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

ID:35335126

大小:65.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3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概论2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道徳概论》近四年试卷2010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徳的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口身的存在。2、道徳是一种从(实践一精神)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木原则是(为人民服务)。4、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6、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反映了他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基本职责。7、确立教师道徳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徳的(他律性)。8、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师生Z间关系模式是(代际一朋友关系)。9、在

2、真实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不存在)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10、统率师徳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目的性原则)。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教育对象的向师性。2、大学椿神的主要内容冇哪些?3、师德修养要做到哪三个结合?4、科研中的道徳要求是什么?5、如何理解“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三、论述题1、论述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徳要求。2、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当如何开展冇益竞争。四、案例分析题1、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谈谈对教育公正原则的理解。2、从“班主任有采収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权利”

3、以及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等材料中,谈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2011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徳是由-•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2、职业的要素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要生活來源)。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冇教无类)。4、大学精神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精神)。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Z谓也,有大师Z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2011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

4、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2、职业的耍索包括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主耍牛活來源)。3、《论语》中反映孔子教冇公平思想的是(有教无类)。4、大学将神指学术自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和(科学、人文将神)。5、提出“大学者,非谓大楼Z谓也,冇大师Z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梅贻琦)。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來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7、提出“真实集体”思想的是(马克思)。8、师徳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师徳行为习惯)。9、师徳评价的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10、教师

5、在教育中是具有(主导型)的主体。二、简答题1、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如何把握。(性质、利益、变化发展、独立性)2、如何理解“为人尺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职业道徳的主耍规范有哪些?4、师生关系体系及其层次性怎样。5、师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析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师德修养的意义及其如何加强师德修养。2、论述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徳耍求。四、案例题1、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创新要求,根据教师劳动特点原则谈谈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内涵和意义。2、结合媒体曝光的“伤害学生人格”的几件事件

6、,请从师德原则剖析以上材料。(1、师德原则的内容;2、教育公正的依据和要求)2012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徳是由-•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意识形态。2、道徳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善恶)。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冇(主导型)的主体。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來比喻教师“为人师衣”的意义。5、师徳评价重耍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H的性原则)。6、提岀“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苦名教育家是(梅贻琦)。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之(《师说》)。8、陶行知的“捧着

7、一颗心來,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努力奉献)的椿神。9、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是(孔子)。10、确立师徳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徳的(他律性)。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道徳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非制度化、非权力、内化)2、如何理解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劳动的特殊性、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3、简述人学精神的内涵。(定义和内涵)4、科研中的道徳耍求。(4点)5、师徳修养的过程有哪些环节?(知、情、意、信、行)三、论述题1、试用马克思“真实的集体”理论论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a.“真实的集体”是马克思在《徳意志意识

8、形态》中提出的,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Z分;b.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來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而,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耍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乂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