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

ID:35278029

大小:36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22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_第1页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_第2页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_第3页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_第4页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补勘方案(完善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施工方案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项目地质补勘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支线2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12月-2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说明31.1编制依据31.2编制目的3二工程概况32.1总体概况32.2镇龙北站42.3康大站~镇龙北站盾构区间42.4已有钻孔统计52.4.1镇龙北站62.4.2镇龙北站~康大站区间62.5原勘察报告对地质的描述62.5.1镇龙北站地

2、质62.5.2镇龙北站~康大站盾构区间地质8三补勘方案113.1补勘方法113.2补勘钻孔布置及工作内容123.2.1车站补勘钻孔布置123.2.2区间补勘钻孔布置133.3补勘的流程图14-2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施工方案3.4补充勘察方案及技术要求143.4.1钻探施工方案143.4.2原位测试173.4.3室内试验173.4.4资料整理及勘察报告编写18四、施工部署及工期安排18五、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85.1安全保证措施185.1.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195.1.2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195

3、.1.3安全员安全职责195.1.4现场技术人员安全职责195.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六、应急预案20-2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城市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BG/T50123-199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99:98);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4、/T50476-200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8、《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9、现行国家或行业其它的相关规范、规程;10、本项目设计图纸及勘察报告;1.2编制目的由于广州轨道交通十四号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进入实际施工阶段的需要,原详勘存在部分点或位置不详,仍需进行补充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二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本合同段为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包括【镇龙北站】、【康大站-镇龙北站盾构区间】土建项目以及车站出

5、入口、风亭、区间联络通道等附属工程。招标工期要求:开工日期为2012年12月28日,竣工日期为2015年6月28日,施工总工期为913日历天。工程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监理单位: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地点:广州市萝岗区镇龙镇九龙大道;-2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施工2标】土建工程施工方案2.2镇龙北站镇龙北站设置于九龙大道与江新路交叉路口处,沿九龙大道南北向靠东侧布置,车站西北侧为苗圃和东龙混凝土搅拌公司

6、,东北侧为松茂花木场和五福堂居民房,西南侧为向西村居民房,东南侧为九龙镇镇龙敬老院和向西村居民房。车站为地下两层多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镇龙北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支YDK60+901.000。车站起点里程为支YDK60+806.150,车站终点里程为YDK61+293.700,车站主体结构外包尺寸487.55m×19.70m,基坑开挖深度17.06m。车站设置有I、II、III、IV号共4个出入口,2组风亭,2个紧急疏散口,预留2组风亭、2个出入口及1个疏散口,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一期施工时的交通疏解利用九龙大道的西面,满足

7、双向三车道通行要求。二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对九龙大道进行疏解,车流行进在车站主体结构的西侧,满足双向三车道通行要求,三期施工车站的附属结构,对九龙大道进行疏解,车流行进在道路的中间,满足双向四车道通行要求。车站开挖地层从上到下主要为<1>人工填土、<4N-1>粉质粘土层、<3-2>中粗砂、<3-3>砾砂层、<5H-2>花岗岩残积土、<6H>花岗岩全风化层,零星分布粉细砂<3-1>和粉质粘土层<4N-2>。本站底板大部分位于<3-3>砾砂层、<5H-2>花岗岩残积土中,局部少量存在于花岗岩全风化层<6H>中。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本场

8、地的地下水腐蚀性综合评价为: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弱腐蚀性。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广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II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地震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