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ID:35209596

大小:287.0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1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_第1页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_第2页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_第3页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_第4页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第13卷第5期总第110期巢湖学院学报JournalofChaohuCollegeNo.5.,Vol.13.2011GeneralSerialNo.110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金美玉(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其翻译实属政论文体翻译。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政论文的翻译研究较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更少,且主要集中在针对某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某一具体的翻译进行评价,提出此类翻译应尽量避免“机械化”和“中式化”,从而提出某一具体翻译策略,而没有提出其相应的翻译

2、理论。文章从词汇和句式的不同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提高翻译的质量,促进国际更好交流。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功能翻译理论;政论文;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68(2011)05-0075-041引言译研究更少,为数不多的一些研究也只是集中在一年一度中国政府都要在“两会”上向与会代表和委员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前一年或前五年中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新成就,同时

3、部署来年或未来五年中国政府针对中国国情所作出的各项方针政策,涉及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此报告也因此而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中国发展、中国政府的政策和主张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其翻译实属政论文体翻译。目前,国内学者对针对某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某一具体的翻译进行评价,提出此类翻译应尽量避免“机械化”和“中式化”,从而提出某一具体翻译策略,而没有提出其相应的翻译理论,例如: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英译中的几个

4、问题(沈园),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崔亚妮、陈建生),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汉语数字略语的英译,谈政论文的英译(周彦军)等等。下面,本文作者将从词汇和句式的不同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于政论文的翻译研究较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2功能翻译理论核心思想与政府工作报告收稿日期:2011-07-15作者简介:金美玉(1976-),女,江苏如皋人。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75文体特征和语言特色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

5、括了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及翻译原则。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表达习惯,不能很好地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失去了原报告所要达到的宣传交流的目的。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必须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遵循“目的法则”是贯穿翻译过程始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正是在此理论指导之下达到成功翻译的实例。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1](P47)3.1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6、》词汇英译功能派对翻译实质的认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将翻译过程的参与者划分为基本的5类:翻译的发起者、委托人、译者、原文生产者、译文接[1]要的一环;译文接受者是决定译文的关键因素,影响到译者的分析判断和翻译目的的最终实现。功能派代表人物汉斯·威密尔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他认为翻译时,译者需根据具体不同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2]法,强调了目的法则必须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但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用词都很规范严谨,逻辑性

7、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政府工作报告》中长句较多、并列句较多、句子无主语现象较多、名词前修饰语较长、词的重复现象较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较多等特征。而报告译文的接受者是外国人,他们有着有别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其语言也有着有别于汉语的典型特征—重形合。因此,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可理解性出发,为了让外国人能更好地了解、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大政方针和具体的一些决策,达到对外宣传的最佳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必须在尽可能忠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