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ID:35259408

大小:14.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_第1页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_第2页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爱这土地》说课稿《我爱这土地》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它在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称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一、教学理念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开放自主合作,培养会学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二、教材研究1、课文简介: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作于1938年11月。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

2、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中写实和象征交织,描绘了土地、河流、风、黎明,暴风雨等一系列内涵丰富,鲜明意象来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2、教材地位及作用《我爱这土地》一诗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的内容。作为初三的最后一册语文书,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既是对初中知识的总结,归纳,直面中考;又是对高中知识的承接。面对去年中考的改革,出现修改病句和文言朗读节奏的两个新题型,我们应及时适当的对教授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必要的语法知识。近几年来,初中语法教学淡化甚至零化,

3、不仅造成初,高中教学出现大断层,也使学生面对英语大量的语法无所适从。我们的学生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套教材做好这个衔接工作。另外,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应初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3、教学设想:《我爱这土地》作为诗歌单元的首篇,又是名篇,应重点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品,解读作品,边学习边体会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总结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教读本课,应充分注重朗读训练,规范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语气、语

4、调和停顿,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成就(目的:扩充文学基础知识)方法:组合学生课下搜集材料,教师适当补充2、写作背景简介(重点)目的: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迅速把握主题方法:组织学生课下搜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象材料,创设课前爱国情境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重点、难点)目的:提高诗歌理解能力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理解文中意象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把握诗歌的主题。(难点)目的:学习朗诵方法,培养爱国情感方法:教师指导朗诵,学生练习朗读4、能力

5、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目的:在精彩赏析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陶冶性情。方法:采用整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5、德育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七教学过程(附:教学设计)《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2

6、.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对诗

7、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数:一课时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投影一则网友留言:“打台湾,我捐一个月工资;打美国,我捐献一年工资;打日本,我捐献我的生命”话虽有些偏激,但字里行间却也饱满充实着一种爱国激情。引导学生漫谈什么是爱国主义。教师总结:不错,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每一寸土地。(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5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

8、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第一步:听录音范读;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评价)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