规律和功能,不能相互替代,人们应当“明于天人之分”,与其一味地歌颂自然、对自然顶礼膜拜,不如积极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控制自然,改

4、造自然,使之为人所用。 “与天地参”说是在肯定天道与人道既有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人可以参与自然界的变化。人处于天地之间,其使命就是要“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依靠人的主体能动作用,来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成就,而人自身则在此过程中实现“与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便是对这一思想更为明确和系统的表述。  三种天人关系学说,并不是完全对立、互相排斥的。“天人合一”说强调人类要适应天道,回归自然;而

5、“天人之分”说则主张人类要掌握天道,改造利用自然,至于“与天地参”说,则在承认天人之间区别的同时,又看到天人之间可以统一,而且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主动性,因而提倡人要积极进取,在不息的生命洪流中实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也就是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体力量,也不是听任自然的摆布、支配,片面否定人的能动作用。人可以也应当认识、掌握、运用自然规律,以保持、发展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关系。这三种学说注重天人之间的辩证统一,成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天人关系的根本原则和主导思想。 儒家非常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

6、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强调人与人应该互敬互爱,和谐共处。以儒家为主,先秦哲学关于人伦之理的主张:“仁者爱人”,“仁”是孔子确立的最高道德准则,其核心是“爱人”,即对人的关心和尊重。以“爱人”为其根本立场,为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他提倡实施“仁政”,认为“民贵君轻”,基于这一立场,孟于将凭恃武力、权术治天下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政治斥为“霸道”,强调只有充分重视百姓利益、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政治

7、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战国末期,荀子作《礼论》,系统地总结并发展了先秦时代的礼学说,认为对于礼应当在保持其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对其具体内涵作出因革损益,这样才能既适应形势变化又保持变而不乱。荀子不仅重视礼在调节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强调治国要礼法兼用。他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的这一主张,对后来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主张辩证思维。与异彩纷呈的哲学内容相应,先秦诸子的思维方式也是绚丽多姿的。其中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也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而丰富的

8、辩证思维正是先秦哲学思维的一大特色,它主要包括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对待思维与中庸思维。  整体思维。先秦时代,儒、道、名、阴阳诸家都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各是一个整体。因此,要了解各部分,就必须了解整体,从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部分的实质。据《庄子·天下》篇载,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提出“至大无外,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