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

ID:43716274

大小:192.2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3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_第1页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_第2页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_第3页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_第4页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门地铁地质补勘方案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施工洋塘站(不含)~浦边站(不含)区间补勘专项施工方案中国铁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M3-TJSG-03标段项目部2016年10月16H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2勘察目的12工程概况22.1总体概况22.2洋〜翔〜浦盾构区间22.3参建单位情况82.4已有钻孔统计82.4.1翔安行政中心站92.4.2洋塘站〜翔安行政中心站区间92.4.3洋塘站〜翔安行政屮心站区间102.5原勘察报告对地质的描述102.5」翔安行政中心站地质112.5.2洋塘站〜翔安行政中心站盾构区间地质132.5.3

2、翔安行政中心站〜浦边站盾构区间地质153补勘方案183.1概述183.2补勘钻孔布置及工作内容183.2.1钻孔布置和编号原则183.2.2补勘钻孔的布置原则193.2.3勘察口的193.2.4勘察方法203.2.5补勘工程量203.2.6补勘孔数据表203.3补勘的流程图213.4补充勘察方案及技术要求21341钻探施工方案213.4.2原位测试223.4.3室内试验233.4.4资料整理及勘察报告编写234施工部署及工期安排245安全文明保证措施245.1安全保证措施245.1.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255.1.

3、2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255.1.3安全员安全职责255.1.4现场技术人员安全职责265.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66应急预案27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城市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福建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定》(DB22/T367-2004);(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6)《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勘察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招标文件》;0)《厦门地铁1号线一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及设计院提供的详细勘察平面图、纵断面图。(10)本项目设计图纸及勘察报告;1・2勘察目的(1)在可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细化、补充和完善,为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并提出工程建议与监测措施。(2)查明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成因以及以及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评

5、价其工程特性。(3)查明场地内是否还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地质问题,并仔细检查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⑷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流向、承压水头、渗透系数、水质,了解地下水动态和周期性变化规律。(5)根据场地和地震效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并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对场地内土类型,类别,进行分析评价。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本标段工程盾构区间主要包括洋塘站〜翔安行政中心站区间(简称洋〜翔区间)、翔安行政中心

6、站〜浦边站区间(简称翔〜浦区间),全线总长为1.634kmo2.2洋〜翔〜浦盾构区间洋〜翔区间洋塘站〜翔安行政中心站盾构区间均从翔安行政中心站小里程盾构井始发,向西掘进至洋塘站大里程盾构井接收吊出,全段位于新建石厝路下方沿东西方向敷设。东起浦边村石厝小组东北面,沿新建石厝路向西穿过洪钟大道,直达洋塘站。街道两边地面建筑物较为稀疏,两边大多为农田,在线路南边有石厝小组、洋塘保障性住房区等构筑物,既有建筑的基础范围、埋深及地下管线对工程影响较大。其中盾构下穿洪钟大道跨线桥,该桥为桩基础,距离隧道水平距离7m,区间上方

7、含高压电力舱最小垂直距离2.6m.共同沟四通节点最小垂直距离4.5m、过街地下通道最小垂直距离4.5m,洋翔区间盾构施工风险高。翔〜浦区间翔安行政中心站〜浦边站盾构区间,沿新建石厝路中布置。区间出北京大街周边多为农田,线路南边有浦边村多为条形基础,距离线路约20・30米,对隧道影响不大,向东依次下穿管线共同沟、排水箱涵、过水管道进入浦边站。区间上方含管线共同沟最小垂直距离5m、排水箱涵最小垂直距离1.87m、过水管道最小垂直距离5.95m,翔浦区间盾构施工风险髙。(1)盾构穿越地质情况1)洋〜翔区间:隧道穿越地层

8、主要为残积台地区,规划地面高程为18.09-26.95m,主要岩层为17・1全风化花岗岩、17・2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17・3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17・4中风化花岗岩,19・2强风化辉绿岩、11・1残疾砂质黏性土、孤石。本区间特殊地质主要本段特殊性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残积土及风化岩、球状风化体(孤石)。①人工填土场区局部分布有人工填土,厚约0.5-2.9m,主要为素填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